作者簡介:
孟慶蛟 睿立方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王 豔 注冊會計師、律師、管理學碩士。南京睿立方投資咨詢有限公司合夥人,睿立方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技術經濟學會投融資分會創始會員。長期關注城鎮化領域,緻力于國資國企改革和投融資體制改革方面的研究,并在政府投融資平台發展轉型、國資國企改革、創新投融資(含PPP)等方面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研究成果。
摘要:随着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各地農投公司積極探索循環農業發展模式。發展循環農業是城投或農投公司推進區域農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路徑,有助于實現農業生産經濟、社會、生态效益的協調發展。本文将循環農業分為種養循環、林下種養、稻漁共作三種基本類型,并對各種類型的發展模式進行簡要分析。
一、循環農業概述
循環農業,是指将循環經濟理論 “3R”原則(即減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環Recycle)應用于農業生産體系,按照“資源—農産品—廢棄物—再利用或再生産”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模式,提高農業系統物質、能量多級循環利用,最大程度提高農業資源利用,最大程度降低環境污染和生态破壞,實現農業高效、可持續發展目标。
随着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各地農投公司正在積極探索循環農業發展模式。發展循環農業是農投公司推進區域農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路徑,有助于實現農業生産經濟、生态、社會效益的協調發展。
從經濟效益來看,化肥、農藥等生産資料減量化投入可以減少農業生産成本;高品質、綠色農産品可以提高農産品價值;通過産業融合及新業态開發,加工業及服務業既可以增加農産品附加值,又可以促進農民就業,提高農民工資性收入。
從社會效益來看,農業是立國之本,安民之基,發展循環農業,一是可強化國家糧食安全基礎,确保農業永續發展,提高我國糧食安全自主性,抵抗國際風險;二是推動農産品标準化、綠色化、品質化生産,在食品領域解決我國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三是通過生産要素流動、一二三産業融合,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助力我國實現鄉村振興戰略及社會主義所要求的共同富裕發展目标。
從生态效益來看,資源的集約化高效利用可以有效節約土地、水和能源等資源;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可以明顯減少大氣、水、土壤污染,改善農業生産環境和農村居住環境。
二、循環農業總體發展思路
農投公司發展循環農業應以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為總的指導原則,以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态效益協調發展為目标,以當地自然地理環境、産業基礎及資源禀賦為基礎,以資源利用集約化、生産過程清潔化、廢棄物利用資源化為循環主線,以農業産業園為主要載體,以科技創新、模式創新、管理服務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最終形成“主體小循環、園區中循環、縣域大循環”的三級循環利用網絡。
(一) 資源利用節約化
資源利用節約化主要是從源頭減少污染物和資源投入。通過水肥一體化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生物或物理防蟲技術、使用可降解地膜等技術減少化肥、農藥、添加劑、塑料等有害物質的投入;通過滴灌、噴灌技術及使用抗旱品種減少水資源投入;通過立體養殖、設施農業技術減少土地資源占用;使用生物質能、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替代傳統高污染的石化能源。
(二) 生産過程清潔化
生産過程清潔化主要體現在養殖領域。通過開展标準化養殖場建設和改造,提高畜禽糞污收集和處理機械化水平,控制畜禽養殖污染排放;對病死畜禽進行無害化規範化處理;規範獸藥、飼料添加劑的使用;控制近海、江河、湖泊、水庫等水域的養殖容量和養殖密度,開展水産養殖廠标準化改造等。
(三) 廢棄物利用資源化
農業廢棄物是指在整個農業生産過程中産生的有機類物質,主要包括:農林生産過程産生的植物類殘餘廢棄物;牧、漁業生産過程産生的動物類殘餘廢棄物;農業加工過程産生的加工類殘餘廢棄物和農村城鎮生活垃圾等。廢棄物利用資源化主要是對廢棄物進行飼料化、肥料化、基質化、能源化、原料化處理,轉變為可再利用的資源。如稭稈加工成飼料;畜禽糞污加工成肥料;稭稈加工成食用菌栽培基質;畜禽糞污和植物稭稈通過沼氣工程制成生物天然氣或用于沼氣發電;将稭稈作為造紙、環保建材、環保餐具等産品的原料等。
三、農投公司循環農業發展模式
對于循環農業的類型劃分有很多種,以地理環境及地形條件為基本劃分依據,可将循環農業分為種養循環、林下種養、稻漁共作三種。
(一)種養循環模式
種養循環模式是應用範圍最廣泛的循環農業發展模式,尤其适用于平原和草原地區,代表性的有北方“四位一體”(沼氣池、廁所、禽畜舍和日光溫室)模式、南方“豬—沼—果”模式以及草原農牧結合模式,具體類型多種多樣,但都是以“以養定種”或“以種定養”決定發展規模,以植物殘餘和動物糞便的資源化利用為核心。
圖1 種養循環模式流程圖
1. 植物殘餘資源化利用
肥料化。主要包括直接還田、腐熟還田、生産成有機肥等方式。直接還田方式為利用切碎機械将稭稈等殘餘就地粉碎,撒在地表,采用機械耕翻入土,使稭稈在土壤中分解腐爛;腐熟還田方式為将稭稈等有機物料堆放在地表或坑池中,通過科學合理調整碳氮比、溫度、水分等環境因子,使稭稈腐熟形成有機肥料;有機肥生産方式為由化肥廠将稭稈與其他糞肥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制成有機肥。
飼料化。植物殘餘直接作為飼料的話,營養價值低,動物适口性差,需要進行一定的加工處理,加工方式主要包括稭稈青(黃)貯、氨化、膨化(或壓塊、絲化)等。稭稈青(黃)貯技術又稱自然發酵法,采用生物方法,把稭稈填入密閉設施中(青貯窖、青貯塔等),經過微生物發酵作用,能夠長期保存其營養成分;氨化技術采用化學方法,借助于液氨、碳铵或尿素等氨性物質,改善稭稈飼料适口性,提高稭稈飼料采食量和消化率;膨化、壓塊、絲化技術是物理處理方法,利用機械将稭稈膨化、擠壓成塊或搓揉成絲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分離纖維素、木質素的結合,便于動物的采食和消化。
能源化。主要包括制成生物天然氣、生物質顆粒燃料和發電。生物天然氣是通過沼氣工程,将植物殘餘沼氣淨化提純成生物天然氣,可作為居民用氣、車用燃氣或并入城鎮天然氣管網;生物質顆粒燃料主要是将廢棄木頭、稭稈等經過碎塊、碎末、烘幹、除塵、造粒等加工後,制成生物質顆粒燃料,這種燃料在燃燒過程中可實現無硫無煙排放;發電是将稭稈沼氣化後用來發電,或直接燃燒發電。
基質化。主要有生産食用菌基質、植物育苗與栽培容器(基質)和動物飼養墊料三個應用途徑。食用菌基質以各類稭稈為主要原料,結合糞肥以及少量的化肥,根據生産配方制成食用菌培養基質;植物育苗與栽培容器(基質)是把稭稈經腐熟、粉碎、揉制等一系列生物方法處理後,通過特殊制造工藝制作而成的新型可分解性生态育苗容器,應用于農、林、園藝業先期育苗、栽培;動物飼養墊料主要作用在于吸收水份、調節溫度、降解糞污、除去養殖臭味、構建舒适養殖環境。
原料化。主要是将植物殘餘作為原料,開發造紙、建材、包裝材料、餐具、手工編織等産品。
2. 動物糞便資源化利用
肥料化。主要是利用畜禽糞便生産生物有機肥、三維生态有機肥等新型綠色高效複合肥,或利用沼氣工程,對沼渣、沼液進行加工,制作成有機肥。
能源化。通過農戶自建小沼氣池、在村莊養殖小區建設中型沼氣工程、在畜禽養殖集中區和大型養殖基地建設大中型沼氣工程,利用畜禽糞便産生沼氣,提純為生物天然氣或發電。
基質化。主要是将動物糞便結合農作物稭稈等植物殘餘,根據生産配方制成食用菌培養基質或植物育苗與栽培基質。
黑龍江嫩江市地處松嫩平原連接大、小興安嶺山地的過渡地帶,農、牧産業發達。嫩江鶴山農場有限公司旗下鶴滋源現代化牧場,現有奶牛存欄1039頭,每天産生固體糞污21噸,污水42噸,牧場通過完善糞污處理系統,把糞污全部變廢為寶,對牧場周邊種植基地進行糞肥全量還田,2021年牧場把堆積的7600噸幹糞和9000多噸液體糞肥進行還田處理,還田面積達到7400多畝,減少化肥施用量20%左右,農作物收割後,稭稈又可加工成有機飼料,減少飼料支出成本。通過農牧結合、種養循環,發展出一套糞肥資源化利用和綠色農業發展新模式。
(二)林下種養模式
林下種養主要适用于丘陵山區。丘陵山區的特點是地貌變化大、自然物産種類豐富、生态系統類型複雜,特别适用于發展林農或林牧結合的生态循環農業,包括生态經濟溝模式、“圍山轉”生态農業模式、生态果園模式等。總體上可分為林下種植和林下養殖。
1. 林下種植
主要通過利用林下空間,采用林下套種模式,在林下種植中草藥、菌菇等作物。林下種植中草藥,典型的有吉林省的林、參間作,江蘇省的林下栽種黃連、芍藥等。林地養菇,是利用林木的枯枝落葉作養菇的基質,養殖蘑菇,而蘑菇生産中的滲水和采菇後的廢菌棒制作的肥料等又可滋養林地。
2. 林下養殖
主要有林下養雞、鵝等家禽或豬、牛等牲畜。在林下種植牧草或保留自然生長的雜草,養殖雞、鵝、兔、豬、牛等,樹木為動物遮蔭,通風降溫,既便于防疫,又十分有利于家禽的生長,且散養的動物由于生長周期長,運動量大,普遍口感好,售價高。動物糞便可直接或收集加工後作為肥料,促進林木或果樹的生長。
山東省蒙陰縣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當地依托豐富的林草資源,發展山區特色高效生态農業,把蜜桃種植、長毛兔養殖結合起來,将林草、樹落葉直接或加工成飼料後喂養長毛兔,兔糞用來為桃樹施肥,形成生态循環農業模式,通過兔子養殖,既增加果業種植以外的收入,又能為果樹提供有機肥料,減少化肥使用,提高果品品質。蒙陰縣還将百萬畝林果每年産生的12萬噸果樹枝變廢為寶,以果木果枝為基料,粉碎制成菌棒菌袋,進行菌菇種植,再利用“廢菌包或細小果木枝條 畜禽糞便 微生物菌劑”的輕簡化堆肥技術,制成生物有機肥進行還林還田。
(三)稻漁共作模式
稻漁共作主要适用于水稻種植區尤其是南方水稻種植區。通過在稻田養殖魚、蝦、蟹等水生經濟動物,形成稻漁共生互利、良性循環的産業鍊,使水、土、氣等資源得到多環節、多層次的綜合利用。稻田為魚、蝦、蟹提供了良好的生長栖息場所和豐富的天然餌料資源;魚、蝦、蟹等水生經濟動物對稻田具有松土、除草、除蟲、增肥、增氧、增溫等作用,促進水稻增産。
湖北潛江是著名的小龍蝦之鄉,也是蝦稻共作模式的發源地。湖北潛江龍蝦投資有限公司是潛江國資委下屬國有企業,通過建設、運營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區、龍蝦特色小鎮、龍蝦田園綜合體等重大項目,促進蝦稻共作模式在當地的大力發展。在縣政府及潛江龍蝦投資公司推動與帶領下,潛江市蝦稻共作模式得到大力推廣,2021年,潛江糧食耕種面積154.74萬畝,其中标準化蝦稻面積85萬畝,按照标準實施的蝦稻共作生态種養模式,充分利用稻田稭稈資源,将水稻種植、小龍蝦養殖有機結合,通過資源循環利用,減少肥料使用50%以上,減少農藥用量70%,蝦和稻品質同步提升,每年四五月份收一季蝦,八九月份再收獲一季蝦,實現“一稻兩蝦”,畝産龍蝦約200公斤,蝦稻600公斤,每畝平均增收5000元。
四、循環農業發展保障體系
(一)科技支撐體系
循環農業的标準化、規模化、集約化、綠色化生産主要基于生物技術、裝備技術和信息技術三大技術支撐體系,地方政府及農投企業在發展循環農業時應加強與專業院校、科研機構、技術廠商等外部專業機構的技術合作,不斷提高生産技術、工藝水平及裝備水平。現代生物技術主要應用在現代種業(農業“芯片”)、栽培技術、養殖技術、生物處廢技術(廢棄物生物處理)、生物制品技術(食品營養健康搭配);裝備技術主要是各類生産設施、加工設備、檢驗檢測設備、廢棄物資源化轉換設備、播種及收割作業機械等;信息技術主要用來實現農業作業流程及管理的智慧化,通過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衛星定位等技術實現産前生産資料科學銜接、産中生産要素精準配置、産後産品供需順暢對接。
(二)政策保障體系
發展循環農業離不開政府政策層面的引導、管控、服務作用,一是需要制定區域整體循環農業發展規劃,指明發展方向,制定行動方案,明确時間節點、目标要求、實現路徑、工作重點和保障措施;二是建立生産、鍊接、資源化利用等環節的标準體系和管控體系。生産源頭抓“準入”,生産過程抓“規範”,生産末端抓“轉化”,設定監控指标及目标值,如資源高效利用率、廢棄物資源化轉化率、水質土壤空氣檢驗檢測等,加強對循環農業發展的規範性指導、約束、監控;三是通過招商、資源能源定價、财政稅收、金融、土地、人才、技術等支持政策促進生産要素的順暢流通、集中高效配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