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呼噜又稱“打鼾”、“鼾症”,是一種生活中常見的現象。有些人晚上往床上一躺就能睡着,而且呼噜打得很響,身邊很多人都認為這是睡得香的表現。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但打呼噜其實危害性很大,打呼噜嚴重甚至會伴随呼吸暫停,即在呼噜聲停下來的時候,呼吸也會跟着停止,有的人會在幾秒甚至幾十秒後突然憋醒,這類睡眠呼吸暫停現象在普通人群中的發生率達4%~6%。
患有睡眠呼吸暫停的人睡眠質量非常差,白天容易打瞌睡。此外,呼吸暫停導緻的缺氧對人體健康有很大影響,容易導緻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甚至有可能發生睡眠中猝死。因此,我們需要對打呼噜有所警惕。
為什麼人會打呼噜?
打呼噜的原因是呼吸道變窄。
當我們入睡後,全身肌肉放松,喉嚨部位的肌肉也會放松,這就會使得我們的呼吸道變窄。如果呼吸道變得太過狹窄,那麼氣流就會從原先的平緩變得躁動,從而引發喉嚨兩端開始振動。
當這些振動變得很明顯時,就會産生一種粗暴的聲音,醫學界将其稱為“打鼾”。呼吸道越窄,打鼾聲就越響[1]。
這也就意味着任何引起呼吸道變窄的原因都有可能導緻打呼噜,一般來說,包含生理性和病理性兩部分原因。
肥胖是常見的生理性病因之一,肥胖者的咽喉部會堆積脂肪,使得咽腔狹窄,從而導緻打呼噜。另外,身體過度疲勞、吸煙或飲酒後也會造成入睡後咽喉部肌肉松弛,誘發或加重打呼噜。
病理性原因則多見于鼻咽部的疾病,如鼻息肉、鼻甲肥大、扁桃體腫大、慢性咽炎等,這些疾病都會引起鼻咽部狹窄,導緻睡覺時呼吸道氣流不通暢。除此之外,中樞神經系統腫瘤、外傷、卒中、腦炎等引起的中樞性呼吸暫停也會導緻鼾聲的出現。
據統計,打呼噜的人在總人群中占20%~30%,其在中年人中比例更高。中老年打鼾人群中,患高血壓、卒中及腦血栓的概率比普通人要高得多。
并且,随着老年人咽部肌肉松弛,當合并腦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心髒病等時,更容易出現舌後墜,進而出現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也就是說,打呼噜的老年人更容易出現呼吸暫停的症狀。
什麼是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正常人睡眠時,呼吸加深、緩慢、均勻、平穩,不會發出聲音。如果呼噜聲如雷,時續時斷,有起有伏,證明上氣道阻塞嚴重。
如果時而會憋氣,呼吸困難,或呼吸中斷、暫停,時間可長達數秒或10秒以上,可出現口唇發绀等缺氧表現,且常在睡眠中被憋醒,如夜間7小時的睡眠中呼吸暫停次數超過30次且每次暫停時間超過10秒,臨床上将其診斷為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中老年人是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高危人群,發病率高達20%~40%。
患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人在睡眠時打呼噜且伴有張口呼吸、頻繁呼吸停止、睡眠不安甯、睡眠中被反複憋醒,夜間還會出現心絞痛、心率失常或夜尿增多的現象。
這類人醒來後也是非常嗜睡的,而且睡醒後會出現血壓升高、頭痛等症狀。長久以往,打呼噜除了會增加心腦血管意外風險外,也會使得人的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甚至部分老年人會出現抑郁。
日常生活中預防打呼噜
方法有哪些?
第一,改變生活方式,如戒煙戒酒,調整睡眠姿勢。
吸煙會損傷呼吸道黏膜,加重呼吸道症狀,使得呼吸道阻塞加重。酒精可降低上呼吸道周圍肌肉的運動,增加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發生風險。因此,戒煙戒酒,尤其是避免睡前飲酒,才能更好地預防打呼噜。
另外,睡覺時盡量避免仰卧,可以采取側卧睡姿,這樣可以打開氣道,減輕打呼噜。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第二,睡前不要進食過飽,特别是患有胃食管反流的老年人,要注意床頭适當擡高,避免反流食物引起嗆咳和誤吸。
第三,睡前盡量少用鎮靜催眠藥輔助睡眠,特别是本身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腦血管疾病後遺症的患者,以免加重對呼吸中樞調節的抑制。
第四,肥胖者應該控制飲食,增強體育鍛煉。隻有減肥控制體重,才能最徹底解決氣道壓迫問題。
第五,老年人要重視血壓監測,按時服用降壓藥物。以防心肌梗死、卒中等突然事件的發生。
第六,鼾症患者應預防感冒,并及時治療鼻腔堵塞性疾病。
第七,建議打呼噜嚴重患者到呼吸科進行睡眠呼吸監測,根據結果接受氣道正壓通氣、口腔矯治器或手術治療。
總之,打呼噜是一種呼吸道疾病,需要積極預防才能保持身體健康。如果打呼噜是由喝酒、疲勞、服用藥物等引起的暫時現象,那麼是不需要進行治療的,隻去除打呼噜的外因即可。
但如果長期打呼噜,還出現夜間呼吸暫停症狀,尤其是老年人,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尋找原因并及時進行相應治療。
作者:魯 翔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逸夫醫院主任醫師
審核:郭樹彬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主任醫師
參考文獻:
[1]理查德·懷斯曼.夜腦:在睡眠中自動學習的秘密.陳蕾,譯.湖南:湖南文藝出版社,2018.
(科普中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