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成語
是每個中國孩子的必修課
3~8歲
是孩子語言學習的黃金期
一起帶小朋友認識
這20個常用成語
并将其運用到實際場景中吧
1
鳥語花香
鳥兒唱着歌
花兒香噴噴
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和孩子一起去花鳥市場
聽聲辨鳥、聞香辨花
2
山清水秀
山水秀麗
形容風景優美
去有山有水的地方
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
青山綠水
青青的山
綠綠的水
形容風景秀麗宜人
找出綠色系畫筆
将“青山綠水”畫在紙上
4
春暖花開
春天氣候暖和
百花盛開
形容春天氣候宜人
景色秀麗
在炎熱的夏天
一起回想春天的景象
5
春風拂面
像春風一樣
從臉上輕輕擦過
形容使人感到舒服、愉快
毛茸茸的、輕飄飄的、光滑或粗糙的……
将這些描述觸感的詞語
制作成一張任務卡
帶孩子一起去大自然中感受吧
1
一心一意
一門心思隻做一件事
形容做事認真專注
讓孩子說一說
他在日常學習生活中
一心一意做過的事情
2
三心二意
意志不堅定
猶豫不決
指心意不定
做事不專一
用故事啟發孩子思考
“小花貓去釣魚
一會捉蝴蝶,一會捉蜻蜓
為什麼小花貓
最後一條魚也沒有釣到呢?”
3
四面八方
“四面”指東、西、南、北
“八方”指東方、南方、西方、北方
東南,西南,西北,東北
意思是各個方面或者各個地方
指範圍非常地廣
将前後上下左右……
這些方向詞彙融入到情境當中
是一次很好的數學啟蒙
4
五顔六色
形容色彩或花樣繁多
引申為各種各樣的顔色
和各種式樣
尋找大自然中的顔色
5
七上八下
比喻人的心理活動
心裡感到慌亂不安
沒有着落
跟孩子一起情景表演
比如
“不小心在玩耍中
打破了媽媽最喜歡的花瓶……”
讓孩子描述心裡的感覺
1
金蟬脫殼
知了變為成蟲時
需要蛻去一層殼
比喻利用假象脫身
使對方不能及時發覺
正值知了出沒的夏天
和孩子一起
去公園的樹上
尋找蟬蛻,并做科普
2
飛蛾撲火
飛蛾不顧一切撲到火上
一是比喻自取滅亡
二是贊揚人們
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
義無反顧,不畏犧牲的精神
“夜行昆蟲大多有趨光性”
夜晚的戶外,打開電筒吸引小飛蟲
再将這個有趣的科普小知識
告訴小朋友吧
3
蜻蜓點水
意思是指蜻蜓
在水面飛行時
用尾部輕觸水面的動作
比喻做事膚淺不深入
告訴孩子
蜻蜓點水就是蜻蜓産卵
蜻蜓将卵直接産入水中
或産于水草上
4
蛛絲馬迹
順着蛛網的細絲可以找到蜘蛛
順着馬蹄印可以尋到馬的去向
比喻細微可尋的痕迹和線索
跟孩子玩“尋寶遊戲”
并給孩子一些小線索
讓孩子順着線索去尋找寶藏吧
5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原義是螳螂捕捉蟬
卻不知道黃雀在它身後正想吃它
後比喻為了利益算計别人
卻不知道有人也在後面算計他
結合大叔之前分享的自然紀錄片
将食物鍊這個自然規律
科普給孩子聽吧
1
守株待兔
戰國時宋國有個農民
看見一隻兔子撞在樹上死了
便放下鋤頭在樹旁等待
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結果自然再無所獲
比喻那些守着經驗
卻不知變通
存在僥幸心理
隻想着不勞而獲的人
2
對牛彈琴
戰國時代有個音樂家叫公明儀
琴彈得很好,許多人喜歡聽
有一次,他對着牛彈奏一首
名叫《清角》的琴曲
不論怎麼變換曲調
牛毫無反應,隻顧着吃草
比喻說話做事不看對象
做無用功
3
亡羊補牢
從前有一個人,養了幾隻羊
有一天,狼從羊圈的窟窿裡叼走了一隻羊
鄰居要他修補羊圈
他說:“羊已經丢了,不用修羊圈了。”
第二天,他發現狼又叼走了一隻羊
他很後悔,連忙去修羊圈
從此,羊再也沒丢過了
羊逃跑丢失了再去修補羊圈
還不算太晚
比喻做錯了事,及時糾正
永遠不算太晚
4
愚公移山
很久以前
北山有個老人,名字叫愚公
他家門前有兩座大山
他覺得這兩座山擋住了他家的出路
讓他每天出入都很不方便
愚公決定和家人一起移山挖路
在他堅持不懈的努力下
最後大山被成功移走了
比喻做事有毅力
有恒心,不怕困難
5
掩耳盜鈴
從前有一個小偷
想偷走别人家門上的鈴铛
他知道鈴铛隻要用手一碰
就會丁零地響起來
于是他把自己耳朵堵住
以為自己聽不見,别人也聽不見
沒想到手剛碰到鈴铛
他就被人發覺了
比喻自己欺騙自己
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
偏要想辦法去掩蓋
之前看過一個小段子
一對父子喝茶
孩子問:“為什麼要學成語”
父親回答:“學了成語
你會說此茶香如蘭桂,味如甘霖
齒頰留芳,韻味十足……
而沒有成語的積累
便隻會說:“哇塞!茶真好喝!”
腹有詩書氣自華
成語積澱了
中華五千年的曆史文化
學好成語不僅能
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它還是未來學好語文
寫好作文的奠基石
在“大語文”時代
國學啟蒙尤為重要
在這其中
短小、意豐的成語
最适合成為國學啟蒙中
最先開始的部分
和孩子一起趣學成語
讓孩子認識成語
讓孩子愛上成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