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耐量減低能影響心血管病嗎?來源:生命時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内分泌科博士 李晶,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糖耐量減低能影響心血管病嗎?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來源:生命時報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内分泌科博士 李晶
近日,《美國心髒病學會雜志》刊登的一項研究發現,即使是糖尿病前期,也與冠心病、慢性腎髒病和心力衰竭風險增加有關。越來越多研究證實,一旦糖代謝開始異常,身體就可能出現早期的腎、視網膜、血管、神經等病變,必須重視和及時糾正。
正常情況下,在進食後,食物被腸道吸收,使血糖升高,刺激胰島素分泌、肝糖原合成增加,體内組織對葡萄糖利用增加。因此,餐後血糖的最高值并不會超過一定數值,且無論進食多少,血糖均保持在較穩定的範圍内。
所謂糖尿病前期,也就是“沒有達到确診糖尿病的标準,但已經異于正常人”的血糖代謝模式,一般是指口服75克葡萄糖後2小時血糖≥7.8毫摩爾/升,但
糖耐量異常最重要的原因是“胰島素抵抗”,雖然機體能分泌足夠甚至多于正常所需的胰島素,但并不能很好地完成降血糖任務,大多與肥胖、脂肪肝、長期不良飲食、缺乏運動有關。
一旦出現糖耐量異常,身體将時刻處于可能“血糖調節失控”的狀況,胰島素分泌的正常節律消失、餐後血糖降低明顯推遲,随之而來的是過高水平的胰島素、高血糖,血脂等堆積在血管、内髒中,加重重要器官的負擔以及慢性非感染性炎症。不論是否達到臨床診斷糖尿病的血糖标準,對身體的傷害已經開始了。在這一階段,一定要開始重視生活方式改善。首先盡量避免煙酒、夜宵。為了避免餐後血糖大幅升高,最好減少主食中的白米白面,增加粗糧和高纖維食物的種類,不吃或少吃精加工食物。同時,要加強肌肉鍛煉,每周進行2~3次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提高肌肉消耗血糖的能力。重中之重的是,糖耐量受損人群大多體重超标,應特别重視體重管理,盡量将體重、腰圍控制在相對理想的水平。此外,一旦糖耐量受損,應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完善心、腦、肝、眼、腎髒功能的評估,了解自身健康狀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更科學的血糖管理。
本文來自【生命時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