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盆草
來源産地《中藥大辭典》
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的全草。夏、秋季采挖,除去雜質,曬幹。
生于山坡岩石上或栽培。分布我國南北。
性味功效《中藥學》 淩一揆主編垂盆草
【性味歸經】甘、淡、微酸,涼。歸肝、膽、小腸經。
【功效】清熱解毒,利濕。
【應用】
1.用于癰腫瘡瘍、毒蛇咬傷及水火燙傷等。本品有清熱解毒,消癰散腫功效。可單用内服或外敷,或間野菊花、紫花地丁、半邊蓮等配伍以增強解毒散癰功效。
2.用于濕熱黃疸,小便不利之證。本品有淸利濕熱功效。近年有用于傳染性肝炎,證 實本品過去在民間應用确有一定療效。研究表明單用本品對急性黃疸型肝炎和無黃疸型肝炎均有療效,對降低血清轉氨酶有良好的近期效果,并可使患者的口苦、胃納不佳、小便黃赤等濕熱證候減輕或消除。
【用量】10〜30g;鮮品可用50〜100g。外用适量。
《中藥大辭典》
清利濕熱,有降低谷丙轉氨酶作用。用于急性胩炎、遷延性肝炎、慢性肝炎的活動性。用垂盆草治療慢性肝炎,是醫學科學院流行病研究所介紹的。他們治療40例轉氨酶升高的患者,降至正常的近80%,總有效率為90%,對消除惡心、腹脹,促進食欲,清利小便,效果較好;對麝濁度、鋅濁度異常,亦有一定療效。但對脅痛和肝、脾腫大無明顯效果。
歸經
歸肝、膽、小腸經
食用該草可以食用,涼拌,炒,煮湯,餃子餡,隻放油鹽,不可放蔥姜蒜,放了會上火。治療肝病,膽病效果佳。央視四台中華醫藥報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