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兒童都有揉眼睛的行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304)醫院八一大樓門診部主任彭國球在接受人民網科普中國采訪時提到,與成人相比,兒童的眼睑皮膚毛囊嬌嫩,屏蔽保護作用較差,如果不注意眼部衛生,比如用髒手揉眼睛,就很容易患上眼部疾病,比如“針眼”。孩子如果得了“針眼”,很多家長都十分着急,有些家長會用手幫助孩子将“針眼”擠破,還有些家長主張用針把“針眼”挑破。可是,這些方法真的正确嗎?孩子如果出現“針眼”,到底應該如何處理呢?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針眼”。據華龍網介紹,“針眼”即麥粒腫,又稱 “挑針”或“偷針眼”,是眼科的一種常見疾病,是睑闆腺或睫毛毛囊周圍的皮脂腺受葡萄球菌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化膿性炎症。根據發生的部位來分主要有兩種,即發生在睑闆腺的内麥粒腫和發生在睫毛毛囊周圍腺體的外麥粒腫。麥粒腫在發病的初期表現為局部充血,伴有睑緣疼痛、眼睛有異物感,然後形成一個有觸痛的小圓形腫脹區。接着再過一兩天,腫脹區變成了膿包,膿包化膿後在充血的結膜面可隐見灰黃色的膿頭,待膿液排出後,紅腫即可消退。
醫務人員給幼兒講解保護眼睛的重要性。(陳仕川/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緻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如果出現了“針眼”,用手擠或是用針挑的方式并不靠譜。武警總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陶海在接受《健康時報》采訪時表示,出現“針眼”後,千萬不能用針挑,或是用手擠壓“針眼”,因為如果用力擠壓,可能會把含有大量細菌的膿性分泌物通過血液擴散到顱内,而繼發嚴重的感染。
既然用手擠或用針挑“針眼”的方式不靠譜,那麼,孩子如果出現“針眼”,家長應該怎麼辦呢?江蘇省婦幼保健院楊翎醫師在接受《揚子晚報》采訪時建議,孩子患了“針眼”後,在早期局部輕微癢痛、無全身不适時,可點用消炎藥水或藥膏,熱敷治療,用一塊幹淨的熱毛巾給孩子濕敷病眼,每日3次至4次,每次10分鐘至15分鐘。太小的寶寶可能會不太配合,可以在他熟睡的時候給他敷。再塗點消炎眼膏,炎症明顯時可服抗生素,使炎症消退而治愈。一旦炎症加劇,出現膿頭,就應該帶孩子去正規醫院切開膿頭,放出膿液。這樣眼睛的紅腫會很快消退,疼痛減輕,而後痊愈。(董子一)
本文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304)醫院八一大樓門診部主任彭國球進行科學性把關,目前其主要研究領域為健康養生類、臨床醫學類、心理醫學類。
(責編:于露、張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喵:請你們不要強奸我的靈魂!
,
2023-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