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情緒abc理論中的不合理信念

情緒abc理論中的不合理信念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2 09:13:12

文丨旭冉君、曾枯榮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導讀1:我們先來玩一個遊戲,認識一下ABC理論

在房間的四個角落裡分别放置了四種情緒指示牌:代表“悲傷、抑郁、傷心”的哀傷,代表“煩躁、生氣、惱火”的憤怒,代表“舒服、放松、滿足”的快樂,代表“擔憂、害怕、驚恐”的恐懼,然後讓聽課的所有學員,根據聽到老師口中描述的一個客觀事情,去站在最符合自己情緒的角落裡。

老師說:媽媽說好下午14點到我這裡來做客的,但是現在14點30分了,她還沒有來。

然後一部分學員走向了憤怒的角落,一部分學員走向了恐懼的角落,還有部分學員走向了哀傷的角落,剩下個别學員在快樂的角落。

走向憤怒的學員們,概括出他們的想法是:媽媽作為一個成年人,也這麼不守時,沒有一點時間觀念,這讓我很生氣。

走向恐懼的學員們,概括出他們的想法是:媽媽遲到了半個小時還沒到,是不是路上有什麼意外了,很擔心!

走向哀傷的學員們,含蓄得概括了他們的想法:媽媽還是不太想到我這裡來,因為她其實并沒有那麼愛我。

少數站在快樂的學員們,他們堅持了自己的選擇:媽媽肯定是有她的原因才沒準時到我這裡來,我相信她有什麼情況會和我聯系的,所以我很平靜。

這個遊戲就是去印證CBT【認知行為療法】的一個核心理論:引起我們情緒反應的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們對事件的看法。我們對【外部刺激】的【認知過程】,導緻了我們的【反應】--這個理論被稱為情緒ABC理論。

情緒abc理論中的不合理信念(情緒ABC理論檢視思維的三個标準)1

事物的本身并不影響人,人們隻受對事物看法的影響。

在情緒ABC理論中:

A(antecedent)代表的是“前因”--【引發反應的情境、事件】B(beliefs)代表的是“信念”--【我們對這個事情的看法,觀念】

C(consequences)代表的是“結果”--【我們的情緒、軀體和行為反應】

既然我們對事情的認知是一個系統的加工過程,那麼我們也會去重建一套更全面,更客觀,更靈活的認知系統,從而調節自己的情緒和行為。

于,ABC情緒理論就引申出了ABCDE理論。

情緒abc理論中的不合理信念(情緒ABC理論檢視思維的三個标準)2

D(dispute)代表的是“辯駁”--【對原思維系統的不合理之處進行深思和辯駁,從而構建更全面的認知系統,讓我們從偏執中走出。這本身就是治療過程,但CBT的治療已經遠遠超出了“辯駁”技術】

E(effect)代表的是“效果”--【重新評估新思維對自己的情緒、軀體和行為的調節效果,并使其鞏固】

如果說:精神分析的治療目的是重塑一個人的人格,使其更自由得生活着,那麼CBT的治療目的就是:讓一個人改變他能改變的,接納他不能改變的,并用智慧去區分這兩者。

導讀2:我怎麼知道我現在的思維是否合理?

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審視自己的思維:是不是客觀?是不是全面?是不是靈活?

NO.1:這是我的臆測還是事實?

實例1:小麗(化名)在QQ上向我說了一件事:她早上起床的時候,看見舍友出門,于是和她打招呼,結果舍友理都沒理她。小麗很難過,她說舍友不喜歡她,她感覺到很孤獨。

“舍友不喜歡你”,這個是事實,還是小麗的臆測?

實例2:一位同事升職調到總部,大家很開心,決定辦個聚會,小劉自告奮勇去買蛋糕,當他回來的時候,卻發現,聚會已經快結束了。他很難過,他覺得大家都沒有等他,因為大家并不是那麼在意他。

“大家并不在意你”,這個是事實,還是小劉的臆測?

實例3:前不久,報道連江一對夫妻,妻子曾經紅杏出牆過,後面雖然改了,但丈夫不放心,時時關注。有一天他在樓上心情正郁悶,聽到樓下自己的妻子正跟别人打電話有說有笑,以為妻子又跟别人勾搭在一起,一時火大,沖下樓當場掐死了自己的妻子。

“妻子又跟别人勾搭在一起”,這是個事實,還是丈夫的臆測?

CBT并不否認,所有的臆測都不是事實。相反,CBT承認,也許BINGO,你猜的都正确,确實是事實。但是,這并不代表,我們就要活在猜測裡,把猜測事實對聯起來,需要證據

基于證據的事實,是CBT的核心。

小麗說:嗯,雖然這個舍友不怎麼理我,但是其他舍友對我還是很好的。也許我不是那麼孤單。如果我想知道這個舍友對我态度到底怎麼樣,其實我可以找她聊聊。

小劉也反思:他們确實沒有等我就開始了,這讓我很不爽,但不能就說明他們就真的不在乎我,因為我進來的時候,有幾個人确實意識到應該等等我的,并且也向我道歉了。

至于最後那個新聞報道,也許隻有丈夫才能解開謎題。

檢查證據,能讓我們更客觀得看待事情,而不是陷入自己的主觀臆測中。

NO.2:對于這件事情,有沒有别的解釋?

小麗說:也許她當時比較着急,想着趕緊出門,而忽視了我向他打招呼,或者是她心裡有事,無暇顧及其他?

小劉說:嗯,也許是大家太快樂了,而忽視了我去買蛋糕了,或者是下班都很晚了,大家也想早開始早結束。并不一定都是針對我的。

也許新聞裡那位妻子,隻是因為她當時很開心,和誰說話都說說笑笑。(誰知道呢。。)

情緒abc理論中的不合理信念(情緒ABC理論檢視思維的三個标準)3

多方位視角看事情,會讓對事情的理解更全面,而不是像盲人摸象那樣,看到什麼,就是什麼。

NO.3:我的想法允許不允許被質疑,或者被反駁?

小王給女朋友打電話,但是女朋友不接,他覺得一定是她女朋友想和他分手了?

難道就沒有其他可能?

雖然他也說了,也可能是女朋友現在在忙,沒有辦法接聽,但他始終堅持認為:

她就是想和我分手。

“不能被質疑”,是思維的固執在作祟,這當然和某人的童年經曆有關,雖然CBT不過分關注某人的童年過往史,但了解一部分可以有助于看到某人在童年就形成的應對模式。

情緒abc理論中的不合理信念(情緒ABC理論檢視思維的三個标準)4

針對“不能被質疑”的頑固思維,CBT則強調以目的為導向的思維模式。

既:你現在想解決什麼問題?你這樣想有利于你解決這個問題嗎?你這樣想有利于你調節心情嗎?如果都沒有,那這樣想的意義是什麼?

我現在不想和女朋友分手,我很愛他。

我堅持認為“她就是想和我分手”這個想法,并不會讓我因此就解決了我和女朋友之間的關系緊張問題,也不會讓我從難過傷心的情緒中得到好轉,甚至會讓我更難過,我也不知道這樣想的意義是什麼!

以目的為導向的思維模式,讓我們從固執、無意義得想法中走出來,向着目标前進,更靈活得審視思維。

總結:
  1. 引起我們情緒反應的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們對事件的看法。我們對外部刺激的認知過程,導緻了我們的反應。
  2. 以目的為導向的思維模式,讓我們從固執、無意義的想法中走出來,向着目标前進,更靈活地審視思維。

首先我們需要去判斷,這是事實還是臆測?

然後運用情緒ABC理論,如果是事實,那事實本身有沒有其他原因?我堅持認為這件事情是這樣的,但這是我想要的結果嗎?

最後,對整個思維以及情緒變化過程有了全面的了解。

以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