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駛在關山大道上的有軌電車,已成為關東街居民的主要通勤工具。記者高勇 攝
長江日報融媒體8月2日訊 29個社區,130個小區,2萬多家企業,人口突破100萬,多少人在“管”呢?8月2日,記者在東湖高新區關東街道花名冊上看到,街道辦工作人員一共37人,相當于人均服務2.7萬人。
關東街版圖伴随光谷的托管不斷擴大。最初,關東街“九村一委”不過2.3萬原住民。後來街道成立時有22.2萬人,關東街人口現已突破了100萬。
轄區35歲以下的年輕人超過七成,為此,關東街在城市管理上采取了一些彈性措施。整治膠囊房時,他們借鑒上海經驗,容許N 1,即房屋最多可加設一個房間,這降低了就業者的租房成本。
“能不能為基層排憂解難、能不能為群衆幹事服務,是衡量工作的重要标準。”關東街黨工委書記曾祥華說。
18年,清華大學碩士畢業生羅盈盈入職關東街道辦。“有人問我到基層工作一年,最大的收獲是什麼?”羅盈盈告訴他們,街道也是一所大學,在這裡,可以從基層實踐找到解決問題的金鑰匙。
據悉,關東街道辦37名工作人員全是共産黨員。以近800名相關工作人員為依托,關東街構建起街道、社區、改制公司、業委會、物業公司等多級治理格局。
“全國找不出第二個這樣大的街道,關東街是當下的中國人口第一街。”武漢市委黨校李芬博士認為,關東街的發展體現出創新型城市發展特質,高素質的年輕人口湧入,在促進産業和區域發展同時,也帶來了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大課題。(記者陳衛東 李佳 通訊員徐國民)
【編輯:謝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