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名山上行人稀,魔方複原看這裡!大家好我是雷老師,專注于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與學習興趣。如果您的孩子在學習中比較吃力或者對學習沒什麼興趣,那麼你來這裡就對了,我會定期為大家分享高效的學習方法和提升學習興趣的技巧。
随着社會的發展,不管是家長間的競争還是孩子間的競争都愈加激烈,這也導緻了我們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作業時間長、拖拉,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常常粗心馬虎,知識總是記了忘、忘了記效率低,學習沒什麼好方法,甚至失去興趣,就知道玩遊戲、刷視頻。讓各位家長頭疼,但又苦于找不到好的解決辦法,經過我自身的經曆和教學經驗我發現,很多孩子能在魔方的學習中容易将自己内心的情緒釋放,從而逐漸變得自信、專注、快樂。
或許你會說魔方不就是個玩具嗎?如果這樣想你就片面了,據我所知,最早的魔方是匈牙利的一位叫魯比克(Rubik)的教授于1974年發明的,因為他是建築學和雕塑學教授,起初魔方是為了幫助學生們認識空間立方體的組成和結構,而作為教學工具存在的。後來被一些魔方喜愛者廣泛傳播,随着越來越多的愛好者參與,被一些商人發現了其中的巨大商機,随之出現了二階、四階、異型、鏡面等多種類型的魔方,到現在魔方已然成為一種風靡全球的手部極限運動,他的身影随處可見,比如影視劇中、綜藝節目中、還有世界級的魔方賽事等。
魔方為我們帶來了許多的益處,給大家簡單分享幾條:1.鍛煉我們的手眼腦協調能力;
2.鍛煉我們手指的靈活度;
3.鍛煉我們的空間思維能力;
4.鍛煉我們的記憶能力;
5.鍛煉我們的邏輯思維能力;
6.魔方還是很好的解壓工具。
有很多很多就不一一給大家解釋了,等你學會魔方的那一天你一定會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它的魅力。
什麼?學會魔方!那也太難了!
這可能是大部分魔方初學者的第一反應,我起初學習的時候也是這樣的,慶幸的是我堅持了下來,當我能完整複原的時候,那種激動的心情真的是無以言表。後來身邊的朋友、同事還有我的學生經常向我請教魔方的複原,剛開始我能輕松做到但就是講不明白,因為那些公式對于他們來說就像是天文符号一樣陌生。我能夠感同身受,因為我就是這樣過來的,經常将公式理解錯,以至于走了很多彎路,後來我發現你買魔方所贈送的這些公式更适合有基礎的選手,而不是初學者。經過多次的探索和教學交流,我逐步總結出來了自己的一套通俗易懂的教法,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上手,尤其是對初學者很友好。
接下來我們來學習一款入門級的魔方的複原——楓葉魔方,由于其中心像楓葉,因此叫楓葉魔方,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
一、認識“楓葉魔方”
楓葉魔方
二、“楓葉魔方”的結構
楓葉魔方的角塊與中心塊
楓葉魔方中心塊思維死角與活角
三、“楓葉魔方”的轉法
第一步、白色角塊配對。
将兩個有白色面的角塊找到,并把白色放在同一面。
第二步、複原白色中心塊
就是将第一步中複原好的角塊所對應的白色中心塊複原,這樣我們就複原好了白色面。這裡會用到兩個公式,我稱之為“左右公式”。
公式①:白色中心塊在左側公式:
左上、右下、左下、右上。
公式②:白色中心塊在右側公式:
左上、右下、左下、右上。
溫馨提示:這兩個公式其實是一個公式,區别在于哪邊先上,大家記住一句話就行,角塊白色面向上拿,中心塊在哪邊哪邊先上。
第三步、複原剩餘部分。
這一步也非常簡單,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第二步,你會發現隻要是同一面中,角塊的顔色相同,隻要應用“左右公式”就可以複原中心塊,繼而這一面就能複原。那麼第三步其實就是重複使用第二步中的“左右公式”來複原其他的面,要注意的就是複原哪個顔色的面,就找哪個顔色的中心塊。
魔方拿法:
将魔方放在桌面上,已經複原的面朝下,看頂層角塊的顔色,找到中心塊,看中心塊是在左還是右,然後做“左右公式”,重複幾次就可以複原魔方了。
總結一下,楓葉魔方的複原其實就兩點:一是隻有一個公式——“左右公式”,你是要學會判斷該從哪邊開始做即可;二是注意魔方的拿法,初學者建議魔方放在桌面複原,注意每一步的放置要求,不要随心所欲,否則你永遠也無法複原魔方,隻要你按要求去做,可能你5分鐘左右就能學會“楓葉魔方”的複原了,接下來動起手來試一試吧!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我是隻分享幹貨的雷老師,更多内容下期分享,喜歡的話【收藏】 【關注】,更多教程不迷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