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要麼不吃早餐,要麼吃得馬馬虎虎,一片面包、一個包子解決掉。
但其實,一頓豐盛的早餐,對健康來說非常重要!
吃好早餐更容易瘦
吃一頓豐盛早餐,能幫助減輕體重,還有助于平穩的血糖和胰島素水平。2013年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醫學團隊,就研究了早晚餐攝入量對體重的影響。
研究團隊招募了93名肥胖女性分成兩組,每組每天的食品熱量相同,都是1400千卡,但兩組的食物分配則不同:
早餐“豐盛”組:早餐700千卡,午餐500千卡,晚餐200千卡;
晚餐“豐盛”組:早餐200千卡、午餐500千卡,晚餐700千卡。
在三個月跟蹤随訪後發現:
早餐“豐盛”組平均體重減少了8.7kg,晚餐“豐盛”組隻減少了3.6kg。
有營養師自己就親身試驗過這個效果——
營養師王濰青2018年在接受健康時報采訪時談到:
從2012年7月開始,我在微博和朋友圈每天都會發一條早餐,“今日早餐:鮮蝦馄饨面、雞蛋、猕猴桃……”因此被很多人稱為“早餐哥”。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能堅持一直曬早餐,其實,最初我的目的就是單純地想減肥。
八年前,由于當時從事食品銷售的工作,每天會接觸到各種美食,再加上沒能壓制得住自己的“吃貨”本性,體重一度飙到了183斤。
後來,慢慢接觸到了營養師考試,系統學習了營養知識,逐漸認識到吃早餐的重要性,從此“早餐 運動”的模式就一直持續着。僅僅花了半年時間,就成功減掉43斤體重。
而且,堅持一段時間後發現,吃頓營養豐富的早餐再也不是一種奢求,而變成一種習慣。
鐘南山院士:早餐不能馬馬虎虎
2019年5月,在廣州亞洲美食節分論壇上,鐘南山曬出了自己的早餐食譜:一塊加了奶酪的面包、雞蛋、牛奶麥片、一碗紅豆粥、兩個橙子。
鐘南山笑着說,“一般人都吃不了這麼多的早餐”,但他是把這些食物都吃完的。一頓豐富的早餐很重要,早餐應該占全天熱量的30%。
鐘院士說:“這麼多你們可能吃不下,但我要全部吃完,我最不同意的就是早餐(吃得)馬馬虎虎。”
2020年,鐘院士在接受醫師報采訪時再次強調了早餐的重要性,并強調早餐要吃雞蛋。
他說:“年輕的時候,我根本不考慮飲食營養方面的問題。過了50多歲以後,我的心髒出了問題,才比較重視這個方面了。對于我來說,每天上午的工作十分繁重,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因此早餐時,我要吃一些富含能量的食物。
一杯牛奶、幾片面包、一碗白粥、一盤蔬菜、一個鮮橙或一杯新榨的橙汁、少許的奶酪、兩個雞蛋清和一個蛋黃。
雞蛋黃中含有較多的壞膽固醇,但也含有人體必需的多種氨基酸及卵磷脂、高密度脂蛋白、蛋黃素、鈣、磷等營養物質。這些營養物質對神經系統的功能大有裨益。因此,雞蛋是很好的健腦食品。”
好好吃早餐有這些好處!
1.減少便秘可能
早上吃早餐有利于“胃結腸反射”,形成排便感,減少便秘可能。蔬菜、粗雜糧的攝入,還可以增加膳食纖維攝入,有益腸道健康。
2.降低膽結石風險
膽汁在膽囊裡長時間存放,就容易形成結晶。規律地吃早餐可減少這種情況的形成。最好不要吃太多油膩的食物,如油餅、炸糕等。
3.認知能力不容易下降
有沒有感覺不吃早餐,精力無法集中,腦子轉得慢。既往一些研究也發現,吃過早餐的人,能夠在記憶評分測試中獲得更高的分數。豐盛的早餐,能為大腦提供開啟一天工作的充足營養。
4.有助于好心情
早餐可提供大腦合成神經遞質所需的能量和營養。來自早餐肉類中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也會影響情緒。
什麼樣算是一頓好早餐?
營養技師張光成2019年在健康時報上分享了營養好早餐的要求,要保證這4大類食物:
谷薯類
動物性食品和富含蛋白質的大豆
蔬菜
水果
如果能滿足以上4類中的3類就算是營養早餐了!
1. 谷物類
如饅頭、包子、面包、面條、花卷、八寶粥等,有條件,可選紅薯、燕麥、紅豆等雜糧薯類等。
主食主要是給我們身體提供能量,但早餐盡量少吃油條等油炸食品,含糖多、油多的點心也不适合做早餐。
2. 肉類、蛋類、奶類、豆類
如牛奶、酸奶、雞蛋、牛肉、雞肉、魚蝦類,以及豆腐、豆幹、豆制品等任選其一。
這類食物不僅能為我們的身體提供優質的蛋白質,延緩胃的排空速度,飽腹感強。盡量避免油炸或煎,如煎雞蛋、煎肉腸、炸雞等。
3. 蔬菜
早上時間緊,往往來不及做菜,可搭配黃瓜、彩椒、生菜、西紅柿等可涼拌的蔬菜,也可水煮包菜後涼拌。
很多人早餐幾乎不吃菜,其實我們應該意識到,早餐吃一些蔬菜,可提供充足的維生素、膳食纖維,對于控制體重、預防便秘十分有益。
4. 水果
建議吃應季、本地的水果,比如春天吃草莓、櫻桃,夏天吃瓜果類,秋天吃蘋果、梨、葡萄,冬天吃柿子、山楂等。
水果,在兩餐之間作為一頓加餐也可以。
美好的一天,從一頓豐盛的早餐開始吧!
資料:健康時報
編輯:王雨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