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起走進修辭手法,感受修辭手法帶給我們的美麗。
1.比喻
(一)比喻的含義
比喻也叫打比方,就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點的乙事物來描寫或說明甲事物。
比喻中被比方的事物叫做“本體”,用來打比方的事物叫“喻體”,聯系二者的叫“喻詞”。本體和喻體必須是性質不同的兩種事物。
比喻可以分為三類,第一大類是明喻(比喻詞有像、如、仿佛、好像……),第二大類暗喻(比喻詞是、成為、變成……),第三大類叫作借喻(沒有比喻詞,比如搖曳……(本體也不出現))。
是否判斷比喻句的比喻的注意事項:
1.有“像”“好像”的句子并不一定就是比喻句,有一些是表示比較的,有一些是表示舉例的,有的表示猜測的意思。它也可能會在句子中出現“像”“好像”。
2.是不是把一個事物比作另外一個事物,這兩個事物是不是有共同的特點。
練習:
1.雨中的桃林,沒有塵埃,沒有鳴噪,幽靜得像是仙境。這句話中的本體是(桃林),喻體是(仙境),比喻詞是(像)。
(此圖就是分析明喻、暗喻、借喻的方法。)
練習:
2.判斷下面比喻句的類型。
(1)驟雨過後,荷葉上留下一顆顆珍珠。(借喻)(因為沒有比喻詞,所以是借喻。)
(2)月亮默默地從江心升起來了,圓圓的,亮晶晶的,好像一個玉盤。(明喻)(有比喻詞,把月亮比作銀盤。有本體和喻體。)
(3)春風是一位慈祥的母親,服飾着你的臉頰,使你感到舒暢,心曠神怡。(暗喻)(這句話的比喻詞是是,把春風比作了一位慈祥的母親。)
(二)比喻的注意事項
1.有“像”“好像”的句子不一定就是比喻句,有些是表示比較,有些是表示舉例或猜測的句子中,會出現“像”“好像”,但不一定是比喻句。判斷比喻的關鍵點在于是否把一個事物比作另外一個事物。
表示比較:爸爸從未像現在這樣高大!
表示舉例:老師喜歡像你這樣懂事的孩子。
表示猜測:我好像在哪兒見過你。
練習:
3.判斷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用“√”“×”标出。
(1)小明(本體)長得特别像(比喻詞)他的爸爸(喻體)。(×)(這不是比喻句,這隻是一個比較。)
(2)我好像(猜測)想起昨天發生過什麼事了。(×)(好像是一個猜測。所以不是比喻句。)
(3)這紅鮮鮮圓鼓鼓的荔枝,瓤(ráng)肉(本體)飽滿晶瑩,雪白如(比喻詞)糯米湯圓。(喻體)(√)(荔枝剝開外皮,果肉是白色的,糯米湯圓也是白色的,是比喻句。)
(4)他采下了一大串紫水晶(喻體)似的(比喻詞)葡萄(本體),一顆顆飽滿得甜汁都快流溢出來了。(√)(葡萄是紫的,紫水晶也是紫的,是比喻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