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姑
慈姑,别名華夏慈姑、茨菇、藉姑、槎牙、茨菰、白地栗,有少數地方叫燕尾草、剪刀草,澤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叢生,葉柄較粗壯,長50-80cm基部有許多根須,其根部附近生出纖細匍匐枝,秋後枝端膨大呈球莖,球莖直達3cm,葉片箭型,寬大。喜歡溫濕及充足陽光的環境,喜生于湖泊、池塘、沼澤、溝渠、水田等水域。在我國分布于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北方有少量栽培。
慈姑植株
慈姑的花
慈姑的食用價值
慈姑是中國特色蔬菜之一。原産中國南方,早在唐代以前就開始種植。慈姑食用的是它的球莖部分,慈姑肉微黃白色,質細膩甘甜酥軟味微苦。可炒可燴可煮。慈姑富含澱粉,蛋白質、脂肪、以及維生素B、C、膽堿、甜菜堿等,是藥食兩用的食物。《本草綱目》中記載:慈姑氣味苦、微寒、無毒。它可消解惡瘡丹毒,并能厚腸胃,止咳嗽。具有涼血止血、止咳通淋、散結解毒、和胃厚腸、防治腫瘤等功效。
慈姑球莖
現代研究表明,慈姑含有秋水仙堿等多種生物堿,有防癌抗癌腫、解毒消癰作用,常用來防治腫瘤。
慈姑的花果
慈姑是山慈姑嗎
慈姑不是山慈姑,但二者果實有些許相似。仔細看還是有很大區别的。
茨菇
山慈姑是一味中藥,别名金燈花、鹿蹄草、山茨菇、慈姑、毛慈姑、人頭七,為蘭科杜鵑蘭屬植物杜鵑蘭或獨蒜蘭屬植物獨蒜蘭。山慈姑有小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之功效。
山慈姑
山茨菇幹品
慈姑的食用方式
慈姑燒肉别具風味,清末代皇帝溥儀在回憶錄中說:“他最青睐的禦膳之一便是慈姑燒肉。
慈姑紅燒肉
材料:慈姑、五花肉、姜、蔥、八角、桂皮、香葉、料酒、老抽、鹽、植物油。
做法:将五花肉焯水,撈出切塊備用,慈姑去皮洗淨,切成大塊,大蔥切蔥段、姜切姜片。起鍋燒油,加蔥段、姜片、爆香,加八角、桂皮香葉、五花肉,翻炒一會,加入料酒、老抽翻炒片刻,上色後加适量水,煮沸後加入慈姑,繼續焖煮二十分鐘,加調料調味,最後加些許冰糖,溶化後收汁即可。
慈姑紅燒肉
幹鍋慈姑雞
材料:雞肉、茨菇、蒜、姜、幹辣椒、鹽、料酒、食用油、砂糖、海鮮醬油、老抽。
做法:慈姑去皮洗淨,切成大塊,雞肉洗淨切塊,将雞肉焯一遍水,起鍋燒油放入姜片、幹辣椒爆香,然後把雞塊倒入鍋裡爆炒,爆炒至沒水分,加一勺料酒繼續翻炒。加老抽和生抽,白糖拌炒均勻,倒入慈菇繼續拌勻,加入清水沒過食物,蓋蓋煮沸後轉小火焖煮半小時,加适量鹽、雞精收汁即可。
幹鍋慈姑雞
原創不易,歡迎探讨!
覺得文章有價值的,那就請您點點關注點點贊!
也可以把文章轉發給身邊的朋友,讓更多的人學習科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