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我國國家的傳統,在幾千年的曆史積澱中,這些從古時候就流傳下來的傳統早已經深入到我們民族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無論是飲食還是起居,抑或是日常的社交活動,中華民族在每一個細節上都能夠體現出泱泱千年華夏所積澱的深厚文化。
雖然在如今,随着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遷,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遠離鄉村文化。畢竟早在古代封建社會,華夏民族的文化體系最早還是發源于鄉村,農耕文明所帶來的諸多文化積澱,都在鄉村生活中的一絲一縷中不動聲色地體現。如今城市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青年人進入城市,越來越多的孩子出生在城市,逐漸遠離了鄉村的我們,對一些流傳已久的傳統或許會感到失真。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返回農村祭祖、或者舉辦婚喪嫁娶之類紅白喜事的經曆。當我們遠離了城市、回到鄉村,眼前所呈現的就是另一派或許不太熟悉的景象。就以喪事或者祭祖舉例,鄉村的墓葬與城市中的公墓是大不相同的,因為城市的空間有限,城市公墓通常不會讓每個墓主占據較大的空間,而在農村,墓葬的形式相對較為寬松,除了一些較大的墓碑之外,還有一些更大的合葬墓碑。
而有的時候,一個家族的人會合葬在一起,并且用上更大的墓碑。這些墓碑上通常會寫有許多名字與稱謂。關于農村墓碑上的特殊稱謂,如今在城市公墓裡出現的頻率肯定不如農村出現頻率高了,例如“先、故、顯、考、妣”,這幾個字眼雖然看起來單薄,但都含有十分難重要的份量;每一個字與每一個字之間的含義也都不盡相同,特别是一些字如果用錯,就會鬧笑話了。
先從“考、妣”說起。有一個成語叫“如喪考妣”,通常會被用在形容傷心的句子裡,其含義就是“傷心得像失去了父母”,而其中的“考妣”說的就是父母了。“考”是為父親,而“妣”則為母親,這兩個字眼經常被用在農村的墓碑上。
這關系到立碑人的身份,如果立碑人是墓主人的子女,則墓碑上通常會出現這兩個字。而“考”、“妣”兩字同時出現,則代表了這是父母一起合葬的墓葬。兩個字的左右順序也是父親在左母親在右邊,這與古代男尊女卑、以左為貴的思想相呼應。
再來說說“故”。墓碑上“故”的含義非常好理解,也就是“故”字的字面含義,即為“故去的”。所立碑的碑文上如若在人名前加上“故”字,則代表墓主人已經故去、不在世了。因為農村的墓葬多有家族碑文,一些還未故去的家族成員的名字也會被刻到碑文上,所以“故”字也是不能随便亂用的。
而至于“顯”和“先”也是十分容易讓人混淆的字眼,特别是這兩個字,如果用錯是真的會鬧笑話的。在農村的碑文上,通常會出現“先、故、顯、考、妣”五個字的“排列組合”,例如“先考”、“先妣”、“故先考”、“故顯考”等等。
首先,“先”一字大有“先人”的意味,所以有的時候會和“故”交替使用,一些立碑時比較考究的後人,通常都會把故字省去,隻用“先”字。但是“先”與“顯”字是比較容易搞混的,“顯”即“顯赫”的意思,一些墓主人的後人希望先人能夠在九泉之下也保持生前的威望,于是會在墓碑上刻上“顯”字。而有的時候也會為了表達對墓主人的敬仰、感懷,而在墓碑上刻有“顯”字以示感念。
“顯”字的使用還是相對較為講究的。例如,墓主人去世、立碑的時候,墓主人的父母、嶽父母、祖父母如果尚還在世,是不可以冠以“顯”字稱号的。所以如果見到有“顯”字的墓碑,那麼墓主人多半生前是位德高望重、子孫滿堂的先輩。
中國人是很注重家族觀念與祖先觀念的,這一點在傳統的道教學說中也有着十分清晰的體現。尊重祖先、繼承先祖流傳下的精神,是後代們所注重的傳統,所以在墓志銘與墓碑碑文這件事上,搞錯了是絕對會鬧笑話的。
關于中國古代世代流傳的這些傳統,你還知道多少呢?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點擊關注,帶你解讀更多趣味曆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