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起居,身不着涼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5個節氣,秋季第3個節氣,幹支曆申月的結束與酉月的起始。鬥指癸;太陽達黃經165度;于公曆9月7-9日交節。“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氣增長的重要節氣。由于天氣逐漸轉涼,白晝有陽光尚熱,但傍晚後氣溫便很快下降,晝夜溫差大。
時至白露,夏季風逐漸為冬季風所代替,冷空氣轉守為攻,加上太陽直射點南移,北半球日照時間變短,光照強度減弱,地面輻射散熱快,所以溫度下降速度也逐漸加快。白露基本結束了暑天的悶熱,天氣漸漸轉涼,寒生露凝。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
中國古人根據對大自然的觀察,将白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二候玄鳥歸,三候群鳥養羞。”意思是說這個節氣,鴻雁與燕子等候鳥南飛避寒,百鳥開始貯存幹果糧食以備過冬。這會兒農民也忙着收獲莊稼,正所謂“搶秋搶秋,不搶就丢”。白露期間的各地民俗,主要有祭祀大禹、釀五谷酒、喝白露茶等。
天文曆法
白露是幹支曆酉月的起始,廿四節氣與十二月建是幹支曆的基本内容。上古時代以北鬥七星的運轉計算月令,鬥柄所指之辰謂之“鬥建”(又稱月建)。如《淮南子·天文訓中》收錄:“帝張四維,運之以鬥,月徙一辰,複返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醜,一歲而匝,終而複始”。這裡的“鬥”指的就是北鬥七星的鬥柄。鬥柄順時針旋轉一圈為一周期,謂之一“歲”(攝提)。“十二月建”是依據“二十四節氣”而來的節氣月,“十二月建”的劃分是以節令為準,即以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分别作為寅(攝提格)月、卯(單阏)月、辰(執徐)月、巳(大荒落)月、午(敦牂)月、未(協洽)月、申(涒灘)月、酉(作噩)月、戌(閹茂)月、亥(大淵獻)月、子(困敦)月、醜(赤奮若)月之始。
白露是幹支曆申月的結束以及酉月的起始,時間點在公曆每年9月7日到9日,太陽到達黃經165度時。
氣象變化
白露是熱與涼分水嶺,“白露”代表暑熱的結束。進入白露節氣後,夏季風逐步被冬季風所代替,冷空氣南下逐漸頻繁,加上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時間變短,日照強度減弱,夜間常晴朗少雲,地面輻射散熱快,因此溫度下降也逐漸加速,有“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一說。
白露後,晝夜溫差漸漸拉大,白天中午氣溫雖較高,但早晨與夜間已有絲絲的涼意。從白露節氣開始,按氣候學劃分四季的标準,各地陸續開始進入到秋天。這時,中國各地晝夜溫差可達8℃—16℃,所以白露是一年中溫差較大的節氣。
物候變化
白露節氣,暑氣漸消,秋高氣爽,丹桂飄香,鴻雁和燕子等候鳥開始南飛避寒,各種鳥類開始貯存過冬的食物。
“鴻雁來,玄鳥歸。”白露之後,對氣候最為敏感的候鳥集體遷徙。鴻雁開始從北方飛到南方,而南方的玄鳥也飛歸北方,各類鳥兒都開始儲食禦冬。民諺有雲:“白露秋風夜,雁南飛一行”,“立秋知了催人眠,處暑葵花笑開顔,白露燕歸又來雁,秋分丹桂香滿園”。因此,像大雁這樣的候鳥被視為秋到的象征。
白露
涼風至 白霜降
關注我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