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山日報】
△中山N重奏×五桂山不荒樟
[點擊視頻↑↑↑]
立秋
春生秋熟
經曆過一輪高溫酷暑天氣,雖然到了立秋,事實上還未走出伏天,中國的大部分地區還是“小暑大暑不是暑,立秋處暑正當暑”。但不論炎熱程度如何,光影來到這個時候就是不同了,春生秋熟,秋的況味無論如何也是有了。
五桂山南端群山的邊沿有個桂南村,屬下的馬溪村是中山最大的一個客家自然村,據說住着五華客家人的後裔。村中一片過百年的香樟林有樟樹120棵,是村子的風水林,守候山鄉靜好歲月。
這兩年,稍加規劃設計,香樟林成了周邊頗有名氣的香樟公園。那裡有一幢極富現代感的鋼結構玻璃房子,木色框架使它與樹林融為一體。有一位設計師尤津,對這座房子一見鐘情,大膽地在這裡做了一間書屋型的咖啡館,名叫——不荒樟。
丨桂南村香樟園裡的不荒樟咖啡館,光影裡已有了幾分秋的況味
自從不荒樟今年“五一”開放,香樟園就熱鬧了,吸引了許多遊人。
關栩翀,中山N重奏弦樂團團長。她也被不荒樟所吸引,她想:最近天氣實在太熱,去香樟林拉琴,會不會涼快一點?會不會很酷?關栩翀這樣想着便已和她的弦樂重奏團來到了不荒樟。
同時,他們帶來了皮亞佐拉的《探戈的曆史》——他們今天要在這裡玩的曲子。
丨有夕陽照射的樟林園地,是舉辦戶外音樂會不錯的場地
關栩翀穿了一條吊帶紅裙,這是她特意準備的探戈的紅舞裙。其他四位成員是黑色的禮服。當他們在不荒樟咖啡館坐下,拿出各自的提琴并開始練習合奏,咖啡館和演奏者的格調實在吻合。而他們帶來的音樂《探戈的曆史》是通過四個樂章表現探戈音樂在四個時期的發展及特點,其中第二樂章“咖啡館1930”正是表現探戈音樂的咖啡館時期。
當準備就緒,大家來到咖啡館旁的園地,那是有10棵香樟樹圍合的坡地。第一小提琴關栩翀,低音大提琴楊穎妍,中提琴黃華向,第二小提琴魏鲡颍,大提琴陳恺庭,依次排開。在一棵粗大的香樟樹旁,低音大提琴富有故事性和感染力的幾聲沉雄的節拍首先響起,铿锵的小提琴繼而将序幕拉開,中提琴穩穩地和着節拍,第二小提琴在第一小提琴與中提琴間呼應和聲,大提琴幽幽叙述,娓娓道來。探戈音樂情緒飽滿,時而婉約,時而激昂,蘊含着複雜的矛盾與變化;弦樂重奏相互照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旋律行雲流水,柔情與力量并存,快樂與悲傷交纏,仿佛開出“人性之花”。
丨關栩翀沉浸在探戈音樂的情緒裡
團長關栩翀6歲開始拉小提琴,30年拉琴生涯,積聚了人生體驗的許多滋味。在她看來,這種種體會對于一個樂手而言非常寶貴,音樂表達情感,尤其弦樂這樣樂器,特别能表現各種細膩的情緒。演奏寫盡人性的探戈音樂便特别能打動人。關栩翀特意選擇探戈音樂在這“立秋”季表達豐富的情緒和意涵。
“我們拉琴有一個感受——人經曆過更多,拉琴拉得更沒那麼刺耳。人生每到一個境界可真是不同,音樂直接反映心境。”關栩翀說,“人不可能隻有快樂。情緒裡面除了衆人向往的愉悅、開心、激動,其實每天面對更多的是擔心、焦慮、驚懼、尴尬……人不可能偏在一邊。所以誠實面對自己最重要。‘你的音樂一定是真的!'”
探戈的音樂就是這種性情。正如眼前變化多端的天氣,初到香樟園,陰天,多雲,大家來到園子裡正要準備戶外演奏,天空便開始飄灑小雨,各人返回咖啡館避雨,雨停,重回園地,太陽漸漸露顔,夕照微紅打在提琴手的臉上、發上、弓上、琴上,甚是好看,顯出自然裡的詩意和優美。
※※※※
中山N重奏弦樂團成立于去年的寒假。關栩翀在她回國即将10年的時候,實現了她人生的一個重要心願。關栩翀的爺爺拉小提琴,姑媽拉小提琴,自然她便自幼拉小提琴。小學時候已經和同學組弦樂四重奏。中學在星海音樂學院附中卻不易組成四重奏團,甚至在新西蘭國立音樂學院求學期間也是,因為拉中提琴的人少之又少。但隻要參與合作性的演奏,關栩翀都十分着迷,她從中找到一種舞台演奏的價值感。對于她來說,成為一名重奏團的職業演奏家,是她至今的夢想。
丨攝于中山N重奏成立時
關栩翀從高中開始到新西蘭讀書,持續12年時間。大學期間除了學習小提琴,還學習指揮。10年前,她回到中山家鄉教小提琴,并在中山小愛樂青少年交響樂團擔任音樂總監,做音樂的基礎普及教育。在小城市資源相對匮乏,路走得不算容易,還得舍棄個人的理想追求,在寶貴的藝術生命裡付出大量的時間在繁雜的、不起眼的事情裡,焦慮、懷疑、失落的情緒時常會有。一路一路成熟的關栩翀,不斷嘗試,不斷挫敗,也不斷有收獲,這使她越來越懂這個世界,也使她更懂拉琴,人也更包容。“中山N重奏”此時出現,就是她靜待花開的結果,足足要差不多10年時間。如果在資源充沛的地方,組一個重奏樂團可能是随時的事。而在這裡,關栩翀要等她的學生長大。
目前,中山N重奏的成員主要由關栩翀的小愛樂樂團的老師和學生組成,基本都是自小在小愛樂學拉琴,長大後又回到小愛樂教琴。重奏團現時大約有八九位成員。N,可以代入不同的數字,關栩翀希望它能靈活變通,自由生長。
這次到不荒樟的是五重奏,第二小提琴魏鲡颍還是一名職高學生,讀幼師專業,既愛孩子,又愛拉小提琴,假期有空,她也會在小愛樂幫忙輔導孩子。中提琴黃向華很小就在小愛樂學拉小提琴,他非常熱愛拉琴,志向是繼續在這個專業深造。楊穎妍轉拉低音大提琴時間不是很長,而樂團已經很習慣這“大塊頭”樂器壓陣。大提琴陳恺庭,關栩翀一提到她就無比驕傲。陳恺庭也是小愛樂走出來的孩子,9歲學大提琴,随後考入星海音樂學院附中,再到中央音樂學院攻讀,畢業後先回來教琴,未來計劃繼續深造。中山的大提琴人才非常缺,小愛樂的大提琴老師之前都是從廣州請過來上課,陳恺庭回來當老師,關栩翀很是珍惜。
丨從上到下:中提琴、低音大提琴、大提琴,每個角色都那麼珍貴
弦樂重奏團在中山并不多,有一個“香山弦樂四重奏”,是關栩翀師姐組的,“弦樂重奏團在整個廣東也不多,更不說中山了。”關栩翀用10年沉澱,等來了一個,實屬不易。她希望中山N重奏一年舉辦三幾場主題音樂會,平時多用新媒體方式傳播,增加這座城市的古典音樂氛圍。同時計劃每年圍繞該年的音樂家紀念年份策劃曲目,傳播古典音樂。去年為了紀念皮亞佐拉誕辰100周年,關栩翀收集了不少皮亞佐拉的曲目,這次拉的弦樂重奏的譜就是當時找到的,皮亞佐拉的作品寫給純弦樂組合的極少。
組重奏團同時可以保持成員拉琴的活力,對水平提高也更快。還有一方面是給學生伴奏,學生随時有小型樂團伴奏是很難得的。“我要我的學生是最幸福的。”
關栩翀還有一個願望——組一個交響樂團。有沒有可能實現,她不知道,她覺得一座城市起碼有一個交響樂團,成為城市的一張名片。
“生活不必慌慌張張”
丨立秋丨
【四季是歌知冷暖】
丨閱讀更多内容,請下載中山Plus丨
本文來自【中山日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