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地大師講康複醫學(高教版)》1.0
第六章 骨骼肌肉系統常見病損的康複
第六節 脊柱側凸的康複
一、課程大綱
(1)掌握:
脊柱側凸的概念;
Cobb角的概念;
脊柱側凸篩查的陽性體征;
脊柱側凸的非手術治療方法種類。
(2)熟悉:
脊柱側凸對人體的影響;
脊柱側凸X線片的測量内容;
脊柱側凸伴旋轉的分度;
Risser指數的概念;
根據Cobb角範圍,對不同程度脊柱側凸的康複治療指導原則;
矯形器的穿戴要求;
脊柱側凸牽引療法的種類。
(3)了解:
醫療體操對脊柱側凸的作用;
脊柱側凸醫療體操的方法;
脊柱側凸的手法矯正;
脊柱側凸的手術治療指征與目标。
二、概述
1. 脊柱側凸(scoliosis)
脊柱向側向彎曲。
應用Cobb法測量站立正位X線片的脊柱側方彎曲大于10°。
2. 流行病學
特發性脊柱側凸(idiopathic scoliosis):80%。
青少年脊柱側凸,女性多見。
早期功能性側凸,晚期結構性側凸。
3. 臨床表現(不良影響)
脊柱側凸可造成身體外觀異常、脊柱運動功能障礙或因骨盆傾斜而跛行。
可因胸廓畸而造成心、肺功能障礙。
可使脊神經對内髒的調節功能紊亂。
嚴重脊柱側凸可壓迫脊髓及神經。
可使個體活動受限、工作能力和生存質量下降,還可能有嚴重的心理障礙。
應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三、康複評定
1. 早期篩查重要性
8歲開始就要進行定期篩查。
每3個月觀察一次。
2. 觀察
①兩肩不平;
②兩側肩胛骨不等高;
③背部不對稱;
④髋上提;
⑤前彎時兩側背部不對稱。
3. 臨床診斷
3.1 病史和體格檢查
3.2 影像學檢查
(1)脊柱側凸角度的測量:Cobb法
Cobb角:上終椎上緣延長線的垂線與下終椎下緣延長線的垂線相交所形成角。
(2)脊柱側凸伴旋轉的測量
兩側椎弓根。
(3)脊柱柔軟度
側向屈曲位片
牽引下正側位片
(4)脊柱發育成熟度:Risser征
0度:髂嵴骨骺未出現
1度:外側25%
2度:50%以内
3度:75%以内
4度:75%以上
5度:全部融合
四、康複治療
1. 治療目的
矯治畸形;
獲得平衡;
維持穩定。
2. 早期發現、早期矯治
是獲得良好療效,避免手術的關鍵。
3. SOSORT對不同程度脊柱側凸的康複治療指導
4. 運動治療
4.1 作用
減少或維持脊柱畸形,糾正異常姿勢;
增加柔韌性(牽伸脊柱凹側和攣縮的軟組織),矯正肌力不平衡;
增強核心肌群力量、軀幹穩定性及平衡功能。;
糾正異常步态;
改善呼吸運動。
4.2方法
(1)姿勢訓練
骨盆傾斜訓練
姿勢對稱性訓練
(2)矯正側凸:加強鍛煉凸側肌肉。
胸段側凸
腰段側凸
(3)改善呼吸運動
胸腹式呼吸
5. 矯形支具治療
(1)脊柱矯形器的作用
(2)脊柱矯形器的生物力學原理
利用生物力學三點或四點矯正規律來矯正側凸。
(3)适應證
Cobb角為20~45°,且骨骺未發育成熟。
術前防止畸形發展。
(4)穿戴要求及複查
6. 牽引療法
(1)有創
(2)無創
普通腰牽或頸牽
三維矯形治療
7. 手法矯正
利用脊椎的棘突和橫突作為杠杆來進行脊椎矯正。
8. 圍手術期康複
對于發育成熟的患者,如果随訪發現側凸有明顯進展,或Cobb’s>45°才考慮手術治療。
手術目标
康複目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