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時代,沒有凳子椅子之類坐具,人們習慣于席地而坐,即鋪席于地,跪坐其上,臀部壓在腳跟上。這樣的“坐”和“跪”很相近,隻是腰肢不伸直罷了。席地而坐的人,在起身之前必先跪,古代稱為“長跪”或“跽”,都是挺直上身而跪,表示莊重和恭敬。到魏晉南北朝之後,高足坐具傳入中原,于是席地而坐漸為垂足坐(坐在椅凳上,雙腳着地)所取代。
“席”是編織成的鋪墊用具,鋪在室内供人坐卧其上。人們登堂入室必先脫鞋,然後席地而坐。席長短不一,長的可坐數人,短的僅坐一人。一般席鋪兩層,鋪在下面用竹篾編織的席叫“筵”,覆在上面用草本植物編織的席叫“席”。“筵”比“席”略長,二者統稱“筵席”。古人飲食宴會都在席上,所以引申出“酒筵”“酒席”等詞。到了近代,“筵席”泛指酒席。
古人坐席十分講究,有“虛坐盡後,食坐盡前”的規矩——出席宴會發言時應盡量靠後坐一點兒,以避免唾液橫飛;就餐時應盡量靠前坐一點兒,以防止湯汁玷污坐席——既表現對主人的尊重和恭敬,也體現自身的教養。
古人席地而坐,故稱坐次、席位為“席”。由此産生了一系列的筵席詞語,例如舉行宴會或儀式時各就各位,叫“入席”;主人和客人的座位,稱為“主席”“客席”;空着座位等候,叫“虛席”;陪同參加宴會,叫“陪席”;退出宴會,叫“退席”;站起身來暫時離開坐席,叫“避席”;對人表示尊敬,直起身子緻意,但兩膝仍着地,叫“膝席”;席間議論過人,使他人相形見绌,叫“奪席”;在交談中移坐向前,湊到别人跟前,叫“前席”;席間不辭而去,叫“逃席”;朋友絕交,叫“割席”等。
現在,雖然人們普遍使用椅凳沙發一類坐具,但仍習用“席”來代表座位。
◎本文原載于《今晚報》,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