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從零開始拔罐

從零開始拔罐

健康 更新时间:2024-10-05 02:06:54

從零開始拔罐(治未病之拔罐篇)1

文/牛紅月 李潇潇;編輯/白玮婧

從零開始拔罐(治未病之拔罐篇)2

拔罐法,或稱吸筒療法,古稱角法,在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中已有記載,曆代中醫文獻中亦多論述。拔罐法是以罐為工具,利用燃火、抽氣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氣,造成負壓,使之吸附于腧穴或應拔部位的體表,使局部皮膚充血、瘀血,這種療法可以逐寒祛濕、疏通經絡、祛除瘀滞、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具有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接觸疲勞、增強體質的功能,從而達到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因此,很多健康人拔罐是可以達到養生效果的。

為了方便自己在家操作,選穴應選用肌肉豐厚,便于操作的穴位。現介紹 幾個常用保健穴。

一,常用穴位及部位

1、足三裡

足三裡是人體保健穴位之一,古人稱之為 “長壽穴”。足三裡對大腦皮層功能有調節作用,對心血管功能、胃腸蠕動功能和内分明功能以及免疫系統均有良好的促進作用。中醫經絡學認為,足三裡所在的足陽明胃經是多氣多血之脈,循行從頭到足,縱貫全身,主要分布于頭面、胸腹及下肢外側的前緣。所以足三裡不僅可以調節消化系統的功能,還可以治療胃經循行所經過部位的病變,以及多種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壓、心髒病、胃腸病、糖尿病等。經常在足三裡穴拔罐,就可起到保健作用。

2、神阙

神阙即是人體肚臍,它是人體保健及治療的重要穴位之一。它是人體神氣出入之門戶,歸屬于任脈,為經氣之海,五髒六腑之本。經常在神阙穴拔罐可起到健脾強腎,和胃理氣,行氣利水,散結通滞,活血調經的作用。

3、大椎

大椎屬督脈,為手足三陽經與督脈的交會處,位于人體背部極上,故為陽中之陽穴,具有統領一身陽氣,聯絡一身陰氣的作用。常拔此穴具有調節陰陽,疏通經絡,行氣活血,清熱解毒,預防感冒,增強身體免疫力的功能。

4、華佗夾脊穴及背部膀胱經第一側線、第二側線

人體五髒六腑之背俞穴均分布在足太陽膀胱經第一側線上,在此條線上拔罐,可暢通五髒六腑之經氣,調理五髒六腑生理功能,促進全身氣血運行,是保健拔罐療法的常用穴位。醫學發現在背俞穴上拔罐,可通過對脊神經根的治療,反射性地刺激中樞神經,調節神經系統的功能活動,從而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

二,罐的種類及操作

1、罐的種類

從零開始拔罐(治未病之拔罐篇)3

從零開始拔罐(治未病之拔罐篇)4

罐的種類多種多樣,例如:竹罐、陶罐、玻璃罐、抽氣罐。目前臨床最常用的是玻璃罐,優點是質地透明,使用時可以觀察所拔部位皮膚充血、瘀血程度,便于随時掌握情況,缺點是容易摔碎、損壞。在家庭中推薦使用抽氣罐,罐内負壓可根據病人的體質情況随意調整,易于觀察罐内皮膚變化,便于掌握拔罐時間,較之傳統意義上的火罐,療效一緻,但使用更安全,無燙傷之優,操作簡便,不易破碎。

2、拔罐的方法

從零開始拔罐(治未病之拔罐篇)5

①留罐法又稱坐罐法,即将罐吸附在體表後,使罐子吸拔留置于施術部位10-15分鐘,然後将罐起下。一般疾病均可應用。

②走罐法亦稱推罐法,即拔罐時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膚或罐口上,塗一層凡士林等潤滑劑,再将罐拔住。然後,醫者用右手握住罐子,向上、下或左、右需要拔的部位,往返推動,至所拔部位的皮膚紅潤、充血,甚或瘀血時,将罐起下。此法适宜于面積較大、肌肉豐厚部位。

③閃罐法 即将罐拔住後,立即起下,如此反複多次地拔住起下,起下拔住,直至皮膚潮紅、充血,甚或瘀血為度。多用于局部皮膚麻木、疼痛或功能減退等疾病,尤其适用于不宜留罐的患者。

④刺血拔罐法又稱刺絡拔罐法,即在應拔部位的皮膚消毒後,用三棱針點刺出血或用皮膚針叩打後,再将火罐吸拔于點刺的部位,使之出血,以加強刺血治療的作用。一般刺血後拔罐留置10-15分鐘,多用于治療丹毒、扭傷、乳癰等。

⑤留針拔罐法 簡稱針罐,即在針刺留針時,将罐拔在以針為中心的部位上,約5-10分鐘,待皮膚紅潤、充血或瘀血時,将罐起下,然後将針起出。體位應選擇适宜的體位,例如足三裡、神阙采取仰卧位,大椎、背俞穴采取俯卧位。拔罐的同時應該注意保暖,不要移動體位以防罐脫落,拔罐時間不宜太長,以免局部皮膚起泡。拔罐後局部毛孔張開,局部皮膚有所變化,容易感受風寒,因此拔罐後24小時内不宜洗澡。

覺得不錯,請在下方點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