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九今天在後台收到一個私信:和男朋友讨論裝修房子,我說安裝蹲便器,他說一定要安裝坐便器。我覺得蹲便器比坐便器幹淨,他不信。
而且他每次上廁所總會蓋上馬桶蓋,之後又不打開,我讓他别蓋馬桶蓋,沒有必要,他又不信。現在我們的意見相左,到底誰正确呢?
一、沖馬桶要不要蓋蓋子?
早在1966 年,《柳葉刀》就有相關研究指出馬桶沖水的過程,會生成有細菌的氣溶膠,氣溶膠會在空氣中長時間停留,且容易被吸入人體,造成危害。研究人員最後建議,沖廁所最好關上馬桶蓋。
蓋上蓋,就能“屏蔽”氣溶膠?
美國佛羅裡達大西洋大學發表在《流體物理學》的研究中,研究者通過對有蓋馬桶、無蓋馬桶、小便器進行測試,結果發現,氣溶膠會通過蓋子和坐圈中的微小縫隙溢出,并在離地面1.5米的高度,停留的時長至少 20 秒。
事實上,目前馬桶主要分為直沖式和虹吸式,蹲廁一般是直沖形式,所以濺起的水花細菌會更多,而虹吸式馬桶能夠減少飛濺數量,也不能完全杜絕。
密閉的馬桶确實可以減少更多的氣溶膠污染,因此沖廁所時關閉馬桶蓋是有必要的。
二、上廁所是坐着好,還是蹲着好?
很多人去公共衛生間,都情願選擇蹲坑,總覺得會比座圈幹淨。真相到底如何?《逗比實驗室》進行了一項測試。
測試者使用熒光素鈉,通過紫外線照射,可以通過顔色變化清楚地看到沖水時氣旋的高度。
測試者分别在馬桶和蹲坑上方安置一塊玻璃闆,測量距離,看看氣旋高度有多強烈。
提升玻璃闆高度到40公分:蹲坑有水滴濺上來,坐便器上方的玻璃闆則比較幹淨;
提升玻璃闆高度到60公分:蹲坑依然有水滴濺上來,坐便器則基本沒有水花。
通過對比,可以發現蹲坑濺起的細菌确實比馬桶更多。從這個角度,坐便器比蹲坑更幹淨。
但綜合考慮,選擇坐便好還是蹲便好?其實各有利弊。
蹲坑:舒适度較低,但對腹壓作用明顯,更利于排便;蹲廁不用直接接觸馬桶,避免與細菌直接接觸;但由于角度太低,不适合老年人和腿腳不便人群。
馬桶:舒适度高,但對腹壓作用小,排便可能沒有蹲位順暢,無形中加長如廁時間;高度相對合适,适合老年人、腿腳不便的人群。
三、上廁所,這3件事别幹
其實除了沖廁所能産生細菌外。在上廁所時,這些行為也有隐患。
1、玩手機
首先如果把手機帶進衛生間,手機上容易感染細菌,帶來健康隐患。
其次,在廁所玩手機,時間會不自覺地延長,蹲廁時間太久,腿部肌肉長時間不動,收縮就會變慢,導緻腿部腫脹、發麻。此外,上廁所久了,腹壓會升高,使肛墊彈性變弱,容易形成痔瘡。
2、用力過猛
現代人由于飲食不規律,久坐不動,容易發生便秘。
經常用力排便對腹部加壓,增加痔瘡的發生風險。而對于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來說,排便時過于用力,血壓升高,容易誘發心絞痛、腦溢血等疾病。
3、從後往前擦
上完廁所後,你是怎麼擦拭的?其實無論大便、小便,最好的擦拭方向應該是從前向後,因為人體生殖器對疾病的防禦能力是肛門>陰道>尿道,若是從前往後,可能造成尿道感染,發生炎症。
四、公共區域的馬桶,會傳染疾病嗎?2013年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一項研究發現,公共廁所産生的液體微粒數量是家用馬桶的3倍,沖一次廁所,液體微粒數量達到14.5萬個。
在進行蹲廁和坐廁沖水高度實驗後,《逗比實驗室》對公廁蹲坑沖水時濺起的水花進行了細菌采樣培養,其中發現了不少緻病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腸埃希菌,黑曲黴,煙曲黴,白色念珠菌等,這些細菌對人體健康而言,都是“隐患”。
所以在外如果要上廁所,最好是選擇有蓋的虹吸式馬桶,蓋上蓋子再按沖水按鈕。可以有效減少空氣中飛濺的病菌,以及接觸到廁所濺起的水珠。
不過大家也不用過度恐慌,日常生活中由馬桶氣旋帶來的潛在危害可能沒有那麼大,而且有細菌不等于一定會生病。
當然,有人擔心會傳染上疾病。要知道,感染是有一定條件,單純的皮膚接觸并不會輕易導緻機體感染,馬桶傳播艾滋病、梅毒的可能極小極小。
建議注意手部清潔,因為很多緻病菌反而容易以手為媒介進行傳播,污染我們的口腔、眼睛、鼻子、食物等。
因此,上完洗手間,一定要按照步驟把手洗幹淨,尤其是手背、指甲、指縫處,降低傳播的風險。#健康真知計劃#
參考資料:
[1] 《蓋上蓋子沖馬桶,細菌也能竄到人嘴邊》.科研圈.2021-05-06
[2] 《【實測】沖馬桶時到底要不要蓋蓋子?》.好奇橙柿. 2020-02-02
[3] 《使用公共馬桶會感染性病皮膚病?概率很低,不如好好洗手》.全民較真-騰訊新聞 .2017-07-04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