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天,高三學生終于聽到了
老師那聲久違的『同學們好!』
一切似乎如常一切卻又不一樣
排隊測溫、消殺洗手、錯峰就餐……
而他們對這些變化也頗多感慨
感恩、緊張、時不我待、沖刺……
這些特别的記『疫』将助力他們人生不斷向『好』
也希望為夢想拼搏的他們一切安『好』
在經曆因疫情影響而造成的“最長的寒假”後,昨日,陝西省24.16萬名高三年級學生正式開學複課,備戰高考。西安市167所中學的5.12萬名高三學生也正式回歸校園。與其他年級學生和家長“家裡呆煩了,想找同學”、“神獸折騰夠了,趕緊返校”的心理不同,對于這些即将面臨人生中重大考驗的畢業班學生和家長來說,早一天開學,心頭的焦慮和壓力也能早一天得到緩解。
此外,作為高三學生,平時的心思大都用在高考備戰上,在這次突然爆發的疫情前,國家的強大、社會的團結、疫情的兇猛、生命的意義,都成為學生們心中思考的主題,過去的這個“超級寒假”,顯然也是一次特殊的成人禮,成為一代學生成長中的共同記憶。
那麼,面對久違的校園生活和特殊的新學期,學生們第一天表現如何适應嗎?學校都做了怎樣的準備?一天下來,老師、學生、家長們又有什麼樣的感觸?
>>到校早
西安高新一中
要求7點到校
第一個學生6點20分就來了
3月30日早上6時20分左右,西安高新第一中學已經迎來了一名的入校的高三學生,到早上7點入校全部結束。
住校生離開宿舍前宿管人員測溫
早上6點多,135名高三年級住校生陸續離開宿舍,離開宿舍前,宿管老師給出門的學生測量體溫。按照要求,學校施行住校生封閉管理,學生不能離校,住校期間每天早中晚三次檢測體溫,并在宿管老師處登記。
6點半左右,學生食堂迎來吃早飯的住校生。食堂已在每個餐桌上标注了餐位,就座的學生需要按照位置坐好,朝向統一,快速就餐。西安高新一中食堂管理員柴建文說,他們已經提前準備好了充足的物資,“今天午餐不再像以往學生自選,我們提前搭配好了食物,學生刷卡領餐到就座用餐用時不會超過一分鐘。”柴建文說,餐廳分兩層,高三11個班分層就餐,且還劃分了兩個時間段錯峰就餐,吃飯時也需要按就餐位錯位就座。
華商報記者查看菜譜看到,午餐米飯套餐飯有10種,第一種為魚香肉絲、五香鹵雞腿、醬香茄條,還包括粗糧一份、時令水果及紫菜蛋花湯,其他種類也是菜品兩葷一素,外加一份主食、水果和湯。
校門前交警城管家長一起維持秩序
一大早,高新一中門前的工作人員已經準備好,有交警、城管隊員還有幫助維持秩序穿着黃色馬甲的家長。早上6時20分,一名高三女生第一個入校,她成了508名高三學生中到校的第一人。此後入校學生不斷增多,學生排隊并保持1米距離經過測溫門熱成像測溫後進入校園。
據了解,學校啟動了高一教室作為備用教室,開學第一課是西安高新一中高三生物備課組老師在集體備課時分享的一個網上視頻,這個視頻是從生物學的專業角度介紹傳染病的防治途徑和新冠肺炎的緻病機理,以及預防措施。
下午放學前,高二年級學生還策劃了一個給學長送賀卡的活動,這些賀卡通過教室多媒體系統播放,每名高三學生都收到一名對應高二同學送上的專屬賀卡,“如果這段時間有所耽誤,請耐心複習,如果未來仍有迷茫,請踏實前進”,“終點近在咫尺,滿懷希望就會所向披靡,高考加油”……
高新一中校長王淑芳介紹,“我們要求學生7點到校,估計7點半結束,沒想到7點04分學生已全部入校。”王淑芳說,2月10日起,學校就要求外出學生盡快返回西安,盡早居家隔離,高新管委會組織為高三師生進行了核酸檢測,今天沒有一名學生因為疫情不能到校。 華商報記者 李婧
>>秩序好
西安市八十九中
掃碼測溫迅速進教室
午飯有燒牛肉
3月30日,西安市第八十九中高三年級複課首日,所有學生統一在學校吃午飯,男生領黑色飯盒,女生領白色飯盒,中午有燒牛肉。
12個班被分為21個班,按兩組錯峰到校
清晨7點10分,錯峰到校的第一批學生陸續進校。該校高三年級共有500多名學生,原有12個班,因疫情防控要求,12個班被分為21個班,按兩組錯峰到校、上課、就餐、放學。第一組的11個班早上7點10分至7點40分到校。其餘的10個班7點50分至8點20分到校。
學校南北兩個門均打開,每個門設3個入校通道。每個通道均用黃色線劃分成一米長的格子,學生站在格子内排隊,确保間隔。每個通道盡頭設人臉識别測溫儀。進校前,須掃“一碼通”、測溫并記住自己的溫度方可進校。老師們也手持測溫槍随時複查。因之前已充分告知學生進校流程,雖是複課首日,但秩序井然,無擁擠。校門到教室的路用紅、綠、藍三色标識出路線,學生該按什麼顔色的路線行走,在複課前已告知,同學們都迅速進入教室。
開學第一課:學防疫,懂感恩,全力沖刺
進教室後,每個學生的名字已貼在課桌上,單人單桌,按名入座。教學樓原本一側四個班的四間教室現在隻容納原一個班的學生,每間教室不到30人。四間教室兩個作為上課用,窗戶都已打開确保通風。另外兩個教室暫時空着,作為中午吃飯的餐廳。體育課不停,但保證操場同時段内隻有一個班上課。開學前,校園已請專業消殺公司全面消殺,今後每日分三次對公共區域、教室、餐廳等處消毒。
複課首日,該校通過校園網絡直播了開學典禮,學生們在教室看升國旗,唱國歌。開學第一課,就從如何科學預防新冠肺炎開始。之後,老師以抗疫期間的感人瞬間和故事告訴學生懂得感恩,感恩在危險時刻那些“逆行的群體”,感恩生命,感恩時代。
午飯都在學校吃,三個菜有燒牛肉
因疫情防控需要,平日絕大多數走讀的學生這段時間的午餐須在學校吃,早晚兩餐自理;少部分住校學生的三餐都在校内吃。為此,八十九中對教工食堂進行了重新設計,暫停了老師們的早餐,全力保障學生。在用餐時間前10分鐘,每個班的飯會裝在專用箱子裡送到教室改造的臨時餐廳。餐廳也是單人單桌,學生姓名也貼在每個桌子上。
男生和女生的飯盒顔色不同,男生黑色,女生白色,黑色飯盒的量更大些,每個班還會多備五份飯。學校也考慮到了少數民族學生的特殊需求。周一到周五,每天三個菜幾乎不重樣,主食米飯,還有牛奶。昨天是周一,三個菜是燒牛肉塊、西紅柿炒雞蛋和雙菇青菜。 華商報記者 馮強
>>保安全
唐南中學
就餐時對号入座單人單桌
開學後,校園消殺和食堂就餐是家長非常關心的問題,30日,唐南中學副校長闫廣濤介紹了相關情況。
“平日我校食堂能容納1300名學生同時就餐。高三6個班開學後共有330人返校,統一由校食堂配餐。實行每三個班一撥錯峰就餐制。”闫校長說。中午12:00開始,第一撥3個班學生先就餐。每個班排單列縱隊、在前後兩名老師的帶領下按規劃路線進入餐廳用餐。在餐廳,學生按照班主任提前排好的順序号對應桌面上的号碼對号入座,每天用餐座位保持不變,實行單人單桌,同向而坐,桌與桌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離。“為提高效率,第一批學生就餐時會在桌面鋪上台布,就餐結束,工作人員将剩餘餐盒和台布收拾幹淨後,第2撥學生按照既定路線進入食堂就餐。每餐餐後還有專門的保潔員擦拭桌椅,并噴灑消毒。晚上還要進行1小時的紫外線消毒。”第一撥學生就餐結束後,将由老師帶往操場固定區域進行自由活動。“直到第二撥學生全部開始就餐後,第一撥學生再由老師帶回教室,最大限度避免班與班間的交叉。”闫校長說。
此外,據介紹,目前唐南中學高三學生午餐全部由食堂提供。“在食譜方面,我們從學生喜好和營養健康兩方面入手,保證兩葷一素、一湯、一奶、一水果。”一名工作人員說,“下午4:00多還要結合當天的午餐,給學生提供加餐。” 華商報記者 付啟夢
>>有感觸
西安鐵一中學
“逆境砥砺着我們的成長
也考驗着我們的意志”
3月30日早上7時開始到8時30分,西安市鐵一中學高三學子有序錯峰入校。學生入校時,按照工作人員指引,以1米以上間距有序排隊,進行噴灑消毒,之後出示“西安市一碼通”進行查驗。查驗合格後進入測溫通道,體溫正常即可進入教學區。
為保證學生健康安全,學校将原有班級學生分為兩個教學班,同學們進入教室後,學校為同學們播放了錄制的“校長開學第一講”,希望同學們珍惜在全社會共同努力下争取來的複課機會,鼓勵同學們積極備考,以飽滿的狀态和紮實的學識,迎接即将到來的挑戰。
為了減少學生流動和聚集,午餐采取分餐配送,每個班由學生志願者将午餐分發到同學手中。當天的午餐有雞腿、魚香肉絲、蒜蓉西藍花、鹹菜幹和玉米,主食是米飯。就餐地點從食堂改為教室,高三學生劉凱迪說:“宅家兩個月,終于吃到學校的飯菜,感覺真香。”劉凱迪還說,開學第一課上校長說到“凡所經曆皆為成長”,聽後很有感觸,“天将降大任”的逆境砥砺着我們的成長,也考驗着我們的意志。我們一定會堅定信念,逆行而上,超越自我。” 華商報記者 李婧
>>返校感受
26中高三班主任李老師——
老師:從擔心變成了放心
26中高三班主任、數學老師李劍對華商報記者說:“開學第一天後,我從擔心變成了放心,感覺還有點欣慰。”
李老師所任教的2個班級是該校高三年級中平均成績較好的兩個班,學生的自覺性較強。“經曆了一個漫長的寒假,開學前我還一直擔心,怕孩子們因很長時間沒有見面,一見面激動互相打鬧、聊天不停等。但讓我驚喜的是,這些都沒有發生,在我進入教室時已經有不少學生在教室自主地看書自習。課間休息時,學生都安靜地在教室學習,甚至連拉凳子都自覺地動作很輕。孩子們立即無縫切換到高考前的緊張狀态,作為班主任的我擔心一下子少了許多。”
另一個讓李老師更欣慰的是上課之後,“在29日的網課中,我安排今天的課上要講一套卷子。課堂上同學們精神飽滿、狀态很好,提問有質量,能看出課下下了功夫學習,這真得讓我挺開心的。”李老師說,“這次疫情對于所有高三師生來說都是人生中的‘第一次’。作為高三任課老師,說實話我很急,上課後也沒和學生們寒暄直接切入正題上課,争分奪秒。但看到學生們的狀态,我真的很欣慰!希望我們一起努力,沖刺高考的最後幾十天!” 華商報記者 付啟夢
高新一中高三學生——
學生:隻是換個地方學習
第一天在校園上課,學生們适應得怎麼樣?
高新一中的小羅同學告訴華商報記者,今天返回校園覺得挺适應,畢竟高三了,網課學習和校園學習都是一樣的,緊張程度也一樣。“感覺隻是換了個地方學習,沒覺得有什麼變化。”小羅家離學校步行10分鐘左右就到,早上6點40分,她就進了學校,“今天的午餐在餐廳吃的,以前是自助餐,今天是好幾種配好的套餐,以前一個圓桌坐10人,今天必須按照就餐位入座。”小羅說,中午休息的時候,她在另外一個備用教室趴了一會。“課間跑操我跑得有點喘,中午吃完飯回教室時老師還讓我去外面轉兩圈再回教室,多鍛煉。”小羅說,老師們都很認真,不僅關注大家的學業,還關注同學們心理和身體狀态,不斷幫同學适應校園生活,“英語老師為了讓大家放松還給每個人發了小零食。下午班會上播放了一個PPT,内容是高二的學弟學妹發來賀卡,都是在給同學們加油打氣,我們覺得很感動,開學複課了能再次走進校園,一定是很多人在默默支持着自己。”
而就讀于西安市三中的小李同學下課回到家後,決定先睡一小會,再開始學習。李先生說,兒子告訴他,孩子們一個班用了三個教室,上課用一個教室,中午吃飯和休息時,全班學生分到另外兩個教室,之前上課的教室進行通風。因為不是在校園系統學習,李先生發現小李的成績有些退步,“以前考試他能在年級120名到130名,網課期間的幾次考試他的成績有時150名,有時180名。雖然還是同一個檔次,但開學複課後必須得加緊趕上。” 華商報記者 李婧 攝影 鄧小衛 強軍 劉渭林 張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