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血脂正常嗎?
大量研究資料表明,血脂異常是誘發冠心病、心肌梗死、心髒性猝死和缺血性腦卒中的危險因素之一。有研究顯示,人群血膽固醇水平每升高1%,冠心病發病率就增加2%~3%。那麼,哪些情況屬于血脂異常?膽固醇對健康的影響究竟有多大?本期,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心内科主任醫師陸志剛作客名醫面對面,同大家聊聊血脂和膽固醇。
陸志剛,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心内科主任醫師,心血管内科教研組組長。現任衛生部冠脈介入培訓導師;美國冠脈造影及介入學會專家會員(FSCAI);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心血管專病委員會委員、介入學組副組長;中華醫學會上海心血管專病委員會動脈粥樣硬化學組心髒介入學組組員,上海市心髒介入質檢中心稽查組成員。擅長各種心血管疾病的診治,特别是急性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頑固性心衰、頑固性高血壓、急性肺栓塞等心血管急重症病人的診治。擅長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性診斷和治療,尤其是冠脈造影檢查、冠脈介入治療、腎動脈狹窄的介入治療、肥厚梗阻塞心肌病以及先天性心髒病的介入治療等。
1
關于血脂,你了解多少?
什麼是血脂?
血脂是指人體血漿内的脂肪類化合物,包括甘油三酯(又叫中性脂肪)、膽固醇(含膽固醇酯和遊離膽固醇)、磷脂和遊離脂肪酸。
血脂異常≠高血脂
很多人認為血脂異常就是高血脂,其實不然。由于脂肪多半不溶于水,所以在血液中,它們會與蛋白結合,生成脂蛋白。血漿中某一類或某幾類脂蛋白水平升高或降低都屬于血脂異常,它是一個定義更為學術、範圍更為寬泛的概念。
除少數由于全身性疾病所緻的繼發性血脂異常外,絕大多數血脂異常是因遺傳基因缺陷或與環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原發性血脂異常。
2
血脂好不好,認準這四個指标↓
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檢驗血脂水平的四項重要指标。
高血脂症
我們常說的”高血脂症“指的是血漿中膽固醇和/或甘油三酯水平過高。
總膽固醇濃度>5.17mmol/L(200mg/dl),
定為“高膽固醇血症”;
甘油三酯濃度>2.3mmol/L(200mg/dl),
定為“高甘油三酯血症”;
總膽固醇、甘油三酯濃度同時升高,
定為“混合性高血脂症”。
好膽固醇 VS 壞膽固醇
血漿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也是血脂代謝異常的表現。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意味着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增高。因此也被稱作“壞膽固醇”。相反,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對人體有益,它逆行運輸血液中的膽固醇,将膽固醇帶回肝髒進行代謝。流行病學及臨床研究證明,它與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發生機率呈負相關,因此也被稱作“好膽固醇”。
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130mg/dl時,建議以濃度<100mg/dl為目标開始藥物治療。尤其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應盡早采取措施,目标值設定也應更嚴格。當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40mg/dl時,冠心病發病率大大提高。
3
“好膽固醇”越高,血管越健康?
血管健康與否不能隻關注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總膽固醇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才對健康有利。
這個比值越低,
心腦血管越健康
總膽固醇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比值:
男性最好小于4.5,即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在1.2mmol/L(45mg/dl)以上;
女性最好小于3.5;即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在1.4mmol/L(55mg/dl)以上。
也就是說,總膽固醇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比值越低,心腦血管系統就越健康。
隻提升“好膽固醇”的方法
①控制體重;
②調整飲食,例如吃含單不飽和脂肪酸較多的橄榄油、堅果等食品,既不影響總膽固醇又能提升高密度脂蛋白;
③服用藥物,例如他汀類降脂藥、B族維生素煙酸等。
4
高血脂并非胖人的專利
不少網友留言,說自己并不胖,而且平時也堅持鍛煉,為何血脂還是居高不下。事實上,血脂水平與體形并無必然聯系。
如前文提到的,血脂異常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原發性血脂異常系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導緻,多無明确的病因;繼發性血脂異常則繼發于糖尿病、高血壓、腎病綜合征、甲狀腺功能低下等疾病。由此可見,瘦人并不可高枕無憂。
高血脂還有哪些誘因
可控因素:超重或肥胖;糖尿病、甲減、庫欣綜合征、腎病、多囊卵巢綜合症等;飲酒過量;吸煙;常吃含高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食物;體力運動不足;藥物副作用(避孕藥、雌激素、糖皮質激素、抗焦慮藥、利尿劑、β受體阻滞劑)。
不可控因素:遺傳因素;年齡;性别。
其中,飲食習慣和遺傳因素對血脂水平影響較大。
5
血脂正常了能不能停降脂藥?
降脂治療中,切勿随意停藥
血脂在正常範圍并不表示不需要降脂,也不代表治療達标。還是要依據病情進行具體分析,降脂治療最主要的目的是防治心腦血管疾病。
世界衛生組織(WHO)近期發布的《心血管疾病預防指南》中,将未确診冠心病,但總膽固醇 ≥8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6mmol/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8mmol/L的人群列為心血管危險極高的人群,應進入一級預防狀态。
有冠心病和心梗的患者,則更應強化降脂治療,以預防支架内再狹窄的發生。總之,降脂治療應根據患者是否有冠心病等危症以及有無心血管危險因素,結合血脂水平進行全面評價,患者本人切勿擅自停藥。
關于他汀類藥物
高血脂患者一定對他汀類藥物不陌生,它不僅僅是降脂藥物,也是抗動脈粥樣硬化藥物。目前來說,國際大量臨床研究證據顯示,他汀類藥物(如立普妥、可定等)能有效管理患者的血脂水平,大幅降低心髒病發作與卒中風險。
但長期服用他汀藥物,還需密切關注不良反應。一般有口幹、腹痛、便秘、消化不良等。這些不良反應大多輕微且為一過性,不需要特别在意。
嚴重的不良反應包括肌肉損害和肝損害。最嚴重的肌肉損害是橫紋肌溶解,早期表現為肌肉疼痛、肌病、肌酸激酶升高等,嚴重時出現黑尿和急性腎壞死,可危及生命。在治療期間,如出現肌肉疼痛、壓痛、僵硬、無力等肌肉症狀,應立即停藥及時就診檢查血清肌酶水平及腎功能。
6
給高血脂患者的生活指南
①肥胖者要注意控制飲食,注意攝入量,增加體能消耗,逐漸恢複到标準體重。
②飲食以低脂、低膽固醇、含适量蛋白質的食物為宜,如瘦肉、魚;少吃動物内髒、肥肉、黃油、雞蛋等。盡量降低血清膽固醇平均含量。
③多吃富含纖維素的綠色蔬菜(如芹菜、韭菜等)和含碘豐富的食物(如海帶、紫菜等),少吃鹽和糖,防止動脈硬化的發生、發展。
④進餐要有規律,不宜暴飲暴食。忌煙酒。
⑤積極治療原發病,如糖尿病、膽結石等。
⑥适當體育鍛煉對防治高脂血症有相當大的作用,如慢跑、太極、瑜伽等。
更多【名醫面對面】精彩内容點擊下方鍊接查看☆新華醫院兒科内主任鮑一笑訪談——小兒感冒咳嗽☆龍華醫院周英豪主任訪談——中醫養生☆眼耳鼻喉科醫院王武慶主任談——耳朵的保健☆市中醫醫院許良主任和瑞金醫院馬建芳副主任訪談——睡眠問題☆腫瘤醫院蔡三軍主任訪談——關注“大便”,遠離大腸癌☆華山醫院微創外科及減重與代謝外科主任姚琪遠訪談——向肥胖宣戰☆眼耳鼻喉科醫院副院長徐格緻訪談——小心潛在眼疾
☆瑞金醫院主任醫師呂安康——體檢報告這麼看!
本欄目支持:市衛生計生委、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
編輯:陳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