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半夏,是臨床醫生使用頻率非常高的一味中藥,是很多方劑的靈魂所在,對于很多疾病來講,效果顯著,且不可被替代。作為有毒的半夏,為什麼能在中醫界暢通無阻?今天,我們來探讨半夏的治病之道。
中藥半夏
半夏,又名地文、守田,是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塊根,因為形似小芋頭,有些地方稱之為“野芋頭、狗芋頭、羊眼半夏”等。該藥外形雖然類似小芋頭,但卻是有毒之品,中醫認為其味辛、氣平。
未用其藥,先明其害。半夏之毒性,包括兩個方面,第一,半夏對口咽黏膜等損傷明顯,會出現局部疼痛水腫,糜爛;;第二,半夏進入身體循環,會對多髒器造成損害,尤其是具有神經毒性,如胃部不适、惡心嘔吐、胸悶氣短、視物不清、休克等等。
要減輕或者消除半夏之毒性,方法有三,第一,半夏分為生半夏、清半夏、姜半夏與法半夏,生半夏毒性明顯,炮制後的半夏毒性較低;第二,可以通過先煎、久煎的方式減輕半夏毒性,或者通過半夏配生姜的搭配模式,減輕或者消除半夏毒性;第三,可以通過調整半夏用量,來減輕或者消除半夏毒性。
三足鼎立之半夏
半夏的功效究竟有哪些?為什麼不能被替代呢?半夏具有三重功效,即燥濕、化痰涎、散結,正是這三重功效的存在,使其不能被替代。半夏本身性平,但經過炮制,尤其是與生姜合用後,其作用多具有了溫性,于是表現為辛溫、辛平的功效特性。
從燥濕、化痰涎的角度講,其用量相對較小,燥濕以姜半夏為主,主要針對脾胃疾病;化痰涎,尤其是治療咳嗽,以法半夏為主。散結,往往要結合半夏宣肺降逆的功效,因此以清半夏為主,用量亦較大,故而需要先煎或者久煎使用。
臨床中,濕、痰涎、結聚,三者容易相互影響,交互存在,藥物的治療作用較差,唯獨半夏能夠建功,這是半夏不能被替代的原因所在。半夏之所以不能被替代,另外原因是半夏對肺經具有先天親和力,可以非常好的進入肺經,這是其它辛味藥物所不具備的重要特點。
半夏家族,以其功效獨特,作用廣泛,在中藥界獨樹一幟,備受臨床醫生歡迎,亦為患者頑疾謀福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