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七十年代的廈大西村

七十年代的廈大西村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1 19:59:52

“一塊陶片在我們村民手裡隻是泥巴,而你們卻能講出它的故事。”殿基村的村委會主任季清鋒對葛威說道。

這位廈大考古隊的帶隊教師也犯了難:到底怎樣才能把考古的故事講給村民聽呢?

兩個多月的時間裡,有這樣一批廈大師生,一邊踏上田野,親手從泥土中發掘五千年前的文化内涵;一邊又走進鄉村,服務村社,讓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産陳列在鄉間田野。

七十年代的廈大西村(這群廈大挖土人)1

殿基有個馬道坪

“我們直接在村裡辦展覽吧,題目就叫‘殿基有個馬道坪’!

浦城縣,福建省最北端。在該縣殿基村的後山上,坐落着一處馬道坪遺址,年代可追溯至距今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晚期。

七十年代的廈大西村(這群廈大挖土人)2

2017年,廈門大學曆史系聯合南平市文管辦(現南平市文物保護中心)、浦城縣博物館等單位,組織廈大考古學專業師生,在此進行了首次考古發掘。2021年10月,廈大考古隊第三次來到馬道坪,以考古學專業學生田野實習的方式,進行新一階段的考古發掘工作。

盡管駐地就設在殿基村,而在殿基村的考古工作也已進行多年,但如果在村中走上一圈,卻并不能發現任何有關考古的元素。

“村子裡也很想把考古的内容做成文化展闆,但我們沒人懂,根本做不出來。”村支書吳志斌介紹道。

七十年代的廈大西村(這群廈大挖土人)3

七十年代的廈大西村(這群廈大挖土人)4

七十年代的廈大西村(這群廈大挖土人)5

△廈大師生調查村民對考古工作的理解

“我沒有去過博物館。”這是同學們在村中調查時,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對于村民來說,日常的勞作占去了他們大部分時間,平時沒有精力、也沒有興趣專門跑到博物館去參觀。

但在同學們看來,村民們已經深度參與到了考古工作中來——為考古隊提供食宿、幫隊員們收寄快遞、甚至是直接到馬道坪參與現場發掘……這個閩北小村,早已不知不覺在為考古事業的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如何讓考古成果走出庫房,讓村民知曉村中發生的事情,成為了考古隊員的一個心結。

七十年代的廈大西村(這群廈大挖土人)6

△廈大同學和殿基村民在發掘現場共同工作

同學們說:“我們不能挖完就結束了,一定要留下什麼東西,讓考古成果真正公開。”

師生們最終決定,直接把考古專題展辦在村子裡,辦在遺址所在地的社區裡,讓村莊變成一個活的“考古博物館”。

多方聚合的考古魅力

“把展覽辦起來,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策展的主要負責人、碩士研究生郭宸介紹,有了廈門大學考古專業蔡保全、王新天、付琳三位老師帶隊進行的前兩次發掘,積累起翔實的資料,也就自然而然想要把這些内容講給村民聽。

七十年代的廈大西村(這群廈大挖土人)7

△林繁德(右)和熊仁壽(左)在發掘現場

在不到400平方米的發掘現場,彙聚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廈大師生。而有着“福建第一鏟”美譽的林繁德、一邊擔任森林消防隊長一邊從事考古工作的熊仁壽,這兩位福建省優秀的考古技術人員,也和廈大人一起,耕耘在這片土地。

若說考古的魅力,親身發掘的同學們深有體會。馬道坪不像三星堆、殷墟等遺址那樣,有着高等級、高規格的遺迹或精美的出土器物。這裡發掘出的墓葬、建築基址等大多屬于普通人器物也沒有特别精緻。

但同學們卻說,除了要關注那些代表着上層社會的燦爛文化成果,也要把視角放在人類社會中的普羅大衆上。

七十年代的廈大西村(這群廈大挖土人)8

△陶罐,新石器時代晚期。馬道坪遺址3号墓出土,是一件非常樸素的器物。

這些細水長流的底層生活,也是中華文明發展演進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這裡發現的,同樣是曆經5000年風雨滄桑留下的生活點滴,同樣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相比于結果,許多考古工作者其實更享受發掘過程的樂趣。

在最新的發掘中,廈大師生發現了一條溝。起初,他們認為,這可能是一條填埋垃圾的灰溝;随着發掘的深入,溝的範圍不斷擴大,又有人覺得可能是保護聚落的壕溝;而等再過一段時間,這條溝逐漸和其他遺迹連了起來,人們又覺得,這應該是一條排水溝。

七十年代的廈大西村(這群廈大挖土人)9

△被一些專家認為是木骨泥牆的3号燒土

一組燒土,最初被認為是窯,過了幾天再看又像是竈。用手鏟刮了一段時間後,看起來又像是房子,而有專家認為,這可能是倒塌後被外力搬運到此的牆體。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考古隊員親手發掘出這些遺迹,并随着發掘深入,不斷改變、深化自己的看法,這是田野考古工作中的常态。

在聽了同學們講述完這樣抽絲剝繭的判斷過程後,殿基村淘寶小店店主伍智雄直呼有趣。他感歎道:“這就好像警察在破案一樣!”

變身策展人和講解員

白天在山上做發掘,晚上對着自己“挖”出來的發掘資料整理展覽思路,廈大同學又多了一個新身份——策展人。

七十年代的廈大西村(這群廈大挖土人)10

△葛威(中)和吳志斌(左)、季清鋒(右)深夜讨論展闆挂設細節

在調查了村民對考古學的基本認識,并和村兩委協調溝通過後,策展團隊将展覽分成了兩部分:側重田野考古工作過程的“考古工作展”、介紹馬道坪遺址考古發現并陳列少量出土物的“考古發現展”

七十年代的廈大西村(這群廈大挖土人)11

七十年代的廈大西村(這群廈大挖土人)12

△在村中挂設展闆時,便有村民駐足觀看

七十年代的廈大西村(這群廈大挖土人)13

七十年代的廈大西村(這群廈大挖土人)14

△安裝完成的展闆

考古工作展以文化展闆的形式,挂設在村中道路的兩旁,主要介紹了什麼是考古學、田野考古工作的一般流程及工具使用,并在其中有針對性地加入了殿基村的元素,展示了村民是如何與考古工作發生關系的

考古發現展則使用村委會閱覽室為場地,配以陳列的出土物,向村民介紹馬道坪遺址發掘出的遺迹和遺物。

人手有限,廈大師生隻能自己組裝展櫃,自己安裝燈光,自己架設電線……在把一間20平方米的空屋子布置成展廳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成為了多面手,大大提升了自己的勞動水平。

終于,趕在今年1月4日晚9點,展廳完成了最終陳列,開門迎客。

兩個展覽在布置時,便吸引了很多村民前來觀看。

七十年代的廈大西村(這群廈大挖土人)15

△部分村民觀看正在擺放的陶片

一位老先生激動地拉着一名同學的手說道:“你們做的這些工作很好,很考慮我們村民的感受,我第一次知道了考古究竟是做什麼的。”

伍智雄指着展櫃說:“之前一直聽說‘麻點紋’的陶片, 今天終于清晰地看到它長什麼樣子了。

殿基村通信員、80多歲的村民姜富孫一直在幫助考古隊師生布置展覽。每當有村民來看布展過程時,他都會在一旁驕傲地說:“這是馬道坪那邊考古的東西,将近5000年,時間很久的嘞!”

七十年代的廈大西村(這群廈大挖土人)16

△布展完成已是深夜,仍有村民前來參觀

布展完成後,他也是考古發現展的第一名觀衆,策展人為他單獨進行了将近半個小時的講解。

受疫情影響,廈大考古隊在加班加點結束發掘和整理工作後,于1月5日——也就是布展完成的第二天——提前離開殿基村返校。不過,還是有同學趕在發車前,跑到村委會,為正在參觀的村民們進行了一場公益講解。

就像策展人在展詞中寫的那樣,這些廈大考古人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發揮考古學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

盡管沒有盛大的揭牌儀式,但要做的工作全部完成,他們說,自己也就知足了。

七十年代的廈大西村(這群廈大挖土人)17

△布置一新的考古發現展廳

這學期剛放寒假,一批留校師生再次來到殿基村,嘗試着讓更多村民參觀展覽,讀懂考古。

而未來,廈大考古也将把馬道坪遺址當作長期的田野考古實習與研學基地,殿基村和廈大的故事,還将繼續下去。

來源:廈門大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