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熊寶包
圖丨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我們見過綠色的青蛙、綠色的蛇、綠色的蟲子和綠色的魚;而且不單單是綠色,自然界中很多動物身上都帶着鮮豔的色彩,比如藍色、紅色等。
甚至有的動物,可以根據環境的變化而改變自己體表的顔色,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變色龍。可是在熊寶的印象裡,好像沒有見過綠色的哺乳動物,比如綠色的老虎綠色的獅子等。
蛇的綠色是結構色
那為什麼沒有綠毛的哺乳動物?這個問題還得從動物身上的顔色來源談起。
色素和色素細胞自然界中,大部分植物都是綠色的。這是因為它們含有大量的葉綠素,葉綠素是進行光合作用生物體中含有的一種綠色色素。
植物體内有綠色的色素,所以能呈現出綠色。不過,動物是沒有葉綠素的,因此那些綠色的動物之所以是綠色,并不是因為葉綠素,而是因為體内的色素細胞。
所謂色素細胞,指的動物體内一種含有生物色素的細胞。色素細胞一共有6個種類:黃色、紅色、彩虹色胞、白色、黑色與藍色。發現沒有,動物的色素細胞并沒有綠色這個選項,那麼那些綠色動物的體表顔色是怎麼來的?
其中一個原因,和彩虹色素細胞有關。彩虹色素細胞(iridophore)的色素是由鳥嘌呤構成,屬于構形色,能夠利用結晶狀平闆來反射光線。
在彩虹色素細胞的影響下,部分動物可以産生鮮豔的藍色或綠色作為自己的體表顔色、保護色。
另外還有青蛙,青蛙能夠以綠色為體表主色調,主要是由皮膚内排列的三層色素細胞決定的。分别是黑色素細胞(melanocytes)、虹膜細胞(iridophores)和黃色素細胞(xanthophores)。
黑色素細胞在最底層,中間是虹膜細胞、最靠近體表的是黃色素細胞。青蛙體表的顔色和黑色素細胞關系不大,起作用的主要是虹膜細胞和黃色素細胞。
青蛙的三層色素
虹膜細胞本身沒有顔色,但是它包含有由嘌呤構成的反射小闆,能夠對光進行反射、折射,進而衍射出藍色。虹膜細胞衍射出的藍色,透過最外層的黃色素細胞之後受到過濾和幹擾,最終變成綠色。
因此,我們看到的青蛙基本都是綠色的。
哺乳動物長不出綠色的毛發,也和色素細胞有關
哺乳動物沒有其他動物那種反射光線或者合成色素的本領,因為它們體内的色素細胞是黑色素細胞;而黑色素細胞可以産生兩種不同類型的黑素:真黑素和褐黑素。
真黑素,可以産生黑色、棕色;褐黑素,可以産生黃色、紅褐色。這兩種色素的總量以及比例,決定了哺乳動物毛發的顔色。
比如,真黑素比較多的哺乳動物,體表的毛發基本呈現出黑色或者黑褐色;而褐色素就可以讓哺乳動物的毛發呈現出黃色、以及紅褐色。
所以,哺乳動物的毛發顔色變來變去也就黃色、黑色、褐色等,不會有太多過于鮮豔的顔色,做不到像其他動物那麼色彩缤紛。
簡單來說,就是哺乳動物體内缺少能合成綠色素或者能通過反射、衍射而産生綠色的色素細胞,因此就無法長出綠色的毛發。
按照達爾文進化論的觀點,一般情況下應該會有一部分哺乳動物進化出綠色的毛發,這樣在森林草地就更容易隐藏自己。然而沒有哺乳動物有綠色的毛發,在森林裡綠色不是更容易隐藏嗎?
哺乳動物基本都是色盲,不需要變成綠色
在咱們人類的眼中,黃色的獅子、老虎出現在森林和草地中,自身的顔色和周圍的綠色格格不入,相當顯眼。
但是其他哺乳動物根本就無法分辨出綠色、紅色、黃色,在它們的眼裡,獅子和老虎不管長成綠色、紅色還是紅色,看起來都是灰撲撲的,和周圍的環境一個顔色。因此,像大型的肉食哺乳動物,根本就不需要長出綠色的毛發來隐藏自己。
色盲哺乳動物的眼中,獅子老虎啥顔色不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靈長類動物是哺乳動物中,為數不多能分辨紅綠色的物種。作為一種雜食類動物,猴子猩猩等不僅會吃肉,還喜歡吃水果、樹葉等。
自然界中,一些有毒的植物會通過鮮豔的外表來警示其他動物:自己有毒不能吃。所以呢,靈長類動物就需要一雙能分辨更多顔色的眼睛,在覓食的過程中,避開那些有毒的野果、樹葉等。
同時,很多野果成熟之後都會呈現出鮮豔的紅色、黃色。要是猴子分不出紅色、綠色,它們就分辨不出哪些果子是成熟的。
人類看到的畫面(左)和色盲哺乳動物看到的畫面(右)
綜上所述,哺乳動物既沒有讓自己變成綠色的能力,也沒有讓自己變成綠色的必要。在進化的過程中,就不會選擇綠色作為自己的保護色。
再發揮腦洞想一下,如果幾億年前的哺乳動物進化出綠色,說不定今天的人類就不分黑白黃人種,統一都是“小綠人”,和咱們自己想象的外星人一個顔色。
寫在最後
其實,自然萬物進化的終極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生存。不管是進化出綠色的毛發,以及變成紅綠色盲,都和生存有關。
兩栖動物、爬行動物能進化出綠色,是為了更好地在叢林中隐藏自己;而哺乳動物則沒這個必要,所以幹脆在其他方面點技能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