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制提高了古代社會底層人民向高階層流動的可能性。
魏晉南北朝時期實行的“九品中正制”導緻整個社會“下品無高門,上品無寒士”,隻有士族子弟才能入官場,以至于後來王、謝、庾、桓等士族大家輪流執政,士族占據了絕對的統治地位,寒門學子幾乎沒有任何上升空間,這時的社會迫切需要人才選拔制度的改革。
開皇七年,隋文帝正式設立分科考試制度,取代九品中正制,通過考試來選拔官員,且學子可以自己報名,無需士族舉薦,自此選官不再問門第。“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再窮苦的人,隻要讀書好就能一夜翻身;隻要有才識,就有機會進入各級政府任職。
自此,科舉制度從隋文帝開皇七年(587年)開始至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曆經一千三百餘年,成為世界延續時間最長的選拔人才的辦法。
我們先來講講什麼是科舉,科舉其實就是曆經重重考試,篩選出優秀人才進入國家中樞。那隻要是通過了科舉考試的,都是優秀的人才嗎?當然是。
首先要承認,人和人的學習能力是存在差異的,那同樣對商業敏感性、吃苦耐勞精神、風險承受能力都是有差異的。任何時代試圖打破或能夠打破現行利益格局的人都是有能力的人,這些人能将市場攪得天翻地覆,很大幾率也能從科舉遴選中勝出。
你問科舉制能作弊嗎?能。曆朝曆代都不乏科舉舞弊的事情發生,不過且不說科舉舞弊這事兒難度多大風險多高,其實偶爾有那麼幾個作弊者并不影響科舉制的公平性,畢竟再作弊也不會一下子就刷下去一整個階層的人。
科舉制已經是最接近現代國家“考試權”的制度了,它之所以能沿用一千三百多年,也是因為這種選官機制是建立在整個社會階層的流動之上的,所以全社會都在盡力維持這一制度。
公共經濟學認為:權力隻對來源負責。簡單來說就是:誰給你的官職,你就對誰負責就行了。
九品中正制時期,官員舉薦都靠士族大家,皇帝都沒有直接任命官員的權力,那封建官僚不聽皇帝的命令也正常;可是到了隋朝,哪怕是一個小小的縣令也要由皇帝任命,隻有皇帝才有官員的任命權,無論誰要當官,都要走科舉這套程序。所以所有的封建官員都聽命于皇帝,皇帝不希望封建官僚用執行政令的幌子壓榨百姓,封建官僚就必須有所收斂。
科舉制為皇帝選拔了天下最聰明的人當官員,而隋文帝也不怕這些聰明人拉幫結夥、危機朝政,因為這位還設計了一個在當時看來近乎完美的權力制衡制度——三省六部制。
關于三省六部制的詳細内容,我們明天再細細的說。關注一言經濟史,帶你了解更多曆史·經濟知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