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牛為什麼吃草也能長大

牛為什麼吃草也能長大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3 10:53:32

提到反刍動物,在農村養過牛羊的娃都會有個印象,就是它們休息時候嘴巴會鼓鼓的,進行再此咀嚼。反刍的意思就是返回來二次咀嚼,所以是不是所有吃草的動物都是反刍動物呢?

什麼是反刍動物?

百度百科:通常是一些食草動物,因為植物的纖維是比較難消化的。反刍動物采食一般比較匆忙,特别是粗飼料,大部分未經充分咀嚼就吞咽進入瘤胃,經過瘤胃浸泡和軟化一段時間後,食物經逆嘔重新回到口腔,經過再咀嚼,再次混入唾液并再吞咽進入瘤胃的過程,有次特征的即為反刍動物。

反刍動物有哪些呢?

首先,牛、羊是最常見的反刍動物,大家都非常熟悉。若全面鋪開來說,反刍動物分為如下幾類:鼷鹿科動物、長頸鹿科動物、麝科動物、鹿科動物、叉角羚科動物和牛科動物。

牛為什麼吃草也能長大(馬和牛都是吃草的)1

草地上的牛cow on meadow

有人說怎麼沒有列出可愛的美羊羊?别着急,可愛的美羊羊就是屬于牛科的!

牛科又叫洞角科,特征是該科動物的角中空,不分叉,固定不脫落;為放牧或吃嫩葉的動物,常見于草原、灌叢地或沙漠地區;約達138種(包括家牛、綿羊、山羊

牛為什麼吃草也能長大(馬和牛都是吃草的)2

馬呢?也是吃草長大,為啥不反刍就可以消化草的營養呢?

馬曆經千百萬年自然選擇能夠生存下來,依仗的唯一武器就是奔跑。為了能跑的快,馬的全身各部位器官都朝此方向進化。

牛為什麼吃草也能長大(馬和牛都是吃草的)3

馬善于奔跑

馬的胃:容積小,決定了它要少食多餐,并且不能頻繁更換食譜。

馬的小腸:又細又長,大約有15-21米,小腸是非常重要的消化器官,其中所有營養物質種50%-70%被吸收到血液當中。馬科動物沒有膽囊,膽汁會不斷的流入小腸,适應緩慢穩定而持續的食物供應。

馬的大腸:粗大,大約1.2長,容量大概30升,内部生存大量的微生物,幫助酵解食物中的纖維,同時産生大量氣體。小腸通向盲腸的過程中,食物中的植物纖維素由微生物進行大約7小時的發酵,發酵後的物質通過節流孔離開盲腸傳輸到大結腸。盲腸的微生物生産出維生素K、複合維生素B、蛋白質和脂肪酸。

牛為什麼吃草也能長大(馬和牛都是吃草的)4

馬的消化系統示意圖

這下理解了為什麼馬同樣是吃草但是不需要反刍了吧?藝高人膽大啊,若每天吞吞吐吐的,根本不符合馬灑脫的性格啊!

以下為個人發揮的想象部分,無科學依據,僅供娛樂!

牛和羊,天性膽小,沒啥防禦本事,愛群體活動,習慣于趁天色微黑,野獸快睡了再出來覓食,見到草就吃,也是膽戰心驚的狼吞虎咽,匆匆忙忙先吃進去再說,然後找個黑暗安全的角落裡卧下來,慢慢返嘔回來細嚼慢咽,這個過程瘤胃中的微生物已經幫助消化了大量的纖維素。

,天性放蕩不羁愛自由,仗着自己跑的快,機動性強,白天敢大膽活動于草原上,看到野獸來了就跑呗,沒有危險的時候就停下來吃兩口,可以挑着自己喜歡的草吃,養車了少食多餐的習慣,因為随時要準備着跑,睡覺都是站着睡,也沒那閑工夫去反刍,龐大的大腸可以幫助分解纖維素。

謝謝你的關注,每天了解新鮮有趣的新東西!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