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Chicken,No Feast!”廣東人“無雞不成宴”的傳統,地球人都知道。雞,有着吉祥、大吉大利的諧音,向來是廣東人餐桌上的摯愛。廣東人對吃雞的講究與鐘情,可謂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
廣東人喜歡吃雞,食肆對雞的制作也是千變萬化,花樣頻出;基本上所有的烹饪手段,幾乎都可以适用于雞。在廚師的眼中,焖、炒、炖、腌、扒、烤、煎、炸、煲皆适用之,鹽焗味、椒鹽味、蔥油味、吊燒味、口水味、白斬味、沙姜味、醬油味等皆可入味。
白切雞
粵菜廚壇中,雞的菜式有上百款之多,而最為人常食不厭的正是白切雞,原汁原味,皮爽肉滑,大筵小席皆宜,深受食家青睐。白切雞始于清代的民間酒店,是體現粵菜對食材品質追求的極緻之一。
首先是雞的選擇,未生蛋的母雞是白切雞的主料,但是坊間認為,生過一次蛋的母雞才最好吃。第二是産地,海南文昌雞最佳,其次是清遠雞,湛江雞,所謂的“三黃雞”并不在考慮範疇。第三是雞的年齡,180天最佳。好吃的白切雞皮嫩肉滑、鮮香味美,令食客越清淡越滋味的返璞歸真的感覺。
清平雞
說到清平雞,自然要提到清平飯店。上世紀80年代初起,清平飯店以專營各款雞肴起家,十幾年間風靡廣州,主營品種有白切雞、油蔥雞、隔水蒸雞、一雞三味等,樣樣都是佳作。80年代,清平飯店經擴建後,為了進一步提升知名度,決定研制出一個具有獨特風味的品種,然後冠以“清平雞”的美名。
幾位廚師經過研究,考慮到本店白切雞皮爽肉滑,隔水蒸雞味長期透骨髓的特色,便把兩者結合起來。他們用多種藥材、香料研制出一種特制的白鹵水,代替清湯浸雞;用陳年雞湯代替冷水浸雞,讓雞肉在過冷河時不斷吸收原雞湯,以保持雞的鮮味和原味。經過反複研制,終于試制出一個皮爽肉滑,連雞骨都有味的名菜,這就是今天為人們衆口稱贊的“清平雞”。
為确保清平雞的質量,清平飯店采取了三項措施:
1、堅持選用1250克至1500克重的清遠三黃雞烹制,這種雞骨軟肉嫩,是制作“清平雞”的上乘用料;
2、堅持即削即制,即午市賣的,早上削制;晚市賣的,午後削制,從而保證了“清平雞”的鮮味;
3、在制作過程中堅持分批放配料的方法,保證“清平雞”質量一緻。清平雞推出後,深受市民喜愛,為吃上那獨特的“雞味”,排上幾小時的隊也在所不惜。高峰期時,清平雞日銷量可達近萬隻。1994年清平飯店寶華路分店開業時,當時的廣州市長題詞:“清平雞,廣州第一雞”。
大師雞
市師雞源于上世紀20年代,是在廣州市立師範學院(簡稱市師)附近一家食肆出品的白切雞。話說創始人很想到市立師範學院讀書,無奈家貧,後來為了謀生,也為了接近心中的聖地,每天就用家傳的秘方制雞在學院後面的市師路賣。市師雞鮮美軟滑皮脆,醬料也很特别,一雞配三種蘸料——豉油、姜蔥和蚬芥,淋上去的豉油帶出雞肉的甘甜,用蚬芥,入口有點鹹,嚼着竟然又會有海産的鮮甜。
如今,廣州東方賓館的“東方市師雞”入選廣州“十大名雞”。雞種采用龍門胡須雞,光雞約重1.8至2.2斤,做法前半部分與白切雞基本無差,首先是用頂湯(即火腿、老雞、肉排等吊成的湯)來浸雞,關口在于浸的過程中,需要先上下吊三次。
也就是說,雞隻下鍋,首先得三上三下,這是要讓雞從内到外同等受熱,之後再整隻浸下約15至20分鐘,這個過程中,浸雞的湯溫度保持在90攝氏度左右。浸好的雞隻拎起過冷約30到40分鐘,即浸在冷水加冰塊的狀态下,一方面過冷可以讓雞皮爽脆,另一方面冰水也補充了熱湯浸雞過程中雞皮所喪失的部分水分。
之後将浸好的雞隻斬件,東方賓館的“東方市師雞”,按雞隻大小,每隻斬件24到32塊,以一隻2斤2兩的雞為例,大緻可以分為:雞背10件,雞胸6件,雞腿2隻各4件,雞翅6件……這些都是前期工序,“東方市師雞”的最大特色在于将一般白切雞所跟的姜蔥蘸料改為特調醬油,用緻美齋頭抽、草菇老抽加适量糖,經過特别調配而成,上桌時跟在碟上,吃前澆淋在雞上。
可以說,吃“東方市師雞”,汁醬所起的完全是畫龍點睛的神來作用,如果說雞本身是髓,那麼特調醬油就是整道菜的魂。這道菜被食家譽為“東方不敗雞”,肥嫩軟滑,有濃郁的豉油香味,因皮爽、肉滑、骨香入味而聞名。
九記路邊雞
九記路邊雞,無論是曆史上還是現如今,都基本上保持着一定的大排檔風格,當年其白切雞名聲在外,據說因見食客蹲于路邊津津有味地吃雞,遂被人以“路邊雞”三字呼之,從此成為九記白切雞的别号,并且占據了廣州“十大名雞”的一席之地。
九記路邊雞其實依舊是白切雞的做法,用的是清遠雞,但對于雞隻的選取,每隻雞都是180天左右、兩斤半到兩斤八兩的清遠雞,保證口感和肥瘦程度。隻用清水和鹽浸雞,不添加其他配料,嚴格控制浸雞的溫度和時間,追求最大程度上保留雞的新鮮和原始的味道。浸雞的過程也要看天時,據說不同溫度下浸雞的手法也略有差别,雞浸得好不好,直接關系到之後的口感,是不是皮滑肉嫩、雞皮爽口且不會過油等等,浸雞一步是關鍵。
此外九記路邊雞最見長之處還在于其蘸料,一是秘制的豉油,二是手打的姜蔥,姜蔥蘸料中還有一個關鍵點,所用的油,是熟油,更将姜蔥的香逼出來,雞借此東風,味道也相應提升不少。路邊雞雞身油亮,皮肉分明,雞皮爽口,肉質鮮嫩,卻沒有肥膩感,配上手工剁制的姜蔥蒜料,口感滿分。
太爺雞
“太爺雞”創始于1911年。相傳清朝末年,廣東新會有個叫周桂生的縣令,因辛亥革命丢了烏紗帽,彷徨之際,跑到廣州經營起鹵熏雞的生意來。周桂生原是江蘇武進人,酷愛吃雞,在江蘇和廣東為官時嘗遍兩地名食,典型的“老饕”,當時廣州的雞馔不多,幾是“白切雞”為主。
但江蘇菜系中雞馔的制作相對來說就豐富得多,但欠缺的是雞種,周桂山看準了這個市場,用江蘇的烹調方法,廣東的名雞種,而且選用未下過蛋的“雞項”,于是一味雞身棗紅光潤透亮,熏而不焦,皮爽肉香,香入骨髓,嚼之生津的雞馔應運而生。初時此雞還未有正式的名稱,後來人們知道制雞者居然是一個舊縣令,于是,“太爺雞”呼之若出。
太爺雞的制作過程很講究,首先要将宰好的光雞放進鍋中浸泡,并用中火煮約15分鐘,使之均勻上色。那鍋精鹵水的配料有十多種,絕不外傳,店方還與掌握關鍵程序的廚工簽署保密協議。接着,浸熟的雞放在盤架上晾約半小時。
再以水仙茶葉、白飯、糖等材料放到白鍋内炒至出煙,将鹵好的雞隻放進去熏焗,于是雞隻的風味變得非常獨特,茶葉是“香料”,白飯是“煙料”,而糖是“色料”,這三種主要的煙熏料,可以令到雞肴“棗紅色澤誘人,雪白雞肉香,皮脆而肉滑”。
白切雞講究的是原味,鹽焗雞強調的是鹹香,豉油雞偏重于鮮甜,而“太爺雞”則可稱為“和味”,剛入口時略有煙熏的微焦苦味,不過很快,雞肉中的甜味、香味,肉汁中的醬香味,都混雜在一起,有百味雜除的感覺,但是也不顯得過于渾濁,茶葉的清香,醇厚的雞味,令人嘗過後,難于忘懷。
大同脆皮雞
20世紀20年代到30年代,廣州各飲食店争創招牌雞菜肴,市師雞、江南百花雞、脆皮雞等名雞肴相繼出現。其中的脆皮雞是根據金陵片皮鴨的制作原理創制而成的,因皮脆、骨香、肉鮮美嫩滑,色、香、味、型俱佳,别具一格,為各飲食店争相仿制。
這款脆皮雞後來輾轉傳到大同酒家,經大同酒家名廚師的精心改良,成為大同酒家的招牌菜之一,并在1988年全國飲食業優質食品評比中獲“金鼎獎”。
大同脆皮雞的制作有四個關鍵:一是原料以清遠雞為主;二是浸雞的白鹵水要保持質量;三是晾雞所需的時間春、夏、秋、冬不同;四是雞從炸、切、上席要配合默契、快捷,才能保持特色。這款雞肴皮色大紅,寓意吉祥,表達喜慶,凡是來大同酒家擺喜慶酒宴的,總少不了它。
江南百花雞
江南百花雞原為廣州文園酒家的特色菜,是将蝦膠攤瓤在雞皮内側蒸熟而成。裝盤時以江南名花夜來香或白菊花伴邊,故稱為 “百花雞”。此菜色彩鮮豔,質地脆嫩柔軟,清淡爽口,既有雞的甜味又有蝦的鮮美。
廣州文昌雞
文昌雞是廣州酒家獨創的招牌菜。此菜是選用海南省文昌縣所産的小母雞精心烹制而成。因雞料來自文昌縣,廣州酒家又地處文昌路,遂冠以“文昌”一名,可收“一語雙關”之效,令人易記難忘。
此菜是将雞浸熟後棄骨留肉,雞肉切成日字形薄片夾上同樣大小的熟火腿片,和熟雞肝一起拼砌成麒麟狀,用炒好的新鮮蔬菜伴邊,,再以紹酒、上湯、白糖、味精、麻油等,推芡淋上便成。此菜色澤鮮豔,多姿多彩,味道鮮美,嫩滑芳香,老少鹹宜。
北園花雕雞
花雕肥雞是廣州有名的傳統菜肴。20世紀60年代,北園酒家名廚黎和将“花雕雞”的傳統制作方法作了改良,将原一鋁煲放進幾隻雞一齊制作,改作用瓦罉放一隻雞,将花雕酒和味料倒入煎焗而成。在砂鍋内煎香豬肥肉至出油,炒香小洋蔥與香蔥,再下入以醬油、冰糖等調成的料汁雞大量的花雕酒,待香氣蒸騰後下入整隻雞焖煮直至酥軟入味。
選材方面,北園選擇的是清遠筆架山的三黃雞,肥瘦适中,雞味濃郁;而香味的關鍵花雕酒則必須要15年以上的陳酒方可。此外焖煮花雕雞必須用砂鍋,因其有着良好的導熱性,在焖煮雞肉的同時能使美味的醬汁全都滲透入雞肉之中,吃來滋味十足。上桌時也直接以瓦煲(砂鍋)呈上,能更久地保留菜的溫度,揮發出醬汁裡濃郁的花雕酒香,上桌時菜肴色如琥珀,酒香氤氲,教人沉醉。
豉油雞
豉油雞又稱醬油雞,色澤鮮亮,雞肉嫩滑,是比較出名的廣東家常菜,因為用料簡單,做法簡單,味道卻特别好,做出來的雞肉特别嫩滑可口,而備受大家的喜歡。蔥、姜、豉油、冰糖就是制作豉油雞的全部味料。這看似簡單的菜,更考驗廚師的功力。
雞的大小,每種料的多少,火候的掌控,絲毫不能懈怠。最終的成品,雞皮爽滑,加上恰如其分的油花,帶來彈潤豐腴的口感。雞肉清甜且絲絲分明,骨縫間滲透了鹹鮮的湯汁。咀嚼中雞的味道溢滿齒間,調味料的豆香、豉香、蚝味層層深入,互不争搶。
蔥油雞
蔥油雞是廣東的一道傳統名菜,滑潤細嫩,清鮮醇厚,蔥香四溢。本地土雞、紅蔥頭是最上乘搭配。整雞放入盛滿蔥姜的盤中,大火蒸8-10分鐘,入涼水浸涼,斬塊入盤。
香油熱鍋,入紅蔥爆香,淋入盤中即可。雖說制作方便,講究全在食材本身及廚師對于時間的掌握。這道菜很能代表廣東的口味,沒有過多的調料,主要以新鮮食材取勝,肉質滑嫩,蔥香四溢,百吃不膩。
化州香油雞
化州香油雞,是化州地區最盛行的雞肉做法。每當碰上年例或者宴席,香油雞絕對是主角,而日常飲食中無論酒店還大排檔上,香油雞也是最受歡迎的菜式之一。它屬粵菜系廣東白切雞一支,名聲由來已久,雞肉皮脆肉嫩,入口香滑,油而不膩,配上秘方特制的香油,齒過留香,過齒不忘,由此名傳千裡。
化州香油雞的制作很講究原材料和制作工序,首先雞必須是精選農村山地圈養的走地閹雞,因為走地及吃山中野食長大,所以肉質口感非常好;然後是嚴謹的制作工序,化州香油雞有隔水清蒸和熱湯澆制兩種做法,隔水清蒸做法口感爽滑而有彈性,味道濃厚,原汁原味;熱水澆制則口感爽滑而嫩香,散發清香。
隔水清蒸/熱水澆制都很講技術,時間/火候不夠或燒過,雞的味道和口感就會大打折扣;還有化州香油雞的最大特色,就是秘方配制的香油,香而不燥,齒過留香。
葵花雞
此雞自出生開始,就不識五谷雜糧滋味,也不懂清水為何物,它們以新鮮葵花盤、葉為食,以曬幹後的葵花榨出來的汁為水,是廣州白天鵝賓館的指定用雞。由于葵花雞口感鮮美、維生素E是普通雞的十倍,故供不應求,曾經一天售賣過1000隻之多,可謂是“一雞難求”。
用來白切,隻看這肉質,這皮色,這皮下顫巍巍的膠原蛋白啫喱,最要緊還有骨頭邊上滲出的、黃澄澄的絲絲雞油,愛雞之人就知道,此貨不同凡響。食之皮爽嫩滑,雞肉裡滲透着若有若無的葵花清香,隻用淡淡的鹽巴吊起極緻的鮮味,就算不蘸任何醬汁也沒有一絲雞腥味,連骨頭嚼起來都是香的。
風沙雞
風沙雞是廣東一帶的傳統風味名菜,出自老牌粵菜館黃埔華苑酒家。所謂“風沙雞”,是采用“南材北烹”的做法。它用的雞種仍然是清遠麻雞,風味是近年北方新創的烹饪方法,就是用秘制的“風沙汁”進行吊燒。“風沙”就是指炸香的姜茸和面包糠,要在适當的火候下炸得幹脆,吃起來才香脆。
而雞則是取2斤左右的嫩光雞,宰殺挖空肚子,用淮鹽生腌,鹵過脆皮水後放置于大缸内爐火烤制。這樣烤制出來的風沙雞,表皮脆彈,用手指輕輕一戳就能彈回來。剛烤制出來的風沙雞,油潤誘人,肉嫩帶汁,夾起一件裹上姜茸的雞肉,一啖咬落去,滿口姜香,還有鮮香的雞肉汁流出來,最美妙的就是“風沙”的焦香加上雞皮的爽嫩,濃香誘人。
鹽焗雞
鹽焗雞是客家菜中的代表菜式。這隻鹽焗雞,利用鹽導熱的特性,把腌漬入味的雞用紗紙包裹,埋入烤紅的晶體粗鹽之中,上桌的時候,鮮香四溢、肉滑皮爽。不過真正用鹽焗屬于傳統制法了,現在酒店大多采用更簡單的水焗法——把光雞放在熱湯裡浸熟後,撕離骨、肉、皮,用麻油、精鹽等調味料拌和,再砌成雞形上碟。至于哪種做法更好吃,隻能說見仁見智了。
豬肚包雞
豬肚包雞,又名鳳凰投胎,是廣東客家地區酒席必備的餐前用湯。顧名思義,豬肚包雞就是用生豬肚把生雞包住,用水草紮好二頭後放到特配的湯料中煲熟,湯裡濃中帶清,有濃郁的藥材味和胡椒香氣。
其食法也很講究:首先飲原汁原味的豬肚煲雞湯;接着将豬肚包雞斬件後放入湯中繼續煲5~10分鐘,吃豬肚和雞肉,豬肚爽口異常,雞肉鮮嫩可口,湯的味道更增添了雞的鮮味;然後放入菜幹,香菇等幹類雜菜,吸收肉味,湯味變得清甜;最後加入肉丸,鮮雞什,竹腸等肉類,湯水越加濃郁美味。
客家鹹香雞
吃客家菜,一定少不了鹹香雞。指定用鄉下的紅毛骟雞,圖其肉質結實、油香足。用熱水把雞慢火浸熟,晾幹後均勻搽上鹽,腌制後再洗淨,吊幹兩個小時,再人手撕肉起骨,以确保雞肉入味爽滑。雞肉滑嫩而有嚼勁,雞皮爽脆,鹹香入味連白肉都沒有口感上的空缺,吃起來是欲罷不能,根本停不下來。
桑拿雞
桑拿雞,選用放養的走地雞,新鮮屠宰,再用特制的“桑拿”器具,下層為雞骨湯底,上層為镂空的濾網,将雞塊、黃喉、雜菇、紅棗、枸杞等食材一起放置在上層濾網之上,蓋上蓋子,用蒸汽将食物蒸熟。
店家專門将雞肉切成指頭般大小,一來讓蒸汽容易滲透,二來使得配料的香味在極短的時間内滲入。焗完桑拿的雞肉果然皮爽肉滑。桑拿雞最特别的地方是蒸汽最後會凝結成水滴,滴入下層的湯底中,這樣就把上面食材的味道跟雞骨湯底最後融合成為香濃鮮味的靓湯,不可錯過。
窯雞
窯雞是一道美味可口的廣東客家名菜,流行于深圳、惠州、河源、梅州、贛州一帶。做法類似于鹽焗雞,是有名的“農家樂”菜之一。它的做法是把雞宰殺洗淨後把掏空腹腔,塞入蒜頭、香菇等佐料,雞身内外都抹滿精鹽,再用錫箔紙嚴嚴實實包好。
等窯上的瓦片燒到泛白時熄滅柴火,将包好的雞放進窯裡後即把窯弄塌,在窯上覆一層厚厚的泥土或沙子防止熱氣散發。有時為了保證雞肉不粘上沙土,還可以在窯上面倒扣一個鐵鍋,再蓋上沙土。
一小時左右就可以開窯取雞了。隻消稍微打開錫箔紙包一角,雞肉的香味就會撲鼻而來。若把整個錫箔紙打開,一隻金黃金黃的童子雞就會展現在你面前。
廣東雞馔,千變萬化,花樣頻出,細細數來,菜式可多達上百款之多。微信篇幅有限,不可盡述,疏漏之處,歡迎補充。
(來源:廚影美食,僅限于非商業性信息傳遞之用。如有侵犯您正當權益,請聯系我們,我們将在最短時間内删除,并緻以歉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