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腦昏沉、頭痛、失眠、記憶力減退等等都是腦供血不足的症狀,這些症狀很常見,看着也不十分嚴重,但其實存在更大的隐患,研究表明,腦供血不足很容易發生老年癡呆症、腦梗死,所以患有腦供血不足一定要重視起來,積極治療。
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千萬别拖、别不當回事,更别全然聽信磁療儀、電療儀等等“治病神器”,腦供血不足,大多是頸部和腦部的血管出問題了,而能讓血管出現問題的病因有很多,心髒病、腦血管粥樣硬化、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如果長期控制不佳,或吸煙、過度飲酒、久坐不動等不良生活習慣,都可能導緻腦動脈發生粥樣硬化,進而讓血管變窄,血液供給大腦的量減少,發生腦供血不足。
還有一個發病率極高的疾病也不能忽視,那就是頸椎病,常見的椎動脈型頸椎病也能引起腦供血不足,在這裡重點強調下椎動脈型頸椎病。
中老年人發生頸椎病是十分普遍的現象。頸椎病是頸椎的退行性改變引起的疾病,也就是随着年齡的增長,骨骼已衰老,很容易發生椎間盤突出、增生、頸椎失穩、小關節錯位等等,一旦刺激和壓迫到頸部的椎動脈,就會影響大腦的供血,出現腦供血不足的現象。
還有研究表明,中老年的頸椎病人的椎動脈存在不同程度的椎動脈斑塊,使椎動脈變窄,也能影響腦供血。
腦供血不足應該怎麼治療呢?
在這裡要特别提醒中老年人,一定要明确診斷後再治療,千萬别“我以為”,看見别人是高血壓引起的腦供血不足,就以為自己也是高血壓引起的,然後自行服藥引起一些不良後果。所以,當發生頭腦昏沉、頭痛、失眠、記憶力減退等症狀時,先上醫院明确診斷,再進行治療。
比如,因高血壓引起的腦供血不足,要将血壓控制在合理範圍就能有效治療腦供血不足,注意一點,65歲以上者血壓控制在150/90mmHg以下,沒有不舒服症狀再降到140/90mmHg以下;80歲以上者不低于130/60mmHg。
比如,因頸椎病引起的腦供血不足,可以通過藥物治療,如服用有通絡活血作用的頸複康,以及手法、針灸等,來幫助減輕對椎動脈的刺激和壓迫,從而增加對大腦的供血。另外,還要在日常生活中預防頸椎病,若頸椎病不嚴重或活動脖子沒有頭暈的人,可以做頸部的前屈、後屈、左屈、右屈來鍛煉頸部,還有别長時間低頭,戒煙,要使用合适高度的枕頭(枕頭受壓後高度以平卧5厘米高、側卧10cm高為宜)等等,都可以防治頸椎病。
最後,我們還是要再強調一下,适量的運動、均衡的飲食和營養、樂觀的心态,才是防治腦供血不足以及改善健康的基石,所以怎麼做,大家都知道了吧!
文中配圖部分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