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和同事一起吃飯,小李抱怨說:現在感覺食堂的飯菜真香呀,休班在家兩天,天天蘿蔔、白菜、豆芽、花菜……跟喂兔子似的,一點肉星都沒有,再這麼吃下去絕對得營養不良,想去買點肉吃,老母親還不同意。
聊起來才知道,小李父親體檢的時候查出來高血壓和高血脂,母親聽别人說這兩個指标高都是吃肉吃的,要是不吃肉啥事都沒有,要是繼續吃肉以後可能會偏癱,偏癱二字深深刺痛了母親。自此母親開始了“矯枉過正”的飲食方式,做菜少鹽缺油,肉更是沒有一點,這都兩個月了,小李和父親堅持不住,隔段時間就偷偷出去吃一頓。跟母親說過多次,均衡飲食最重要,但母親就是不聽,小李覺得現在看見啥肉都挺親切,食堂的菜比以前都香了不少。
現實生活中,有的人無肉不歡,比如文中的小李,覺得沒有肉自己連吃都吃不飽,也有堅持一點肉不吃的素食主義者,哪個更健康呢?其實這兩類人都不健康,吃肉過多或者過少都會對身體産生影響,均衡飲食才更重要!
牛津大學一項納入了将近50萬人的臨床研究顯示:過度的攝入肉類會導緻25種疾病,可以總結為3大類。
1. 結直腸癌:已有充分的證據顯示,過度食用紅肉和加工的肉類會大幅度地增加患結直腸癌的風險,即紅肉和加工肉每天的攝入量每增加70g,結腸癌的風險增加40%,結直腸癌的風險增加32%。但是并沒有确切的證據證明過多的攝入肉類是否與其他癌症風險增加有關。研究員指出大量攝入紅肉,其所含的鐵會催化胺和酰胺使内源性的N-亞氨基轉化成N-亞硝基化合物,這些化合物會使腸粘膜發生突變,導緻患癌的幾率增大;而加工肉類中含有多環芳烴和雜環胺,也會增加結直腸癌的風險。
2. 慢病風險增高:大量的攝入沒有加工的紅肉和加工的肉類會導緻一系列的慢性病,比如缺血性心髒病,肺炎,結腸息肉和糖尿病等風險增高,每天攝入沒有加工的紅肉和加工的肉類每增加70g,會導緻缺血性心髒病風險增加15%,糖尿病風險增加30%。
3. 胃腸道疾病:攝入較多的禽肉會使胃食管反流、胃炎、十二指腸等胃腸道疾病的患病率增加,每天每增加30g禽肉的攝入,患胃食管反流的風險增加17%,糖尿病風險增加14%;研究者指出主要原因可能為禽肉的處理方式不當導緻産生了幽門螺杆菌,幽門螺杆菌進入體内對胃腸道造成損害;而肉中的血紅素鐵含量高可以促進羟自由基的形成,損害胰島β細胞和胰島素的合成,造成糖尿病的風險增加。
有人說,吃肉都是危害,那就都别吃了,素食主義是不是最好,其實并不是,上述所說的吃肉是過量吃肉,即每周總的吃肉量超過3份(一份約為100g),攝入的肉量超過以上的量,再多攝入就會增加各種疾病的風險。但是如果攝入肉量太少,也會導緻我們所說的“營養不良”,主要危害有兩點。
1. 造成缺鐵性貧血:研究顯示,肉類中鐵的含量為10-25%,是蔬菜中的10倍以上,并且肉中的鐵是血紅鐵素,很容易被人體吸收,是人體内鐵的重要來源,因此如果長期不吃肉可能會導緻缺鐵性貧血。
2. 抵抗力下降:肉類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并且這種蛋白質非常容易被人體吸收,兒童及青少年時期如果攝入的肉類不足,可能會導緻發育遲緩,成年人如果攝入肉類不足可能會導緻免疫力下降,記憶力衰退等。
如何健康吃肉?牢記一多三少!1. 适量的多攝入白肉:白肉主要是指魚類、蝦類、禽類等肉類,由于白肉中的脂肪含量比較低,不飽和脂肪酸較高,适量多吃可以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每周攝入的白肉量控制在280-525g。
2. 少吃紅肉:世界癌症基金會研究指出每周攝入的紅肉量如果不超過500g的話,幾乎不增加患癌症的風險,一般建議将紅肉的攝入量控制在300g以下,《美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可以使用豆類或者海鮮代替紅肉,滿足人體所需要的蛋白質的攝入,同時降低飽和脂肪酸的攝入。
3. 少吃肥肉:在所有人的印象中,滋滋留着油的肉會更香,但是這種肉卻不建議多吃,因為其脂肪的含量非常高,并且飽和脂肪酸的含量也很高,攝入過多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選擇肉類時盡量選擇瘦肉。
4. 少吃加工的肉類:加工的肉類包括火腿、臘肉、香腸、腌肉等等,世界衛生組織将其歸納為一級緻癌物,過量攝入不僅會增加患癌的風險,還由于其中含有大量的鹽而導緻高血壓、高血脂和冠心病等一系列慢性病的發生,因此實在饞了偶爾吃一點沒有關系,絕不建議長期大量吃。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不逞口腹之欲,也不避之如洪水猛獸,适量吃,均衡吃,才是對身體最好的保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