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直播和短視頻平台興起,一些原本平平無奇的産品,經過一番隆重的介(吹)紹(捧)後,往往能一夜鹹魚翻身,由十八線蛻變成網紅。
如果它在使用時,本身具有一些視覺上的明顯變化,此時再加上一些煽動性的旁白,一定會讓人覺得:“哇哦~這是黑科技叭!買!”
比如最近在抖音和淘寶上爆火的泡泡面膜,累計播放4億 次,銷量100萬 ,看介紹是這個樣子的
但實際的買家秀,用起來是這個樣子的,哈哈哈哈哈怎麼看起來不太聰明的亞子...
據說泡泡面膜集清潔補水于一體,通過碳酸泡泡打開毛孔,溶解毛孔裡的油脂和髒東西,最後吸附在備長炭材質的膜布上,最後為皮膚注氧,最神奇的是還能檢測皮膚狀态(黑人問号.jpg)
各種狀态各種說法↓↓
起泡慢,說明肌膚缺氧嚴重
泡泡消失快,說明肌膚缺水
泡泡發黃,說明黑色素偏多
泡泡越多,說明皮膚越髒
...
行8,既然這麼diao,諾貝爾想要什麼獎,自己鑿一個...如果泡泡越多=臉越髒,那這兩個哥們可能從娘胎出來就沒洗過臉吧...
好了,我要收起我公雞打鳴般的笑聲,給大家實一波智商稅了~
面膜起泡的原理,就是使用低沸點、易揮發的成分,在皮膚表面溫度的作用下揮發,然後産生起泡。有些甚至會添加表面活性清潔劑和增稠劑,來維持泡泡的豐富綿密。
現在市面上大部分的泡泡面膜,主要是用「全氟化合物」來作為起泡成分,它們具有低沸點、黏度小、蒸發潛熱小,易揮發等特點,應用得最早最廣泛。
像我們熟悉的Elta md洗面奶,在使用中也會自動發泡,其實就是添加了全氟丁基甲醚,仔細想想就會明白這就是美妝界典型的炒冷飯事件啊!
(圖源:小紅書@青椒姑娘)
至于起泡的形态,主要和溫度、配比有關,跟你皮膚狀态沒有半毛錢關系,就算把它攤在桌子上,也依舊會起泡,難道桌子也有毛孔?
泡泡面膜的泡泡,本身不具有護膚作用,它的清潔效果主要靠椰油酰兩性基乙酸鈉、月桂酰谷氨酸鈉這樣的表活清潔劑。
這種表活本身比較溫和,很多洗面奶都有添加,但是我們平時用洗面奶,在臉上頂多也不超過1分鐘,而作為面膜要敷上15分鐘,加上你敷面膜的之前多半已經用過洗面奶了,兩者疊加,感覺有點清潔過度。
貼片狀的面膜還是有一定的補水作用,但補水效果究竟怎麼樣呢?我以目前銷量最高、并且是正規品牌的珀*雅泡泡面膜來舉個栗子(對,這類面膜太多野雞雜牌了):
這款面膜中添加了甘油、丁二醇、雙甘油等基礎保濕劑,也有透明質酸、泛醇、乙酰殼糖胺這樣的活性成分增強保濕,剛敷完确實水分會得到即時提升。
但它的主要功能是清潔,具有去角質的效果,如果每次補水都要去一次角質,代價也是有點高啊,還不如一片單純的補水面膜來得徹底...
這就要看你怎麼定義“溫和”這個詞了,同樣以珀*雅舉例。
從清潔方式來看,它主要通過軟化剝落表面廢舊角質來達到清潔效果,比起撕拉面膜和磨砂膏确實溫和不少。
從成分上看,無酒精有香精,但防腐劑有5種之多,不算溫和。其中包括了争議性比較大的尼泊金酯類防腐劑——羟苯丙酯,和甲醛釋放型防腐劑——DMDM乙内酰脲,它們刺激性比較大,敏感肌要慎用。
總的來說,這些泡泡面膜給我的感受就是“補水不夠、清潔過度”,也千萬别覺得好玩想買,啥東西不好玩啊非要玩臉...不跟風、不盲從才是對臉最好的“清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