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汗是中醫的一個病證名,是以入睡後汗出異常,醒後汗洩即止為特征的一種病征。“盜”有偷盜的意思,古代醫家用盜賊每天在夜裡鬼祟活動,來形容該病證,即每當人們入睡、或剛一閉眼而将入睡之時,汗液象盜賊一樣偷偷的洩出來。
腎陰虛:虛則陽盛,虛 熱内生,陰氣空虛,睡則衛氣乘虛陷入陰中,表無護衛,肌表不密,榮中之火獨旺于外,蒸熱,迫津外洩則汗。醒則氣固于表,玄府密閉而汗止陰。中醫認為:腎主五液,入 心為汗。由于房事不節,房勞過度,亡血失精,或久病傷陰,素體陰虛,腎液不足,虛火内生,迫津外洩故潮熱盜汗,虛煩少寐,頭昏耳鳴,舌紅少苔,脈細等。當此之時,治宜滋陰降火。
需排除以下疾病甲亢由于甲狀腺功能亢進,分 泌過多的甲狀腺素,代謝率增高,表現為神經興奮性增高,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可出現怕熱、多汗,也有夜間盜汗者。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多汗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交感神經興奮,而緻汗腺分泌增加;其次,血糖代謝率增高也是糖尿病病人多汗的原因之一。
結核盜汗是結核病中毒症狀之一,是由于結核菌的毒素及其代謝産物刺激中樞神經系統,導緻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的結果。
腫瘤盜汗也是腫瘤病人的常見症狀之一。
其它此外,高血壓病、更年期綜合征、低血糖症、系統性紅斑狼瘡、心内膜炎等疾病以及術後體虛、精神緊張、心理壓力等因素都可能引起盜汗。但大部分 盜汗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引起的,其發病機制主要是交感神經異常興奮所緻。
更年期盜汗是常見現象,以西醫論點解釋的話是由于更年期來臨,使内分泌和植物神經功能出現障礙導緻。而中醫方面則解釋為,陰虛内熱、虛陽上亢、津液不固所緻。所以在治療時以滋陰為主。雖說更年期盜汗是正常現象,但是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的話,還是需要治療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