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現存明刊百回本《西遊記》均無作者署名,作者是明代吳承恩
美猴王
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沙僧和白龍馬,西行取經,一路上曆經艱險、妖怪魔法高強,經曆了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該小說以“玄奘取經”這一曆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明代社會現實。
西遊趣事:受命于人
唐僧西行,出離大唐邊界,便遇魔王寅将軍,被太白金星搭救。至五行山下,救出孫悟空,賜号孫行者。路上,孫悟空打死六個強盜,不堪唐僧數落,一怒之下去了龍宮。唐僧接受觀音贈送的用來鉗制孫悟空的兩件東西——嵌金花帽與緊箍咒。悟空聽從龍王勸告,回到唐僧身邊,無意間戴上花帽,卻再也摘不下來。唐僧念咒,悟空頭痛。自此,悟空受制于唐僧。
心猿意馬
心猿意馬這個成語我們大家都很熟悉,意思就跟字面一樣形象,指的是人的心思如猴兒一樣上蹿下跳,像馬兒一樣四方馳騁,靜不下來。
“心猿”這個詞出現在西遊記小說中标題裡的次數,總共有15次,從“定心猿”到“心猿顯聖”,再到“心猿護主”直到最後,心猿和意馬都沒再出現了,取而代之的是“猿熟馬馴”,喻示着西天取經的成功。
後來我在看動漫一人之下中也有相關說法,過去修行的人把心肺比作猴子,司心志,為陽。肝腎比作豬,司人七情六欲望為陰。脾胃五行屬土為調和陰陽之體稱為“沙和尚”。猴子與豬注定隻能有一個出頭,當陰陽有矛盾時就是沙和尚出來調和的時候。
意馬上的人稱為“元神”,猴豬和尚又稱金公木母黃婆,對應鉛汞與朱砂,這是煉丹三要素,因此馬上之人又稱“三藏”。
堅固心志,強健體魄這是收複意馬的手段。古人修行講禁欲。男子不洩精為擒白龍,女人閉月經為斬赤龍。而龍馬的另一個身份:“西海龍王三太子”。在周易中西方龍三為:“乾之三爻”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意思是君子(要是)白天能始終勤勉努力,到了夜裡還能夠嚴格約束自己。 即使是遭遇險地,也不會犯太大的過錯。
另外西遊記中五行陰陽天幹地支貫穿了整本書,心火、肺金、腎水、肝木、脾土與師徒五人相互對應着。
孫悟空所悟者為“空”,豬悟能所悟者為“能”,沙悟淨所悟者為“淨”,唐三藏所悟者為“三藏”。三藏意為猴豬和尚。
我想,一個人如果内心不再“心猿意馬”而是“猿熟馬馴”,那就說明這個人已經開悟了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