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小孩子反複胃疼怎麼辦

小孩子反複胃疼怎麼辦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7-01 06:32:50

失眠、抑郁、焦慮等情緒和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影響着現代人的身心健康。與此同時,兒童青少年心理行為問題發生率和精神障礙患病率也在逐漸上升,心理健康,特别是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已成為日益突出的公共衛生問題。

今天是世界精神衛生日,今年的主題是“青春之心靈 青春之少年”。數據顯示,2020年青少年的抑郁檢出率為24.6%。學習效率下降,耐心越來越少,内心正能量減少,有可能是抑郁情緒在作祟,需要格外警惕。

抑郁症是一種全球常見病。根據世衛組織今年發布的數據,據估計,世界上大約有2.8億人患有抑郁症。

值得一提的是,相關話題,今早一直占據着熱搜榜的前兩位,多個抑郁症話題登上熱搜。

12歲少年每晚胃疼肚子疼

确診為抑郁

住北京的劉女士有一個12歲的孩子,今年把孩子送去了河北最好的中學讀書,孩子一到晚上就會胃疼肚子疼,不适應學校的寄宿生活,沒有精神也不願意和同學說話,連吃飯也受到了影響,最後被确診為輕度抑郁。

小孩子反複胃疼怎麼辦(12歲孩子每晚胃疼肚子疼)1

經過檢查後發現,劉女士的孩子是典型的“心理疼痛”。人在心理壓力過大的情況下,會出現非器質性身體疼痛:比如頭頸部鈍痛、胸悶氣短、不典型面痛、慢性腰背酸痛等等。

小孩子反複胃疼怎麼辦(12歲孩子每晚胃疼肚子疼)2

專家提示,出現非器質性的身體疼痛不可小視,應及時就醫,緩解心理障礙,才能恢複健康肌體。

小孩子反複胃疼怎麼辦(12歲孩子每晚胃疼肚子疼)3

半天接診53個患者

20個為兒童青少年,最小的僅9歲

“近年來,不管是出診醫生還是護士,都有這樣的感受,門診就診患者中,兒童青少年的占比在增加。”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青少年精神心理疾病早期幹預專家陳緻宇說。

上周三上午,陳緻宇的專家門診共看了53個病人,其中20個是兒童青少年,年紀最小的是名僅9歲的男生。

“這個小患者從外地轉學到杭州,整體學習能力相對差一些,同學之間的交際能力也欠缺,在班裡沒有說得上話的朋友,漸漸變得喜歡自言自語,還經常一個人傻笑。父母發現後,覺得孩子可能有問題,就帶過來看。後來我們排除了一些精神疾病,對他進行了一些疏導,并叮囑父母多和他交流,和學校心理老師多交談。”

陳緻宇說,兒童青少年患者中,有些是因為自我要求和現實結果之間産生了落差,一下子情緒無法宣洩造成,這個時候如果及時進行早期幹預,孩子還是能很好地回歸學校、融入社會的。

升入初中後“學霸”變“學渣”

早期幹預帶他走出陰霾

早期篩查早期幹預有多重要?浙大精中(杭州七院)的王奕權主任醫師心裡最清楚,他的病人中,有幸運地經過早期幹預走出了陰霾的;也有因錯失早期幹預最佳時間,給身心造成了不可逆的傷害。

今年中考,小凱如願進了自己相對還滿意的民辦高中。前些日子,他來到王奕權診室,一來複診,二來報喜。

小凱從小就聰明,小學時一直是班裡的“學霸”,别人在玩時,他都在拼命學習,從不讓父母操心,也養成了事事自己說了算的習慣。

前年,小凱進入一所比較好的初中,進入新環境,高手如林,老師管得也嚴,小凱一下有點不适應,找不到學習的感覺,第一次考試就考砸了。這以後,他開始放飛自己,成績越來越差。成了“學渣”的小凱不想去學校,父母一度哄着,手機随便玩,生活亂了套。但凡父母說小凱幾句,他就不耐煩,跟父母吵架,甚至出現自傷行為。

父母急壞了,果斷把小凱帶到王奕權診室就診,經過系統評估,小凱存在适應障礙,同時還伴有抑郁情緒。把小凱收治入院後,配合藥物、物理治療和心理疏導,糾正行為習慣和睡眠習慣,小凱情緒慢慢好轉,10多天後出院。

在這個過程中,剛好小凱學校和醫院有對接通道,王奕權及時把小凱情況和學校老師溝通,為小凱提供心理支持,出院後,小凱在家過渡了10天,重新返回學校。

今年中考前,因為壓力,小凱再次出現一些焦慮情緒,吃不好睡不好。王奕權為小凱做了心理輔導,開了點安神的中成藥,之後,他調整情緒,考上了自己相對還滿意的民辦高中。

“随着學習階段不同,學校環境的改變,原來優秀的孩子可能也會出現能力不夠的情況,導緻情緒波動,這個時候,家長應及時評估,如排除疾病因素,可以積極進行心理調整。所以說,早期幹預非常重要。”王奕權強調。

高二女生後悔選讀理科情緒崩潰

父母卻還錯誤地加油鼓勁

高二女生素素則沒小凱這麼幸運了。在面臨文理科選擇時,素素傾向選文科,可父母認為理科好,以後就業選擇空間大,她最終選擇了理科。

學習了一段時間後,素素有些後悔,學習跟不上,覺得自己選錯了,漸漸有些崩潰,“我的高考完了,什麼都完了。”

父母知道素素的想法後,沒有給予她及時的支持,而是讓她先慢慢自我調整,但當時的素素,遇到問題的思路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偏弱的,她陷入極端思維,失去了學習的動力,但父母沒有意識到問題,還是一味催促,“再忍一忍,加加油,一年很快就過去了。”

終于,素素情緒爆發,出現極端消極行為。來到王奕權診室就診時,素素已升到高三,被确診為重度抑郁症。

“事實上,病人在高一就開始不适應,一直咬牙堅持,直到高二爆發。如果家長能及早識别,把篩查的關口前移,一旦發現孩子情緒異常或波動大,早點幹預,通過心理輔導、治療及專項性訓練或許就可以把苗頭遏制住,不至于發展到重度抑郁症。”

【周知!抑郁症不是想開點就能解決的】

醫生介紹:

①抑郁症是一種疾病,不是普通的心情不好,不是到外面散散心、想開一點就能解決的,很多人認識不到這一點。

②通過專業治療,大多數抑郁症可以治好。

8個你已經抑郁的迹象,盡快就醫尋求幫助:

1、你能感受到更深層次的情感

2、你不那麼積極樂觀

3、你癡迷于成為更好的人

4、你的情緒會突然波動

5、你開始吸毒或酗酒

6、你總是心不在焉

7、尋求幫助會讓你不舒服

8、你總是試圖表現的很開心

今天是世界精神衛生日,轉給更多人!認識抑郁症!

來源|都市快報、央視新聞、央視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