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在進食24小時或48小時内,因所進食物被細菌毒素污染,或食物有毒素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因病因不同出現不同的臨床表現,例如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腸胃炎症狀。
從農田到餐桌,食品需要經曆種植養殖、生産、儲存、銷售、烹調等多個環節,每個環節都有不同的健康風險潛伏其中,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也各不相同。比如,誤食毒蘑菇、河豚魚、發芽土豆等屬于動植物性食物中毒;食用了發黴花生、長黑斑的甘薯、紅心甘蔗等會導緻真菌性食物中毒;未腌透的酸菜、果蔬上的農殘可能引起化學性食物中毒;而生活中最常發生的還是細菌性食物中毒,沒洗手就吃東西、剩飯菜沒熱透、喝生水、吃生雞蛋……稍不留神,這些容易被細菌或細菌毒素盯上的食物就可能讓你食物中毒。
遠離食物中毒,預防是關鍵
購買食物時,應選擇新鮮優質的食材,避免含天然動植物毒素、發生變質或超出保質期的食物。在備餐時,應注意保持手、器具及環境的清潔,使用潔淨安全的水清洗和制作食物,并将生肉、海鮮等與其他食品分開處理。烹調制作食物,應将食物進行充分加熱。做好的飯菜要盡快食用,長時間放置在室溫下的食物容易被微生物污染。生熟食物要分開存放,防止交叉污染。
發現食物中毒怎麼辦
當進食後出現上吐下瀉、腹痛發燒等食物中毒症狀,應立即封存可疑食物,并保留嘔吐物或排洩物。若進食時間較短,可立即進行催吐,若進食已超過2小時,可采用導瀉等方式促使食物盡快排出。如果出現脫水現象,最好少量多次地飲用溫開水或生理鹽水進行水分補充。若有抽搐、痙攣、血壓下降、昏迷休克等嚴重情況發生,一定要立即就醫,及時進行救治。
來源:山東省食品科學技術學會
編輯:方雪
審校:高淑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