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經50歲的趙先生,是一名建築工地上的普通工人。因為自家的兒子,要出國留學,需要不少的錢。所以他平時在農閑的時候,也會到附近的工地上,打一點零工補貼家用。
但是三個月前的一天,他在爬腳手架的時候,被一根裸露在外的生鏽鐵釘,紮傷了腳掌。當時他觀察到并沒有流多少血,也沒有将其放在心上,就繼續忙着幹活賺錢。晚上到家後,他仍然放不下心,想到鐵釘可能有細菌。所以他用肥皂水,将自己的腳掌好好清潔了幾遍。心想這總不會再出事了吧。
但是沒想到第二周的中午,他在工地幹活時,感到天旋地轉、眼前一陣發黑。想要張嘴呼救,但是也發不出聲音。很快便倒在了烈日之下。幸好附近幹活的工友及時發現,将其送到了醫院進行搶救。醫生檢查他的症狀後,通過各種儀器進行檢查,判斷是腳掌傷口感染了破傷風。需要立刻住院治療。
在住進去後的第一天,患者就出現了明顯的肌肉僵硬。想要轉動脖子都很費勁。這時候遠在外省的兒子,連夜打了火車趕來。父子二人眼泛淚光。但是病情并沒有好轉,醫生在用藥過後,他的病情仍然持續惡化。不僅嘴巴無法開口說話,反而會不停地流口水。并且伴随着呼吸困難和肌肉抽搐。
醫生見到病情惡化如此迅速,迅速與病人親屬進行溝通。将其轉到ICU進行進一步治療。面對高昂的手術費,家人毅然簽下了同意書。
在經過了兩個月的ICU治療後,最終趙先生還是轉危為安。被醫生推出病房的那一刻,他直言有種再獲新生的感覺。
趙先生患上的破傷風,是什麼時候引起的?破傷風是由于感染了破傷風杆菌,而引起的一種疾病。它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之中,平常也會接觸到。但是一般來說,卻不太容易因此而患病。這是因為它是一種厭氧型的細菌,在氧氣充足的環境下,是無法生存繁殖的。所以,一般隻有在較深的傷口處,才能夠順利地入侵人體。
一般感染了破傷風的病人,在初期的時候,可能隻會感到頭暈目眩、發熱頭疼等症狀。但是很快的,就會發現自己的嘴巴。似乎張不開來,脖頸的轉動也比較困難。嚴重的情況下,會出現全身陣發性痙攣、強直性痙攣等症狀。有時候甚至會導緻病人呼吸困難,危害生命安全。
文中的趙先生,正是因為一時的疏忽,沒有對傷口進行徹底的消毒和清洗。所以才會導緻破傷風杆菌,從傷口處感染進入身體。花費金錢不說,還連累自己白白受了一次罪。真是得不償失。
面對生活的重擔,很多中年男性在發生鐵釘紮腳的事情後,往往會為了節省醫療費,不去進行治療。甚至很多人連基礎的傷口清潔,都不願意做。而這類人群,也成為了破傷風杆菌的高危人群。想要預防這種可怕的病菌,這三種傷口,務必要當心。
生活中預防破傷風杆菌,這三種傷口,需要當心1、被生鏽的鐵釘,刺穿的傷口
這類傷口是很多戶外勞動者,比較容易發生的。特别是建築工程領域的工作者,如果腳掌沒有紮過幾次釘子,可以說這工作都白幹了。而生鏽的鐵釘上,還殘留着破傷風杆菌。再配合傷口深且窄的特性,必然會導緻破傷風杆菌的滋生。所以在戶外工作時,最好穿鞋底厚一點的勞保鞋,這樣能夠盡量避免,類似的情況發生。
2、被家禽或者牲畜咬傷
近些年來,随着醫療衛生知識的普及,很多人對于傷口的清潔都比較重視。但是在農村地區,還存在健康盲區。農村裡的老人,普遍喜歡養一些家禽或者牲畜,既能夠改善夥食,也能夠換取一些收入。但是在喂養的時候,難免會被這些家禽啄傷或者咬傷。許多老人隻是簡單地用爐灰摸一下,就将其抛之腦後。但是這些傷口,也會是破傷風杆菌滋生的溫床。
3、在野外玩耍時的傷口
如今都講究親近自然,許多家庭都有野餐和露營的習慣。如果身上存在未愈合并且包紮的傷口。這些傷口在碰到泥土或者髒污的時候,也會感染破傷風杆菌,從而導緻患病。
面對這些肉眼看不見的細菌,人們很難将其完全排除在生活之外。各種陰暗、潮濕的角落裡,都可能有它們的身影。在預防這三種易感染的情況外,學會正确的處理措施,也是相當有必要的。
身體出現傷口後,如何處理,才能避免破傷風杆菌感染?出現傷口後。打一針破傷風疫苗
破傷風菌通過在人體内繁殖,從而分泌毒素,造成患者的死亡。但是也可以通過讓身體生成破傷風抗毒素,從而在毒素剛生成的時候,将其中和掉。而或者這種抗毒素,最有效的方法莫過于注射破傷風疫苗或者破傷風針。這二者都可以促使身體對其有一定的抵抗功能,減輕發病症狀。
對傷口進行徹底的清潔
面對一些創口較大的地方,可以用雙氧水對其進行清潔。一方面能夠對細菌進行殺滅,另一方面也能夠破壞其生存的無氧環境。但是如果傷口被鐵釘等物品紮的過深,就需要前往醫院進行專業的處理。
破傷風在從前,與狂犬病一樣,都屬于難以預防的疾病。但是如今的醫學發展。,隻要治療足夠及時,便不會出現大的問題。但是大多數的患者,都是由于疏忽了傷口的清潔工作,所以才會不幸中招。
【參考資料】
1、做飯燙個泡 竟得了破傷風·健康報·2020.12.28
2、“沒傷口”怎麼還會得破傷風?·北京日報·2018.7.14
3、北大人民醫院王傳林:破傷風緻死率高 正确預防是關鍵·環球網·2020.9.1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