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全民健身日我們一起動起來

全民健身日我們一起動起來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8 19:08:49

全民健身日我們一起動起來(全民健身日你距離)1

一群健身愛好者在教練的帶領下進行戶外野練。(資料圖,中新社記者湯彥俊 攝)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8月8日電(王禹)如今正值炎炎夏日,居高不下的氣溫成為阻礙人們進行戶外運動的天然屏障。然而将視線移至室内,選擇合适的場館依然困擾着運動愛好者。如何方便、快捷的進行健身,成為當下亟待解決的難題之一。

在北京生活的王俊是一位羽毛球愛好者,上學時,他便是學校羽毛球館雷打不動的常客。但工作之後,去哪打球讓他犯了愁。在某生活類APP上查詢了一番後,結果讓他望而卻步。因為根據檢索結果,條件不錯的羽毛球館不是很遠,就是價格太貴。

“打一場球還要坐公交或者是地鐵,幾十分鐘花在路上,去的時候還好,打完球回家想想就覺着累。”王俊坦言,除了時間成本,動辄近百元一小時的費用也讓他有些猶豫,“一般就是約幾個朋友偶爾打一打。”

全民健身日我們一起動起來(全民健身日你距離)2

羽毛球愛好者在比賽中。(資料圖)

相較于王俊,家在山東濟南的李文要求不算太高,茶餘飯後他總喜歡在小區裡的花園裡遛彎。不過讓李文有些郁悶的是,小區一路之隔就是當地一所中學新建的體育場,但高高的圍欄和緊閉的大門,隻能讓嶄新的塑膠跑道和完善的設施伴随着黑夜“沉睡”。

體育社會學學者黃亞玲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王俊和李文的煩惱正是當下引起熱議的“15分鐘健身圈”推進過程中要解決的問題,甚至是面臨的痛點。那麼,究竟什麼是“15分鐘健身圈”?

《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曾對“城市社區15分鐘健身圈”做了具體界定,主要是指“在城市社區,居民從居住地步行或騎行不超過15分鐘範圍内,有可供開展健步走、廣場舞、球類運動等群衆性體育活動的場地設施”。

全民健身日我們一起動起來(全民健身日你距離)3

西甯市民在全民健身示範點鍛煉身體。(資料圖 魯丹陽攝)

近日印發的《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更是明确指出,要為不同人群提供針對性的運動健身方案或運動指導服務,努力打造百姓身邊健身組織和“15分鐘健身圈”,推進公共體育設施免費或低收費開放。

據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司長郎維介紹:“現在政府極力主導學校體育場館和所有公共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各個部門要協同起來,來實現現有存量場館的開放和新的場地的建設問題。全社會共同參與,來促進和督促場館的有效利用。”

2018年,受益于中央财政補助,全國各地共有1277家大型體育場館免費、低收費向社會開放并接受群衆監督。與此同時,多地的學校體育場地也有條件地開門“迎客”,為周邊居民運動健身提供便利。

全民健身日我們一起動起來(全民健身日你距離)4

群衆在跳廣場舞。 宋敏濤 攝

上海體育學院教授鄭家鲲告訴記者,經過近5年發展,“15分鐘健身圈”建設不斷完善。主要體現在:健身設施數量大幅增加,類型豐富多樣;群衆身邊的體育賽事活動豐富多彩;體育健身指導服務不斷完善;群衆身邊的體育組織不斷健全。

他也向記者描繪了自己對15分鐘健身圈的暢想:“大衆參與體育活動的欲望強烈,有經常運動的同伴,附近有适合體育鍛煉的體育場地,體育組織經常性地組織體育活動,有社會體育指導員進行技能指導,有運動風險規避和安全保障機制,有濃厚的體育鍛煉氛圍。”

但健身場地設施數量少、功能單一,難以滿足群衆健身要求的情況依然存在,大型場地設施建設有阻力、學校等公共場所涉及多方權益,協調難、開放難也是痛點。如何盡早實現“15分鐘健身圈”,黃亞玲給出了她的建議——因地制宜,打造多樣化、小型化場所。

全民健身日我們一起動起來(全民健身日你距離)5

籠式球場在大城市裡頗受青睐(資料圖:籠式足球推廣活動啟動儀式在鳥巢外場足球場舉行。 王曦 攝)

“大城市寸土寸金,‘15分鐘健身圈’無需追求大型、高端化的場館,重要的是把社區的空地、公園、單位充分利用起來。”事實上,這并非沒有成功的案例,近年來籠式球場在北京和上海等地興起,突破傳統球場局限的同時,利用樓頂等邊角地搭建,也符合都市特色。

北京朝陽區八裡莊街道便在與“空間”的争奪中打了勝仗。原本轄區内有一塊堆滿垃圾的空地,因開發商多年未開發而閑置。最終在多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對其重新進行規劃整治。如今,這塊空地搖身一變,成為居民運動健身的足球場和籃球場。

八裡莊街道文教科負責人許薔告訴記者,街道所轄地區特點鮮明,一側是高新産業以及高端住宅,一側是老舊小區,空間整體比較局促,因此在協調健身場地方面存在難點。對此,街道一方面,要求開發商配套設施齊全的同時,也自籌資金為老舊小區修建健身場地。

全民健身日我們一起動起來(全民健身日你距離)6

資料圖:運動愛好者參加足球項目 。 張元秭 攝

如今,八裡莊街道轄區内已經擁有5塊足、籃球專項場地,60餘套健身器材,其中包括還包括二代智能健身器材,此外,乒乓球長廊也已建設過半。同時,還在進行拆除私搭亂建,騰退出來的空間将用作小微健身公園的建設。

不過,在鄭家鲲看來場地僅僅是組成“十五分鐘健身圈”的一部分,更為關鍵的是群衆參與健身的意願。日前,微博上進行了主題為《最适合你的健身方式是什麼?》的投票,有10萬餘人參與其中,不過有接近半數的網友卻投給了“不運動”,結果令人吃驚。

事實上,很多二、三線城市即便建設了大型場館設施,但實際利用率也不容樂觀。“對于大衆健身意識的引導是一個長久的過程,需要時間來醞釀,通過體育健身愛好者帶動身邊的人參與進來,逐漸養成體育鍛煉習慣。” 鄭家鲲說。

全民健身日我們一起動起來(全民健身日你距離)7

上海市體育局官方網站可以查詢面向群衆開放的健身場所。

“15分鐘健身圈的建立是‘以人民為中心’為原則,充分考慮人的主體作用,群衆沒有參與健身的意願,那麼建立15分鐘健身圈将毫無意義,因此,15分鐘健身圈離不開群衆的積極參與,隻有群衆主動參與進來,才會有活力,才能蓬勃發展。”

在采訪過程中,不少運動愛好者向記者提出了一個新的疑問:或許身邊确實有适合的健身場地,但卻無從查詢。包括王俊在内的不少人隻能借助于第三方應用,要麻煩不少。如何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健身場所?上海在這一方面無疑走到了前面。

在上海市體育局官方網站“我要健身”一欄,可以看到119家社區百姓健身房、269條百姓健身步道、29個百姓遊泳池以及衆多面向群衆開放的場館名稱、地點,查詢方便快捷,信息也一應俱全。

黃亞玲表示:“這個問題要解決也好解決,但關鍵問題是誰來去做。現在網絡發達,隻要把資源整合起來标注上,推出服務平台或是app,一查就能查出來身邊有什麼樣的健身場所,歸根結底還是服務觀念需要進一步提升。”(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