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成榮
巢湖處于皖中,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又是三國時期吳國所轄地。具有深厚的人文曆史掌故民俗典籍。老家的稱謂禮節需要大家略微知道。我了解的老家稱謂和禮節可能都是表象的。那是一個孩子的眼光。
老家處于阜宿方言區到淮揚方言的過渡地帶。入聲字較多,說話語速快,重複多,舌頭很靈巧,有時還沒有進入耳膜,話就結束了。沒有北方方言的耿直,也沒有真正吳侬軟語的柔美。處于這個地帶的很多稱謂與其他地方很有些不同。
關于祖輩的稱呼,我們稱祖父為zizi,稱祖母為lai lai,曾祖就為taizizi,tailailai,稱呼外祖父外祖母為 ga be zizi ,ga bu laiai。
關于父輩的稱呼,我們稱父親為dada,稱呼母親為ma ma。這是大家可以理解的。但是有的稱呼自己的母親為阿姨。我家大哥就稱呼媽媽為阿姨,原因就是當時大哥出生時,上面姐姐多,有個兒子就像寶貝一樣。擔心長不大,不健康,于是讓他稱呼自己的母親為阿姨,大概就是這個意思。類似于北方為了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取一個阿狗阿貓的名字。俗話說,名字越賤,孩子越好養。至于為什麼稱呼母親為阿姨。我搞不清楚,在很長時間裡都以為老大是抱養的,雖然事實不是這樣的。現在看來還不如是抱養的。
我們老家對親戚的稱呼一律按照子女的輩分來稱呼。比如媽媽稱呼自己的弟弟為“大舅”,前面不會加上“他”。我的表姐稱呼我的媽媽為“姥姥(巢湖是姑媽的意思,第一個字一聲,第二個字二聲)”,我舅媽和我大舅都會這樣稱呼媽媽。雖然有時候他們也會喊“大姐”,一般都是孩子們不在身邊。所以有時候不同輩分,年齡相仿的人都是同樣稱呼的話,你不一定能夠分得清誰是真正應該喊,誰是符合孩子們喊得。初到巢湖農村的人一定要小心。
嫂子或弟媳婦稱呼小叔子或大伯時一律跟着孩子們稱呼。“二yi(第一聲或輕聲)”“三yi”這樣喊,表示二叔、三叔。
對于女婿的家人或兒媳婦的娘家人也一律按照女婿或兒媳婦的身份來表達敬意。
家裡的孩子,一般叫做“xiao a zi”,最小的孩子一般叫做“xiao bi ”,我至今不知道是什麼意思,雖然已經被叫了五十年(這個稱呼隻能是父母的專稱。我家老大就叫我小四子,當然現在叫老四了。),我一直猜想可能就是小寶貝的意思。
掌握了巢湖尤其是我老家中垾徐村的關于稱呼的知識,你才能夠和鄉人走得近,遞得上話,才能熟悉。不然,老家人會說這個xiao a zi不“ding leng”(就是不知好歹的意思,或者是腦子不靈光)。
家鄉的禮節也比較多,婚喪嫁娶,說媒定親,房屋架梁、上瓦,孩子滿月抓周、剃辮,老人做壽,上學參軍等等都是需要待客的。我在《老家的冬天》裡說過,老家人吃早酒,一年四季尤其是逢年過節,吃早酒就更普遍了。我記得多年後第一次回家,在家裡待了幾天,每天早晨都要被喊去吃早酒,在天井裡一坐或堂屋圍着八仙桌一坐。天井裡坐稍微随意一些,但是在堂屋八仙桌上一坐,我就不知道該怎麼坐了。老家的座位還是很有講究的。不然範增會很不高興的。
範增是巢湖人,屬于現在巢湖亞父鄉。《居巢人範增》這樣介紹:“居巢人範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計……”《鴻門宴》中關于座位的主次寫的很詳細也很清楚:“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範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我們老家堂屋的八仙桌座位也是十分講究的。座次也差不多。如果家裡來了新女婿,那麼範曾的位置是要讓出來的。
老家人喝酒是需要将酒放在錫壺裡燙熱。酒的度數不是很高,老家有一個好處,就是文質彬彬,從來不炸雷子。我敬你一杯,我和你吃一杯。每次都要站起來,頻繁舉杯,有時菜一點也吃不上,這種喝法其實酒喝得一點都不少。但是沒有北方人喝高興了炸一杯,喝得不高興了炸一杯,喝得感情近了炸一杯,言差語錯了炸一杯,你是長輩炸一杯,你是哥炸一杯。這是武酒。透露出北方人豪爽率真,透露出舍命陪君子的決心;我們老家不這樣,就是慢條斯理,不溫不火,不急不躁,就是用家裡的待客之道請你不停的舉杯,而且早上、中午、晚上都要喝酒,有時安排不過來,早晨就要喝幾頓酒。自己茶杯裡酽酽的濃茶早就泡好了(老家人特别愛喝茶,本來喝茶是有文化有身份的一種象征,但是我們老家無論老少都喜歡喝茶,早晨起來男人們端着剛泡好的清茶叭着煙在村裡閑逛就是一道悠閑的風景。)。主人不停地招呼吃菜吃菜。在喝茶、喝酒、招呼吃菜的氛圍中,早酒終于結束了,時間也差不多10點多了。主人一定要等到客人端着碗,筷子放在碗上面,兩手扶着,站起來說到“我吃好了,你們慢吃”。主人有忙不叠的打洗手水,拿來熱毛巾,請客人淨手淨面。至此早酒算結束了。如果是新女婿上門,就不能這樣待客了,必須是挂面、香油、豬油加荷包蛋。無論你幾點到,有沒有吃過,這都是必須的。我親眼見過我侄女婿新婚夫妻到家,已經快11點了,中午飯也準備的差不多了,但是家裡人還是讓他們吃了滿滿一碗又加了雞絲的挂面。
老家人磕頭是實實在在的。尤其是過年拜年,不論你多大年齡,隻要你是小輩,隻要你來拜年,蔔羅蓋子(膝蓋)必須跪地,态度必須虔誠。村裡本來就是一大家子,作為小輩,大年初一可就辛苦了,也不能賴在家裡不出門,如果這樣,你就是“得漿頭子”(這孩子很差勁,不懂事)。這個名聲很不好聽。所以甯願自己的蔔羅蓋子受罪,也不能讓自己的名聲受損。
其實故鄉的禮節還有很多很多。比如娶媳婦就有數不清的禮節,但是我小。我不記得這些,我隻記得結婚時好的東西、好看的新娘,隻想着晚上去聽新房,渴望聽出一些動靜。
最憶是巢州,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