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收官之際,長甯區在推進虹橋國際交通樞紐建設上再傳捷報:位于友樂路上的大型商辦綜合體——東虹橋中心即将在年底竣工驗收并交付使用,這預示着長甯區在實現“最虹橋”目标中又邁出了堅實一步。
東虹橋中心效果圖
自年初,長甯區積極推動《長甯區推進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行動方案》加快落地以來,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各部門圍繞政策、平台、項目等做了很多具體的落實、細化工作。從實際成效來看,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帶動了長甯區産業集聚以及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更重要的是“大虹橋”的品牌吸附力和影響力正在不斷加強。
曆時9個月,
長甯打造“大虹橋”品牌有亮點
過去的9個月,長甯區在推進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方面亮點不斷。
政策落地率高,且正在打造2.0版本
據長甯區發改委主任葉鵬舉介紹,發布《長甯區推進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行動方案》以來,長甯區積極推動“一批政策”落實見效,目前政策落地率達82.8%,與全市層面推進進度基本一緻。
每一項政策的落地都不易,比如,保稅維修政策,是由商務部牽頭、海關總署、國家發改委共同推進的創新性政策。怎樣的主體才能申報、具備怎樣的監管條件才能滿足要求等等,這些都需要區裡會同項目主體,積極與市相關部門乃至國家部委進行深入的溝通彙報。
即使首批原創政策落地也并不意味着萬事大吉,必須不斷放大政策效應。推動開放不斷升級,加快政策升級的研究和儲備力度。目前長甯區發改委正在牽頭研究政策2.0版,相關的調研、走訪以及問題彙總已基本完成。
發展重要項目,吸引優秀企業落戶長甯
在項目推進方面,長甯區今年開工推進項目的總體情況向好,正在醞釀一批新的項目。未來三五年将重點在西部醞釀推動一批承載兩大戰略的項目,有些還是百億級的,比如,臨空12号街坊、天山680地塊項目等。對于地方政府而言,這些開發中的項目就是吸引優秀企業前來投資、落戶的重要載體,做好載體的周邊公共配套以及主導功能定位,同樣也是項目建設必須高度關注的方面,同等重要。
以長甯區臨空園區為例,乘着“大虹橋”建設的東風,包括東虹橋中心和同樣即将投入運營的光大安石中心,聯影智慧醫療園、人工智能産業園、上海宜家荟聚購物中心等一批标志性項目正如火如荼地推進,豐茂的“梧桐樹”正日漸成行成林、吸引着越來越多的“鳳凰”來此栖息。
搭建平台,緊緊抓住“大虹橋機遇”
“大虹橋”也給相關區域一個重新審視存量資源的契機,長甯也正在加快速度為高附加值産業的落地和集聚搭建更多更好的平台。作為虹橋國際開放樞紐上海市域範圍唯一的中心城區,長甯區有着極為優越的區位優勢和高端商務和專業服務優勢。這對于長甯區搭建新平台、發展新産業是非常有利的。
比如,原本長甯區缺乏符合醫藥行業标準的廠房,發展醫藥健康産業缺少抓手和優勢。國家對藥品管理實行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MAH)後,将藥品的上市和生産許可分開,長甯區搶抓機遇、打造平台,依托區内集聚的相關人才及密集專業活動、還有上海豐富的臨床資源來吸引周邊的大健康企業和相關持有人,因此得以搶抓機遇、乘勢而上,積極發展大健康産業,更好地為長三角居民提供高水平的生命健康服務。
當然,創新活動和平台打造離不開資本的支持。截至目前,長甯區已舉辦了7期不同主題的創投沙龍,邀請投資人、被投企業、技術團隊等一起來為長甯區的産業發展、平台建設出謀劃策。
打造“最虹橋”,
長甯有優勢也有底氣
在前不久召開的中國共産黨上海市長甯區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上,長甯區提出要努力鑄就“開放特征最鮮明,高端産業最集聚,城區配套最完備,輻射功能最突出”的“最虹橋”。
開放是長甯賴以快速發展的基因
開放特征最鮮明,這是長甯區賴以發展的基因。
30多年前,“虹橋”本來隻是上海名不見經傳的一隅。在虹橋經濟技術開發區設立不久,虹橋地區大樓拔地而起,漸漸聲名遠播,成為“90年代上海十大新景觀”之一。如此快速地實現發展、開放功不可沒。不過,虹橋經濟技術開發區更多的是對外開放,現在的長甯區則要注重對内對外雙向開放。
縱觀長三角,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加快建設以來,各省市政府、企業、平台之間的開放協作明顯增多了。一個顯著性的标志就是長三角各地的跨區政務服務更加便捷了,開放的内涵在深化、領域在拓展、層級在提升。而在《總體方案》的深入指引下,長甯區勢必會吸引更多的人才、企業來此生活和創新創業,進一步帶動高端産業的集聚。
高端産業荟聚長甯
在虹橋國際開放樞紐“一核兩帶”功能布局中,長甯區全域納入北向拓展帶,其中長甯區西部19.9平方公裡納入核心區範圍。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得長甯區可以依托空鐵複合的優勢,發展樞紐經濟,比如航空服務業被列入長甯區三大重點産業之一。現在,航空服務業已經催生出航材、航油、航食、航信、航空金融,飛機租賃等細分産業,今後随着虹橋國際機場功能的提升完善,将會有越來越多的臨空經濟來此集聚。
随着虹橋國際開放樞紐的建設,長甯區将面對更大範圍的市場,将催生更多的總部經濟。目前,長甯片區的企業總部數量和能級也位居前列。長甯區将總部經濟作為重要的亟待壯大的功能,進一步凸顯資源便利配置的功能,引導更大範圍的資源以更高效率進行配置,帶動整個長三角經濟更具有競争力。比如,上海的總部拿出決策和資金資源、依托江蘇的制造業基礎、浙江的企業家創新拓展能力和安徽相對低的成本優勢,組合形成的運作主體,在參與市場競争乃至國際競争時,一定會更加具有競争力。
“十四五”期間,長甯區的産業布局聚焦“3 3 X”,除了區委區政府确定的3大重點特色産業、3個加快培育産業外,還要根據技術和産業發展趨勢,遵循“五型經濟”,發展更多的新産業新業态,包括在線新經濟、跨境貿易等。可以預見的是,“X”将帶給長甯區更多高端産業集聚的可能性。
“對長甯區來說,産業發展是開放的,隻要符合五型經濟的發展方向,我們都歡迎。”葉鵬舉說道,“比如,長甯區去年年底提出發展生命健康産業,今年已經初見成效,正在積極打造的大虹橋生命科學産業園,有資本,有科學家,也有運營的企業,初步形成了一個比較适合産業發展的平台。”
“新虹橋”和“老虹橋”各自都有“舞台”
處于虹橋中央商務區核心區内的臨空片區是長甯區打造“最虹橋”的封面,今年,臨空片區的重點是推進産城深度融合、不斷完善配套設施。
上海宜家荟聚購物中心建設現場
比如,即将在2023年竣工的上海宜家荟聚購物中心項目,将大大提升“大虹橋”的商業配套,也能夠為大虹橋地區打造一個可以融合人與人,人與社區,人與城市互動的聚會體驗中心,滿足社交、休閑、娛樂等多維需求。
虹橋人才公寓效果圖
正在建設中的虹橋人才公寓,首批住宅項目将于2023年竣工。将提供5300套人才公寓,是上海市單項在建規模最大的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之一。未來,在臨空園區,涵蓋小孩教育、老人養老等家庭全生命周期需求也将得到越來越好地滿足。
與此同時,“老虹橋”也期待在“大虹橋”建設的大背景下再創輝煌。老虹橋區域城市更新已納入市“十四五”規劃綱要,長甯區将進一步加大力度,推動整個區域的改造提升,着力啃下老舊商務樓宇更新的“硬骨頭”。
長甯區新一輪的主題特色街區也已經揭曉:将在四大街區更新顯效的基礎上,精心打造慧治金鐘、綠色程橋、健康泉口、悅動臨空、親情伊犁、荟水天中、活力紫雲、生态水城等“宜居之城”新示範;并努力實現“15分鐘社區美好生活圈”基本覆蓋全區。目前,包括872個項目、覆蓋10個街鎮的“15分鐘社區美好生活圈”行動規劃編制已經完成。
“大虹橋”的輻射作用正在不斷升級
長甯區位于上海服務輻射長三角“橋頭堡”位置,落實《虹橋國際開放樞紐總體方案》,長甯區在“大虹橋”7000平方公裡内發揮輻射帶動作用擁有先天優勢。
“改革開放以來,長甯區積累的最大的優勢就包括高端商務和高端專業服務。”葉鵬舉介紹道,“律師、商務咨詢、會計師、市場調研等高端專業服務業對區域經濟快速發展的支撐有目共睹,未來,長甯區将更堅定地向産業鍊、價值鍊的高端進軍。”
此外,長甯區原有的高能級平台也要牢牢把握,并且盡可能地提升輻射半徑。比如,長甯區已集聚數字經濟企業5800多家,涵蓋在線教育、在線醫療、在線文娛、生鮮電商、直播零售等多個領域。其中,龍頭企業表現強勢,擁有萬億級平台1家,千億級平台2家,年度交易額億元以上的平台近20家,電商企業交易總額占全市約1/5。
長甯區駐滬領事機構約占全市1/3,外交官官邸約占全市的1/2,外資企業約占全區企業總數的1/5,現有跨國公司地區總部62家,位列中心城區第三,民營企業總部9家。借助于良好的營商環境和創新生态,一大批在線新經濟、大健康企業在新冠疫情沖擊下,仍逆勢飛揚,這些優勢都将為長甯區發揮輻射作用奠定良好的基礎。
“有一點我們是深有體會的,近期每天都能收到不同渠道沖着虹橋而來的企業洽商,這樣的情況在以前是不多的。”葉鵬舉說道,“可見,‘大虹橋’品牌的集聚作用已進一步得到發揮了。”
圖片來源于網絡
文字:李媛媛
編輯:李潇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