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心中,轉氨酶是評價肝功能的黃金指标。若血檢轉氨酶偏高,不少人心裡會咯噔一下,"哎呀,看來肝髒有問題了"。而如果轉氨酶正常,心中的石頭自然就會放下了。但實際上,轉氨酶的臨床意義并非這麼簡單。
下面,“問上醫”就為您詳細介紹轉氨酶偏高究竟意味着什麼,該如何應對。
肝髒是人體能量物質代謝的核心器官,即相互轉換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以平衡飲食不均衡帶來的影響。這些轉換過程需多種酶(尤其是轉氨酶)的參與。
轉氨酶是一系列酶的總稱。它主要包括谷丙轉氨酶(ALT)、谷草轉氨酶(AST)、堿性磷酸酶、谷氨酰基轉移酶和乳酸脫氫酶這五種。
轉氨酶并非隻存在于肝髒。其他需要進行物質轉換、能量代謝的器官中也普遍存在轉氨酶。例如谷草轉氨酶(AST)的含量由高到低依次為心髒、肝髒、肌肉、腎髒。
若各器官功能正常,這些酶絕大部分會被局限在細胞内部。因此血檢時各轉氨酶的下限都是零,不會出現轉氨酶偏低的情況。而當器官遭受疾病,使得細胞膜功能不完整、無法再束縛對細胞有益的酶,導緻轉氨酶逃離入血,引起血檢時轉氨酶偏高。
對于肝髒來說,若肝細胞因病毒感染、中毒、酗酒、脂肪代謝紊亂等原因,造成部分肝細胞受損,轉氨酶會釋放到血液中,的确會引起血清轉氨酶升高。且肝髒不健康,是導緻轉氨酶升高的最常見原因。
但不能100%将轉氨酶偏高與肝髒不健康劃等号。
(1)其他部位病變也可導緻轉氨酶偏高
轉氨酶并非隻有肝髒裡才有。如上文所述心髒、肌肉、腎髒等器官都有。若這些部位發生了病變,相應細胞内的轉氨酶也會入血,引起轉氨酶偏高。
(2)藥物可導緻轉氨酶偏高
除了肝髒本身的疾病之外,藥物也是誘發轉氨酶升高的一大原因。藥物導緻的轉氨酶升高可發生在沒有肝病史的健康者身上。例如部分服用他汀類藥物的高血脂患者,可出現轉氨酶升高的副作用。
通常,藥物導緻的轉氨酶升高是暫時的,可随藥物逐漸耐受而消失。但如果長期如此,高度提示需要更換藥物。如在醫生指導下,将他汀類藥物更換成為阻止膽固醇吸收的依折麥布。
(3)某些生活習慣也可導緻轉氨酶偏高
劇烈運動、過于勞累、飲酒、油膩飲食、作息不規律,甚至是生氣等不良生活習慣,會造成一過性細胞損傷。若在恢複期間前去檢查,可造成轉氨酶偏高的問題。
并不是所有的肝功能異常都會表現為轉氨酶升高。例如一些重症肝炎患者,因肝細胞大量壞死,反而有可能出現轉氨酶被損耗而降低的情況。
(1)進一步檢查,排除疾病
轉氨酶是監測肝功能的一項常用指标。但單純轉氨酶升高,并非一個可靠的肝髒病變确診信号。還需結合其它檢查來進一步确證肝髒疾病。換句話說,轉氨酶偏高就要懷疑肝髒出現了問題。進一步檢測确診或排除這一問題,做到萬無一失。
例如乙肝活動期、肝癌等,均可引起轉氨酶的升高。發現這一問題後,做病毒DNA定量檢測、肝組織的組織細胞病理學檢查、甲胎蛋白(AFP)指标等後續檢測,可判斷到底是病毒性肝炎、肝癌還是短暫的單純生理性轉氨酶偏高。
一旦确診為肝病,應及時就診、定期随訪。一般在用藥後半個月、一個月、三個月複查肝功能,以配合醫生合理調整用藥。
(2)生活上要有所禁忌
當發現轉氨酶升高時,患者應在生活中注意五大忌:
日常生活中,則應保證合理的營養,規律生活,适當的鍛煉。
長期服用他汀藥物會刺激肝髒,導緻肝損傷嗎?
如何判斷肝功能是否正常?肝功檢查中轉氨酶、膽紅素分别代表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