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結節“相安無事”多年就可以不治療嗎?警惕藏在頸部的“小怪獸”!】
拿到體檢報告後,
不少人發現寫着頸部甲狀腺結節!
殊不知,
可能這個“小怪獸”已經在體内潛伏已久,
不痛不癢,
卻又伺機而動。
今天,我們請到浙大邵逸夫醫院的專家們帶我們深入頸部來認識一下這個“小怪獸”。
絕大部分的甲狀腺結節都能夠被超聲所發現。
甲狀腺結節會惡化成甲狀腺癌嗎?
甲狀腺結節的發生率是非常高的,最高可達68%之多!其中,惡性比例為7~15%*。
雖然,專家說不用太緊張,但作為一個有甲狀腺結節多年的小編,我覺得這個比例不低了,還是有點怕怕的。
*數據來源:美國甲狀腺學會(ATA)
B超如何判斷結節是良性還是惡性的?
上面這張圖看上去很專業難懂,但是經過超聲科壽主任的通俗講解後,小編我記住了:
如果結節處于“躺着”的姿勢,那說明是良性的,不用太擔心;
假如結節“站起來”了,一般為惡性的特征。
病例分析
上面的照片是一位24歲女性患者通過三個不同角度拍攝到的B超影像,她的右葉的中上部有一個極低的實性結節,邊緣不規則,内有許多的微鈣化 —— 影像中的白色斑點就是微鈣化竈,這些就是典型的惡性特征。
記住判斷惡性的幾個關鍵詞:邊緣不規則、微鈣化(有白色斑點)。
若是良性的,不用緊張,定期複查就可以了。
什麼樣的情況下,需要對甲狀腺進行穿刺檢查?
當超聲懷疑是惡性結節的時候,在治療之前,需要有一個病理結果,這個病理結果就需要通過穿刺獲得。
另一種情況下,雖然是良性的,但是體積較大,需要做射頻消融治療的時候,也需要進行穿刺獲得病理結果後再進行治療。
穿刺會不會把腫瘤刺破而引起擴散呢?
這樣的顧慮不無道理哦,聽聽壽主任是怎麼答複的。
超聲引導下的細針穿刺非常安全精準,在國内外的應用也非常普遍。
來看看細針穿刺是怎麼做的:
穿刺是在超聲的引導下進行的,會選擇一條精細的“路線”,避開重要結構如氣管、血管等,完全可以實現非常精準的穿刺,所以不需要擔心。
在多年來如此衆多的臨床案例中尚未碰到過這種情況的發生,足以說明非常安全。
另一個疑問是:穿刺進行過之後是不是應該立馬手術呢?沒有這個必要。
穿刺是明确診斷甲狀腺癌的“金标準”
#關注甲狀腺結節# #甲狀腺# #結節# #健康科普# #日常醫學科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