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腹膜後感染的臨床表現

腹膜後感染的臨床表現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6-23 10:42:37
腹膜腔的感染/炎症可以是局限性的(膿腫)或彌漫性的(腹膜炎)。

腹腔膿腫的CT表現是多樣的,主要取決于它的發展階段。在最初階段,腹腔膿腫可能會表現為一個CT值接近軟組織的腫塊。随着發展,膿腫發生液化性壞死。成熟膿腫的CT典型表現為強化的壁和接近水樣密度的中心。伴随征象包括鄰近脂肪層的增厚或消失,鄰近結構的位移。包裹性積液内伴氣體高度提示為膿腫,但不是特異性的,因為非感染腫瘤壞死或與腸相通的腫塊也可能含有空氣。

膿腫的CT特征可能與其他病理過程重疊,如血腫、膽汁瘤、尿瘤、壞死的腫瘤或假性囊腫。MRI在鑒别血腫與膿腫上優于CT, 但可能會錯失膿腫内的少量氣體。經皮細針抽吸可以揭示積液性質,而且抽吸膿液是診斷膿腫的重要依據。

腹膜炎的特征是繼發于細菌、肉芽腫或化學原因的腹膜腔内液體廣泛聚集。其中細菌性腹膜炎可能是主要的病因,通常由腹膜内膿腫或空腔髒器破裂引起。CT表現包括腹水伴腹膜和腸系膜增厚。钆對比劑增強MR圖像可顯示光滑的腹膜強化。

1、結核 Tuberculosis

腹膜結核是結核的一種罕見表現,可以發生在幹酪樣淋巴結破裂後、直接來源于受累的胃腸道,或通過淋巴或血行擴散。

常見的表現包括遊離性或包裹性腹水,腸系膜血管束增粗,腹膜光滑均勻增厚和網膜被小而邊界不清的軟組織浸潤(圖)。CT上高CT值的腹水(20~45HU)反映了高蛋白質含量。

淋巴結病變是腹部結核的常見表現,腸系膜淋巴結常受累。CT上可呈中心低密度伴邊緣強化,與組織學上邊緣富血管炎性反應圍繞中心液化或幹酪樣壞死相符。這些表現可以提示結核,但不具有特異性,因為低密度的腸系膜淋巴結也可見于惠普爾病、壞死性轉移、鳥細胞内分枝杆菌感染,腹腔疾病中的空化腸系膜淋巴結綜合征,偶爾也見于淋巴瘤。

腹膜後感染的臨床表現(精品課件11種腹膜感染)1

腹膜結核。CT顯示明顯增厚強化的壁層腹膜(黑箭)。注意高密度腹水(光标)

2、包蟲病(棘球蚴病)

Hydatid Disease

包蟲病主要是感染細粒棘球縧蟲所緻。腹膜包蟲病常常由于肝包蟲病外傷或手術破裂而發生。腹膜出現囊狀占位性病變,囊壁薄,常有分隔。腹膜種植時CT是首選檢查方法(圖)。邊緣環形鈣化具有提示診斷意義。

腹膜後感染的臨床表現(精品課件11種腹膜感染)2

腹膜包蟲病。增強CT顯示一個大而多分隔的囊性腹膜腫塊。囊内見子囊,多發分隔的蜂窩狀表現,邊緣鈣化為其特征性表現。

3、克羅恩病 Crohn’s Disease

腸系膜異常在克羅恩病中很常見。肥厚的腸系膜脂肪組織,稱為腸系膜纖維脂肪增生,是克羅恩病的特征性表現。在橫斷面圖像上可見腸系膜脂肪增多,對鄰近腸襻産生占位效應,主要位于腸管的系膜側(圖)。臨床上疾病處于靜止期時仍然存在纖維脂肪增生,直小血管充血(“梳子征”)則提示炎症處于活動期

腹膜後感染的臨床表現(精品課件11種腹膜感染)3

活動性克羅恩病。小腸造影增強CT的MIP重建顯示廣泛的回腸克羅恩病(箭)伴腸系膜纖維脂肪增生和節段性充血。

4、腸系膜淋巴結炎

Mesenteric Lymphadenitis

該病臨床上易與闌尾炎混淆,具有自限性,與回腸系膜淋巴結的良性炎症有關。CT上可見右下腹部群集的中等腫大的腸系膜淋巴結,而不伴任何明确的炎性過程。淋巴結短徑通常不超過10mm。有時,潛在的末端回腸炎也可導緻腸系膜淋巴結炎。

5、急性胰腺炎 Acute Pancreatitis

急性胰腺炎時,外滲的胰酶沿腸系膜解剖路徑擴散。胰外急性積液可以沿橫結腸系膜根部蔓延,有時,也可沿小腸系膜根部蔓延,以及沿血管擴散至橫結腸和小腸的直小血管(圖)。

腹膜後感染的臨床表現(精品課件11種腹膜感染)4

急性胰腺炎擴散。增強CT顯示炎症從橫結腸系膜向橫結腸擴散

6、惠普爾病 Whipple’s Disease

是一種罕見的由革蘭陽性杆菌引起的多系統受累的感染性疾病。CT可見小腸壁彌漫性增厚,腸系膜及腹膜後多發腫大淋巴結,淋巴結密度較低,這是由于脂肪和脂肪酸的沉積造成的(圖)。

腹膜後感染的臨床表現(精品課件11種腹膜感染)5

惠普爾病。小腸系膜内可見無強化的低密度淋巴結(箭)

7、腸系膜脂膜炎-硬化性腸系膜炎

Mesenteric Panniculitis–Sclerosing Mesenteritis

該病是一種罕見的、緩慢進展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病因未明,主要累及小腸系膜脂肪組織,也可累及結腸系膜。目前認為腸系膜脂膜炎和硬化性腸系膜炎是同種疾病的兩個不同病理亞型。當病變以炎症和脂肪壞死為主時,稱為腸系膜脂膜炎,以纖維化和回縮為主時,則稱為硬化性或回縮性腸系膜炎。

目前已提出各種不同潛在的原因,包括先前的腹部手術或創傷、自身免疫過程或惡性腫瘤。該病常常無臨床症狀,出現的症狀無特異性,包括腹痛、腹瀉、體重減輕和不明原因的發熱。雖然明确診斷需要手術切除活檢,但該病的大多數病例是基于影像學表現提示的。

腸系膜脂膜炎的特征性CT表現為腸系膜根部邊界清晰、密度不均的脂肪腫塊,包繞腸系膜血管,可推移或不推移鄰近腸襻,但不侵犯鄰近腸襻,血管周圍可見低密度環(圖)。T2WI上呈低信号包膜,靜脈注射對比劑後可見強化。

回縮性腸系膜炎CT表現為浸潤性軟組織密度腫塊,周圍可見放射狀條索影(圖),這些特點可能與纖維瘤病或類癌相似。硬化性腸系膜炎在T1WI和T2WI圖像上均呈低信号,有助于疾病的鑒别。腫塊中央壞死區可見鈣化(圖)。該病有一定的自限性,通常預後較好。

腹膜後感染的臨床表現(精品課件11種腹膜感染)6

腸系膜脂膜炎。患者腹痛,增強CT(A)和真實穩态進動快速成像(true-FISP) MRI(B) 顯示一個邊界清晰的脂質腫塊(大箭),從小腸系膜根部向左側腹部延伸,包繞腸系膜血管,無扭轉。注意血管周圍的暈環(小箭)

腹膜後感染的臨床表現(精品課件11種腹膜感染)7

纖維性腸系膜炎。不明原因發熱患者,增強CT顯示邊緣不規則纖維脂肪樣腸系膜腫塊包繞腸系膜血管。從腫塊到相鄰的腸系膜脂肪可見放射狀軟組織條索影。

腹膜後感染的臨床表現(精品課件11種腹膜感染)8

纖維性腸系膜炎。CT表現增強CT顯示大而邊界模糊、廣泛鈣化的腸系膜軟組織腫塊。注意鄰近的腸襻回縮及增厚。

8、硬化性腹膜炎

Sclerosing Peritonitis

亦稱作腹膜硬化症,是一種罕見的腹膜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發生于持續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這類患者的發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其他的少見病因包括腹部結核、複發性腹膜炎、長期使用β受體阻滞藥(普萘洛爾/心得甯)、結節病等。患者可以沒有症狀,或者出現惡心、食欲減退、營養不良、體重減輕和反複發作的小腸梗阻。

CT是硬化性腹膜炎的最佳檢查手段。腹膜均勻或不規則結節狀增厚、鈣化,腹膜明顯強化,包裹性積液,束縛狀厚壁腸襻是本病的特征性CT表現(圖)。

腹膜後感染的臨床表現(精品課件11種腹膜感染)9

硬化性腹膜炎。增強CT顯示包裹積液及腹膜廣泛鈣化

9、非炎性水腫

Non-inflammatory Oedema

腸系膜水腫定義為整個腸系膜密度彌漫性增高,使通常清晰可辨的通向腸壁的腸系膜血管模糊不清。它可能繼發于各種不同原因,包括低白蛋白血症、肝硬化、腎病綜合征、充血性右心衰竭、腸系膜缺血、脈管炎或創傷

CT上顯示為腸系膜脂肪密度增高, MRI上可見異常信号,受累的範圍和部位有助于鑒别診斷。在全身性疾病中,如肝硬化或心力衰竭,腸系膜水腫表現為由腸系膜根部至腸管表面彌漫性模糊,腸系膜血管充血并顯示不清,常伴腹水及繼發于全身水腫的皮下、腹膜後脂肪模糊。急性腸系膜缺血缺氧導緻廣泛的毛細血管滲透性增加,從而出現黏膜下水腫。随着缺血進展,腸系膜小靜脈開始淤血水腫,如果缺血沒有好轉,受累節段的動脈血供将完全停止。腸系膜缺血引起的水腫可以是局竈性的,也可以是彌漫性的,這取決于血管病變的部位和範圍。CT表現為腸系膜脂肪密度增高,節段性腸系膜血管顯示不清(圖)。

腹膜後感染的臨床表現(精品課件11種腹膜感染)10

腸系膜上靜脈血栓閉塞。增強CT顯示受累回腸系膜局部模糊,由于腸系膜上靜脈及回腸屬支閉塞導緻血管紋理消失。亦可見所涉及的腸管壁增厚。

10、腸脂垂炎

Epiploic Appendagitis

腸脂垂扭轉或血栓症可以引起腸脂垂炎。臨床表現與急性憩室炎或闌尾炎相似,大多數病例具有自限性。腸脂垂炎的CT表現有助診斷,從而避免不必要的手術。最常見的CT表現為直徑小于5cm的卵圓形脂肪密度病變,與結腸漿膜面毗鄰,周圍呈炎性改變。腫塊周圍可見高密度環形邊緣,為炎性的髒層腹膜(圖)。病竈常含有血栓血管造成的高密度中央區。常見鄰近結腸壁輕度反應性增厚。

腹膜後感染的臨床表現(精品課件11種腹膜感染)11

腸脂垂炎。增強CT顯示闌尾周圍腹膜見一邊緣呈高密度的脂肪竈,并周圍炎症,位于乙狀結腸前方。抗炎治療後患者的症狀減退。

11、網膜梗死

Omental Infarction

節段性網膜梗死是引起急性腹痛的少見疾病,是由于大網膜血管損害所緻。原發性網膜扭轉,由于先天性或血管的變異,易形成靜脈内血栓,多發生于右側。肥胖尤其被推測為重要的危險因素。繼發性網膜梗死與之前的腹部病變有關,包括手術、腹部炎症病竈、腫瘤、疝囊等,梗死竈位于原發病變附近,典型CT表現為單個較大的密度不均的網膜腫塊,内含條帶狀高密度影,常位于右下腹(圖)。腫塊常常大于5cm,由此和腸脂垂炎相鑒别。本病恰當的治療是非手術治療。

腹膜後感染的臨床表現(精品課件11種腹膜感染)12

左側網膜梗死。增強CT顯示一個直接約8cm的不均勻脂肪密度竈,位于左側腹直肌及壁層腹膜深處,并周圍炎症。

來源:熊貓放射整理自權威譯著:《格-艾放射診斷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