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家庭教育責任?7月7日是南甯市良慶區某幼兒園放暑假的日子當其他孩子都陸續被父母接回家,男童小睿卻始終沒等到來接他的人一則被廣為轉發的新聞圖片中,這個穿着綠色T恤、背上挂着藍色隔汗巾的男童,獨自坐在幼兒園的一角望向大門外,沉默不語,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履行家庭教育責任?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7月7日是南甯市良慶區某幼兒園放暑假的日子。當其他孩子都陸續被父母接回家,男童小睿卻始終沒等到來接他的人。一則被廣為轉發的新聞圖片中,這個穿着綠色T恤、背上挂着藍色隔汗巾的男童,獨自坐在幼兒園的一角望向大門外,沉默不語。
幼兒園老師從他父親當天發來的短信中得知,小睿父母出現了矛盾,他的父親不打算來接孩子了。
之後,幼兒園老師到其父親平時居住的出租屋尋找,向派出所求助,但兩天過去,依舊沒能聯系上小睿的父母。那幾天,小睿一直由幼兒園老師照顧,他的父親給孩子留下幾套換洗的衣物和一部手機,每天夜裡還會打電話詢問情況,其母親則沒有露面。
男童被滞留在幼兒園的遭遇,引發社會廣泛關注。7月12日下午,社區、婦聯等部門聯系上小睿的父母後,将他們請到了南甯市良慶區“同心護蕾”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站。良慶區人民法院與城區婦聯、民政局、司法局組成聯合工作組對其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讓這對年輕的父母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這是家庭教育促進法出台後,相關部門聯動幹預父母失職問題的一起典型案例。”良慶區人民法院家事和少年審判庭庭長韋肖依說,法院通過提前介入,聯合婦聯、社區、婚調委的工作人員對小睿的父母進行“法律、心理”雙幹預,使這場家庭矛盾引發的風波避免進入司法階段,從源頭上得到化解。
夫妻間的矛盾不能将孩子作為籌碼
在韋肖依看來,小睿被滞留在幼兒園的事件,并不是他的父母真的想要遺棄孩子,而是雙方的感情出現危機後,父親不知道正确的解決方法,便将孩子當作使對方讓步的籌碼,沖動之下作出的錯誤行為。
7月12日,良慶區“同心護蕾”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站内,這對夫妻心平氣和地坐在了一起。韋肖依法官與良慶區婦聯主席劉曉芳、前進社區黨總支書記陳曉麗以及婚姻家庭咨詢師、人民調解員等工作人員,詳細詢問了他們的家庭以及孩子的撫養教育等情況後發現,這對夫妻雖然産生了很大的矛盾,但還是有感情基礎的。父親把孩子滞留在幼兒園期間,每晚都會打電話詢問孩子的情況,并安慰他說爸爸這幾天出差了。遠在廣東打工的母親表示,她不是不管孩子,而是工廠規定白天不能帶手機,晚上下班後很累,她沒有及時看手機導緻了誤會。
法官對這對夫妻的不當行為予以訓誡。同時,工作站的婚姻家庭咨詢師和心理咨詢師還對二人進行了情感疏導,引導雙方要珍視多年的感情以及對彼此的付出;最後,向其釋明了将孩子滞留幼兒園的做法可能面臨的法律責任:不僅違背基本道德,嚴重者還可能涉嫌遺棄等違法行為。
聯合工作組向小睿父母發出家庭教育責任告知書,組織雙方簽署了家庭教育責任承諾書。經過一系列的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小睿的母親表示以後若有問題會好好溝通,不會再丢下孩子不管;小睿的父親也承認自己做錯了,對自己的行為感到愧疚。在多個部門的努力下,一家三口重新抱在一起的場景,讓人動容。
韋肖依平時在審理一些家事案件時,也會遇到一些發生矛盾的夫妻,把孩子當作籌碼的情況。
比如,有的離婚案中,得到孩子撫養權的一方,不按照調解書中的約定,阻止對方行使探望權,或是以此為要挾來談條件。“這類案件有個共同點,就是父母把孩子當作自己的私有物品或是附屬品,而沒有把子女當作一個有獨立人格的個體來看待。”韋肖依指出,如果對方不屈從這種情感要挾,導緻矛盾升級的話,最後孩子受到的傷害可能是最大的。
社會各界“同心護蕾”
今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正式開始施行,為延伸家少審判改革,多地的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站應運而生。
廣西柳州市柳北區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站于今年1月10日在柳北法院正式揭牌啟用,并建立由柳北區委政法委牽頭,區檢察院、區公安分局、區司法局、區婦聯等10家單位參與的“柳州市柳北區家庭教育指導”多元化聯席制度。
而良慶區人民法院目前除了跟婚姻家庭咨詢師、心理咨詢師合作,還引進了青少年司法社工,并與城區民政局、司法局、婦聯、團委聯合設立“同心護蕾”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站。一旦父母失職,出現家庭教育方面的問題,法院會借助該平台來處理這類案件,實現一站式解決家庭教育問題。
在小睿被滞留的事件中,良慶區婦聯跟法院溝通後,督促小睿的父母到“同心護蕾”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站接受家庭教育。“這起事件并沒有進入到司法階段,在工作站對小睿父母進行情感疏導和教育訓誡是比較合适的。”韋肖依說,由于發出家庭教育指導令是要有案号的,他們就通過向小睿父母發出家庭教育責任告知書和承諾書,為其提供細緻的家庭教育指導,督促其正确履行家庭教育義務。
廣西婚姻家庭研究會理事、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陳柳杉,在南甯市良慶區人民法院擔任了多年的特聘人民調解員。良慶區法院在探索家事審判程序改革的過程中,确立了家事訴訟的“調解前置主義”,即在立案階段設置為期1個月的調解期,以“心理咨詢師為主、訴前法官為輔”的方式開展調解。
“在調解室,當事人剛開始就像刺猬一樣渾身長滿了刺,讓你無法接近,但當你耐着性子跟他們溝通,取得其信任後,他們就會打開心扉跟你傾訴。”陳柳杉說,一般夫妻感情破裂,能平和處理的都去民政局辦理,到法院起訴階段,都是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的。作為人民調解員,她會利用自己的心理咨詢和婚姻家庭咨詢方面的專長,對當事人開展心理疏導與調解,促進當事人和好或和平分手。
近年來,陳柳杉處理的離婚案件也越來越多,在她看來,年輕人勇于尋找屬于自己的幸福,是一種時代的進步,但有時候這種勇敢缺了一個前提,就是對家庭的責任。盡管每一代人身上都有不同的特點和時代烙印,但陳柳杉在處理這些家庭情感糾紛時發現,愛和尊重是永恒不變的話題,“每次做調解疏導工作,最根本的一點是尊重當事人的需要,理解他們的需要”。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謝洋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 中國青年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