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日(12月1日)起,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生活垃圾分類标志》标準将正式實施。目前,中國已有2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啟動垃圾分類。上海、廈門、甯波、廣州等14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超過70%。此外,全國30個城市已經出台垃圾分類地方性法規或規章,16個城市将垃圾分類列入立法計劃。
“垃圾分類”究竟能給我們的生活和社會帶來什麼影響?對垃圾進行分類的習慣容易養成嗎,怎麼養成?探讨這個話題,不防一起看看自上個世紀80年代就開始實行垃圾分類的“優等生”日本,直觀感受一下在經曆近40年的分類生活後,日本有哪些地方值得學習借鑒,還有哪些地方需要引以為戒?
日本的“垃圾分類”:分類條目細緻、嚴苛
探訪東京一處居民樓的垃圾房可以發現,垃圾房内物品擺放非常整齊。
可燃垃圾、資源垃圾等分類放置,硬紙殼、報紙也被拆解開整齊碼放,垃圾房内還有專門收集舊電池的盒子。喝剩的飲料瓶,瓶子、瓶蓋要分開放置,牛奶盒要沖洗幹淨才能投放。此外,廢舊家具這種垃圾不可以扔進垃圾房,而必須單獨購物垃圾處理券,等待專人上門回收。
雖然看上去很複雜,但對于日本人來說,垃圾分類已經成了一種生活習慣和基本技能。
“垃圾分類”怎麼執行?除了靠自覺還靠重罰
從上個世紀80年代就開始實行垃圾分類的日本,被稱為世界上垃圾分類做得最好的國家。近乎嚴苛的日本垃圾分類制度使“幹淨”成為了日本的一張拿手名片。垃圾分類已經成為日本公民的一種自覺行為,即使沒人監督也能嚴格執行。除了自覺,還有重罰做“保障”,比如,亂扔垃圾會被處以1000萬日元(約合65萬人民币)以下的罰款,或是5年以下有期徒刑。
“垃圾分類”習慣養成:從娃娃抓起
因此在日本,垃圾分類也做到了從娃娃抓起。小朋友從上幼兒園開始,就要學習垃圾分類,比如喝過的牛奶盒要自己清洗後才可以扔掉。所以在小朋友的心中,垃圾分類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幼兒園小朋友謹記環保知識,也能夠以此督促父母長輩自覺遵守,慢慢養成習慣後,一切就顯得得心應手了。
△幹淨整齊的日本街道絕不是一日建成的。是在環保部門嚴苛的規矩之下,外加人們長期的努力,才打造出了這張“幹淨”的名片。
日本垃圾回收之“傷”:焚燒處理回收率低 備受争議
看過了日本幹淨的街道,再看看日本的垃圾處理廠。
△垃圾焚燒爐煙囪
日本的島國地貌,匮乏的土地資源不允許對垃圾進行大規模的填埋處理,隻能主要通過焚燒這種方式處理垃圾,在日本,通過燃燒處理垃圾可以将垃圾體積減少到二十分之一;而且七成以上的垃圾回收要利用依靠熱再生的方式,這種方式備受争議,因為熱再生會産生二氧化碳等,增加環境負擔。有國際組織認為,日本垃圾回收利用率隻有22%。
△垃圾焚燒廠内部
日本垃圾回收之“傷”:垃圾制造大國
另外,你可能想不到的是,日本還是一個垃圾制造大國,人均制造的垃圾量超過了很多發達國家。比如在日本買東西,每一樣産品都會包裝得很認真,并且不吝啬使用塑料袋,但是拆了包裝就會發現家裡多了很多垃圾。當然,商家有商家的待客之道,漂亮的包裝會讨人喜歡,但是再漂亮的垃圾,也是垃圾。
最後還是要說,不可否認在垃圾分類方面,日本開始得很早,做得很好。而在一個社會裡,隻有認真對待“髒亂差”,才能獲得“高大上”。期待垃圾分類在中國早日變成一種全社會的習慣,也變成一種理所當然。
(《熱評》特約評論員 央視駐東京記者 王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