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地處遼甯省西部,是遼西地區的中心城市,也是一座非常有故事的古城,悠久的曆史,讓錦州擁有豐富的人文古迹,曆史上先後有“錦州十二景”和“錦州八景”之說。但老十二景之說或許太遙遠,而老八景之說卻猶在眼前,它們至今蹤迹可尋。下面就來看看它們的故事吧,順便了解一下它們的現狀!
古塔昏鴉
建于遼代的大廣濟寺古塔,不僅是錦州古城的地标,也是聞名全國的名塔。在曆史上,便是錦州名勝。當夏季黃昏之日,日落西山,晚霞的餘晖卻染紅了古城的半邊天,這時候成群的鴉雀環繞古塔,翻飛嬉戲,給古城增添了一派生機,由是以“古塔昏鴉”位列“錦州老八景”之一。
大廣濟寺古塔至今高聳在錦州的老城區,圍繞古塔,還建造了古塔公園。但繞塔的昏鴉已經不常見了。據說定期的古塔維修,也會驚吓居住在古塔上的鳥類,想要再次看到古塔昏鴉的意境,已經很難了!
紫荊朝旭
在錦州城東約15裡,有一座并不是很高的山:紫荊山。美麗的小淩河環繞其下。當天清氣爽之時,逢清晨日出,恰如河水捧日而上。古人有詩贊之:“紫荊高聳古城東,曙色平分瑞霭濃,煙鎖層巒迷翡翠,岚騰絕頂隐芙蓉”。由是以“紫荊朝旭”之名,被列為“錦州老八景”之一。
今天的小淩河與紫荊山依舊還在,紫荊山也在最近兩年被開發成了紫荊山公園。如果趕上合适的時間,依舊可以觀賞到這處錦州老八景。
錦水回紋
錦水,即小淩河,至今是錦州城的生态風景廊道。明清時期,小淩河回繞古城,河水從西北繞城西折而南,再複折而北,當城之東,大作波濤,洋洋悠悠有回紋之緻,被稱為“錦水回紋”。
今天,這處景象已經很難看到了。小淩河上遊的水庫越修越多,錦州城區段的小淩河,如何能夠留住河水,都是個難題,加上兩岸已經是遍地高樓,曆史上那“錦水回紋”的神韻已經很難尋覓了。不過小淩河和濱河路的規劃,還是很美的,也有了屬于新時代的意境。
淩河煙雨
這一景也是描述的小淩河,小淩河古往今來一直都是錦州城的美景。古人形容小淩河,繞着望海山(估計指的是今天的南山),山在前面,即便是晴天,也有煙霞缥缈,若趕上細雨蒙蒙之時,那便是一幅幽美如畫的景緻,故有“淩河煙雨”之稱!如前所述,小淩河兩岸已經是滄桑巨變,這一佳景,也不好尋覓了。
湯水冬漁
在錦州市太和區女兒河支流的湯河子一帶,曾有一溫泉,泉水自湧,冬季也不會結冰,并且還有很多魚兒在水中遊動,可以用網打魚,故稱“湯水冬漁”。今天的湯河子一帶依然有溫泉,但自然不能再捕魚了,而是各種室内溫泉旅遊區。
筆峰插海
顧名思義,這裡指的就是著名的筆架山。但古人并沒有看重筆架山的天橋,而是欣賞整個筆架山與大海波濤組合而成的雄壯氣勢,以“筆鋒插海”之名成為“錦州老八景”之一。今天的筆架山依舊是錦州著名的自然人文旅遊景觀,但在種種因素的影響之下,“筆峰插海”的氣勢怕是不容易看到了,隻希望“筆架山天橋”能夠永遠陪伴我們。
卧觀雙塔
錦州除了大廣濟寺古塔,還有一座建于的唐代古塔,俗稱“西關小塔”。兩座古塔組合,便成了著名的“卧觀雙塔”景觀!今天這座小塔也依舊坐落在錦州城内,但它并沒有古塔的待遇,而是被圈在了小區中,坐落在祐國寺的後院,人們平時很難注意到它。
石堂松雪
位于錦州城區西北部的北普陀山,有一個天然的洞穴:觀音洞。洞前有一座明代古刹:“普陀寺”。早年寺前有數株古松,每年冬季,瑞雪飛臨,石堂前松雪挺拔,傲然屹立,生機盎然。目前的北普陀山依舊是錦州的一處著名旅遊區,綠樹成蔭,植被蔥郁,觀音洞也成了整個景區的标志性景點。
(圖片源自網絡,感謝分享!如有侵權,删圖緻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