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曹禺誕辰110周年 北京人藝新陣容再演《雷雨》 北京人藝供圖 攝
紀念曹禺誕辰110周年 北京人藝新陣容再演《雷雨》 北京人藝供圖 攝
中新網北京9月25日電 (記者 高凱)24日晚,北京人藝以新的陣容組合再演《雷雨》,而此次被安排在曹禺誕辰110周年當天的演出,正是為了紀念這位戲劇大師。
紀念曹禺誕辰110周年 北京人藝新陣容再演《雷雨》 北京人藝供圖 攝
紀念一位劇作家最好的方式就是上演他的作品。《雷雨》這部家喻戶曉的經典,至今已在人藝的舞台上演出了66年。
《雷雨》創作于1933年,是曹禺先生的不朽名作,也是中國話劇史上當之無愧的高峰之作。“曹禺誕辰110周年,我們拿《雷雨》來演出,是北京人藝的一種态度。這是曹禺先生的代表作,也是我們的壓艙石。演這部戲,我們要對得起曹禺,對得起傳統,對得起自己的堅持,對得起台下觀衆。”導演顧威說道,此番的排演,在原汁原味呈現經典的基礎上,又有自己的特點。“我們首先要忠于原著,要求有時代感,這種時代感不隻是台詞,而是一種思維方式和語言方式。重音如何處理,呼吸如何使用,作者都已經寫在了劇本裡。這些演員們都有着紮實的功底,他們敬畏經典,然後在自己身上找到和人物的契合點。”
紀念曹禺誕辰110周年 北京人藝新陣容再演《雷雨》 北京人藝供圖 攝
演好《雷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導演用“拼搏”來形容這部戲的排練過程,如今大幕拉起,這次排演的《雷雨》也迎來了和觀衆的舞台交流。“我們珍惜這樣的經典,也珍惜觀衆對我們的認可,希望觀衆能夠接受這次的演出。”顧威表示。
一部經典的演出至今,靠的是一代代人的傳承。從1989年就伴随蘩漪這個角色至今已經三十一年的龔麗君,這次的身份也首度有了變化。與顧威一起擔綱導演的她,坦言對于經典的傳承有着一種使命感,“《雷雨》是人藝的壓倉戲,它要傳下去,不能有損失。”
紀念曹禺誕辰110周年 北京人藝新陣容再演《雷雨》 北京人藝供圖 攝
雖然身份不同,但對于《雷雨》的感情讓她繼續不遺餘力,“曹禺先生的台詞有詩韻,并且有着豐富的潛台詞,演員隻有講出這些才有意思。演員演這個戲,要動心,動了心,台詞和調度才有生命。”從再次對全劇進行準備學習到毫無保留地言傳身教,龔麗君的心願是這個角色能被演繹得越來越好,“角色不是屬于演員的,而是屬于座兒的,不同的演員去演,最終都是為了呈現給觀衆,讓觀衆去評判。”
對于演員新的陣容組合,顧威表示,“演員們有着自己的特點,他們是在自己身上滋生出人物。”
紀念曹禺誕辰110周年 北京人藝新陣容再演《雷雨》 高凱 攝
被戲稱為“大少爺專業戶”的王斑從“少爺”升級為“老爺”,雖然早有大少爺周萍的形象深入人心,但他扮演起周樸園來,不僅展示出人物内心變化的情感軌迹更凸顯出他做人的城府和不怒自威的壓迫感,讓人一邊笑稱“長大後我就成了你”,一邊又感歎他對角色的把控力。
蘩漪的扮演者張培,可謂是從曹禺的劇作中走出來的女演員,一邊在《北京人》中她是淩厲逼人的大少奶奶曾思懿,另一邊在《家》中她是溫婉悲情的梅表姐,可謂是一戲一格。她扮演的蘩漪将這位女性的悲劇色彩演繹得豐富具有層次,每一次爆發都充滿内心的力量。
此次出演大少爺周萍的是人藝青年演員劉智揚,近年來在話劇舞台和影視領域的雙重曆練,讓這位青年演員更加成熟,他的大少爺給了觀衆一種親近感,讓他的懦弱更具悲劇性。
扮演魯媽的吳珊珊,在人藝舞台上塑造了衆多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這次她的表現把魯媽内心的愛與恨豐富地展現給觀衆。
飾演周沖的趙正添是剛到人藝一年的青年演員,雖然是劇組的小字輩,可他飾演的周沖卻充滿光彩,他用美好與純淨反襯身邊人和環境的壓抑與痛苦。
再加上觀衆熟悉的白荟飾演的四鳳,張萬昆飾演的魯貴和孫大川飾演的魯大海,《雷雨》劇組真正傳達出一種氣場,即每一個人物都像生活在劇中,每個人之間都是相互關聯的存在。(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