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補,即主要是利用食物,如谷、肉、果、菜之類,通過飲食的形式來補益身體,維護健康,并作為食物或者其他療法防治疾病的輔助手段,适應範圍廣,簡便易行。中醫學的理論著作《黃帝内經》中提出了“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的搭配原則,開了食補之先河。具備了一定的食補知識,不出家門即可自選材料,取材便利,四季常備,安全無毒,自己烹調,自我療治。當然,從“藥食同源”的角度看,一些藥物同時也是食物,如山藥、熒實、蓮子、百合、羊肉、龍眼肉等。
在我國食療曆史上,不但廣大勞動人民喜聞樂用,曆代皇親國戚、王公大臣也十分重視。有史料記載,清代的慈禧太後,中年以後常患脾虛便潰,但又喜歡服藥,禦醫便給她開了粥方,用黃苠一藥,和山藥、蓮子熬粥常用,可以健脾益氣。患口渴下洩時,則用綠豆、鮮青果、竹葉、橙子煎汁服用,能生津補胃。
不管是平時的食補還是病後的食補,都應該講究食“辨證施治”,也就是根據人的體質、年齡、性别、生活環境、疾病清況、飲食習慣等各個方面的具體情況,結合食物的四氣五味、補益效用等,選擇補益用的食物。所以,大家都應當了解一些食療的常識。一般說來,人體的虛弱證包括四個方面,即:氣虛、血虛、陰虛、陽虛。
氣虛:多表現為頭暈目眩,氣短懶言,神色疲憊,語聲低微,全身乏力,常自汗出,或者食欲不振,食後腹脹不能消化,或者容易感冒,舌色淡,脈虛無力等,活動時諸症加劇。這些,都是髒腑的功能衰退所表現的證候。凡具有上列症狀表現的,就可以用補氣類食物,如糯米、梗米、黃米、大棗、胡蘿蔔、香菇、豆腐、雞肉、鶴鴉、牛血、狗肉、花生 蓮子、荔枝、黃鳍、卿魚、海參、青魚等。
血虛:主要由于血之不足,不能濡潤和營養髒腑經脈而出現的症狀,如面色蒼白或萎黃、唇色淡白頭暈眼花、心悸失眠、手足發麻;對婦女,則常常表 現為月經量少,或經期推後,甚至出現閉經,舌質淡,脈象細弱無力。凡是具有以上表現的,應該用補血類食物,如雞肝、牛筋、羊肝、豬心、龍眼肉、桑甚、黑木耳、胡蘿蔔、豬肉、甲魚等。
陰虛凡形體消瘦、口咽幹燥、午後發熱、低熱、手心足心發熱、盜汗、雙目幹澀、眩暈失眠、大 便秘結、舌紅少苔、脈象細弱等,皆屬陰虛的表現。 可用滋陰類食物,如銀耳、小麥、梨、葡萄、桑其、 燕窩、鼈肉、始蜊肉、蜂乳、雞蛋、羊奶、豬腦、豬皮等。
陽虛:陽虛不足者表現為怕冷喜暖,神疲乏力, 上肢發涼,喜歡吃熱的飯菜,飲溫的飲料。另外,少食懶言,喜歡睡眠倦卧。常用的有助陽作用的食物,有蝦、胡桃肉、羊肉、狗肉、鹿肉、麻雀肉、韭菜丁香、鴿子蛋、鳍魚、淡菜等。
實際運用時,不能機械地區分。例如,氣虛體質的人,當然以益氣為主。因脾胃為氣血生化的源泉,所以補氣健脾是補氣的重要途徑。另外,氣與血可以相互化生,因此,又常常以補氣為主,而以補血為輔。陰虛體質者,宜常用滋陰養液為主的食物;陽虛體質者,則宜溫補陽氣為主。再從年齡上看,小兒因為髒腑嬌嫩,脾胃功能還不健全,飲食又不懂得節制,因此,在選擇食補方法的時候,必須注意避免偏于壯陽助火的食物,而應以運化脾胃、幫助消化為主。青壯年大多生機旺盛,一般無須補益,或隻用滋養清補。老年人的食補是一個難點。因為老年人腎氣逐漸衰退,肝腎虛弱,耳鳴耳聾等,故應多食補益肝腎的食物;也有的老人氣血虛弱,皮膚幹萎、頭暈眼花,容易感冒,應該補益氣血。老年人的便秘常常是一種普遍發生的病症,也可以通過食療來調節。蜂蜜、核桃肉、鴿子肉、海參都是老年人常用的食補食療的食物。
婦女有許多與男性不同的生理狀态,如月經、懷孕、産後等。中醫理論中說:女人少年治腎、中年治肝、老年治脾。我們也可以根據這一特點選擇婦女的食療方法。少女時期,腎氣未充,食補應以補腎益精血為主,黑豆、動物肝髒、大棗等為常備的食療佳品。青壯年婦女雖腎氣充盛,但月經、妊娠、生産哺乳等生理過程,會使她們出現肝血不足的情況,或 食者由于家務繁重,工作艱苦,以緻肝氣不舒,或肝火旺盛,因此應以補肝血、養肝陰、清肝火的食品為主。老年婦女生機衰退,脾胃運化和造血的功能減低,飲食減少,食欲下降,芝麻、龍眼肉、豬肝等,都可成為食補的有效配方。
當然,如果自己不清楚該如何選擇的話,最好向醫生請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