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艾灸神奇功效遠比你想象強大

艾灸神奇功效遠比你想象強大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1-24 16:30:35

根據其功效的特點和主治疾病的不同,艾灸溫效可歸納為以下10個方面,簡述如下。

艾灸神奇功效遠比你想象強大(真是沒想到作用竟然這麼多)1

1溫通效應

通是通暢、通利、通達之意。灸火可活躍髒腑氣機,行氣活血。溫熱刺激作用于特定的穴位,可治療各種氣血壅滞,氣血不暢之病症,由此形成的臨床效應稱為溫通效應。

《靈樞 ·刺節真邪》雲:“火氣已通,血脈乃行”;

《神灸經綸·說原》雲:“灸者,溫暖經絡,宣通氣血,使逆者得順,滞者得行。”

就是指艾灸的溫通效應。

現代研究表明,以艾灸治療氣滞血瘀所緻的疼痛性疾病具有較好的療效,從中醫的角度來理解,就是艾灸的溫通效應。主要用于各種痛症、以腫脹為特點的疾病(如腹脹)及各種氣滞所導緻的病症(如氣滞所緻的便秘)等。臨床可局部灸、循經灸、對症灸。

2溫經效應

經指經脈,溫經是針對四肢經脈寒凝而言。寒主收引,寒性凝滞,寒主攣縮,寒主閉塞。經脈因寒而不暢的病證,多有寒涼、冷顫、疼痛、拘攣、收縮、蒼白等症狀。艾灸的溫熱之性,對于因寒邪外侵或陽虛不能溫煦而緻的寒滞經脈的種種表現,皆有較好的治療作用,這種作用可以稱為艾灸的溫經效應。

5溫降效應

降是針對臨床病機該降不降的病症。五髒以守為要,以藏為本,六腑以降為和,以降為順。氣機當降不降,則病必由生,上逆為病。

《素問 ·至真要大論》曰:“上者下之”;

《素問 ·陰陽應象大論》曰:“五髒不和,則七竅不通。”此足以說明髒氣上逆之害;

《靈樞·脈度》曰:“六腑不合,則留為癰”;

《素問·五髒别論》亦曰:“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

生理上腑以通為用,功能上是以降為順,以降為和,以降為常。艾灸的溫降效應,可以使人降其濁氣,順其陰陽,和其髒腑,使腑髒功能正常。例如在用艾灸治療飲食不節、肝氣犯胃或胃寒等原因所緻的呃逆時,用灸胃的募穴中脘的方法每獲佳效,皆因艾灸溫降效應作用于胃氣上逆這一關鍵環節所緻。

溫降效應主要用于肺氣上逆之咳嗽、氣喘、咯血、鼻衄;肝氣上逆的脅脹、頭暈、目眩;胃氣上逆的嘔吐、呃逆、嗳氣、泛酸、嘔血等。臨床針對髒腑病機與症狀之差别,以灸髒腑背俞穴、募穴及特定穴為主,并結合症狀局部或對症施灸。

6溫散效應

散主要是散風、散寒、散濕。用于六淫外邪入侵所出現的表證,如症見惡寒發熱,頭身痛,脈浮;或用于疹透不暢,或有表證者,艾灸溫以發散,溫以開洩,可促使病人汗出,而達到外邪從汗而外洩,表證得以解除。這種臨床作用,可以稱為艾灸溫散效應。

故《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雲:“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其在皮者,汗而發之。”

溫散效應主要用于普通感冒、外感風寒,肢體風濕疼痛,寒邪直中,部分傳染病、急性病的早期,寒濕痢的逆流挽舟,皮膚病等。臨床多灸肺、大腸經,膀胱經和督脈等經脈腧穴,以解除外感風寒等症狀。

同時也适用于手太陰肺經、足太陽膀胱經的循行路線和髒腑等其他病症,如有表證的皮膚疾病、部分感染性疾病的早期等。利用艾灸的溫散效應治療外感六淫之邪侵犯肌表時,施灸的過程中當以微微汗出為宜,以使表邪随汗而去。

7溫化效應

化有散化、溶化、化開、化解之意。結聚之證應當消散,艾灸對于上述血、氣、痰、濁郁結的病理産物或病症需借用艾灸的溫化效應治療。

《素問 ·至真要大論》曰:“結者散之”。

臨床很多有“結聚”性質的疾病,如痰結、氣結、瘀血、癥瘕、積聚等,發揮艾灸溫化效應,應用其行氣、化痰、通絡、散結等機理,能取得非常好的療效,甚至可收到奇效。

現代研究表明,血瘀、痰結等狀态是許多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環節。艾灸的溫散效應有助于降低血脂,改善血瘀症狀,從而對冠心病、高脂血症等疾病有較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溫化效應主要适應于瘰疬、瘕聚、痰核、腫塊、血腫、結節等病理産物及相關病症。臨床多以局部施灸為主,并适當應用循經與辨證取穴施灸。

8溫禦效應

禦指禦防、禦衛、禦護等。對于肌腠空疏,衛表不固,外邪易襲等病症,艾灸溫禦效應明顯。

《靈樞·百病始生》曰:“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卒然逢疾風暴雨而不病者,蓋無虛,故邪不能獨傷人。此必因虛邪之風,與其身形,兩虛相得,乃客其形。……其中于虛邪也,因于天時,與其身形,參以虛實,大病乃成。”

《靈樞·口問》雲:“故邪之所在,皆為不足。”

《溫熱論》雲:“肺主氣屬衛”,對于肺氣不足,表衛空疏,營衛失調所緻防外邪侵害,可通過艾灸的溫禦作用,使腠理緻密,表衛緊固,抵禦邪襲。

溫禦效應主要用于體虛易于感冒;太陽中風證;過敏性鼻炎,皮膚因受風或感寒而瘙癢等。臨床多艾灸脾經、肺經、膀胱經等經穴,或加督脈、手陽明經脈的穴位施灸。

9溫固效應

固指固攝、固收、固澀等。對于津液外洩,腎不攝納,脾不統血,心不斂汗等,艾灸溫固效應明顯。

《素問·至真要大論》雲:“散者收之”。

通過艾灸的溫固作用,可攝納腎氣以止喘;固攝腎精以防洩,統攝脾氣以止血;固護心氣以斂汗,固攝津液以防失,固攝胞宮以止脫,固攝沖任以止崩;固澀脾津以攝唾,固澀瘡瘍以生肌,固攝回陽以救逆等。如有人用灸神阙、湧泉的方法治療小兒汗證,發揮了艾灸的溫固效應的優勢。

溫固效應主要用于老年喘息、皮膚及内髒出血如紫癜等;多汗;大量失液性休克;中風、弱智之涎液不收;瘡瘍潰爛久不收口;以及陽脫陰竭、生命垂危之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脈微欲絕的脫證等。臨床一般病證宜常規用灸,辨證與對症取穴施灸,以緩圖收功。危急重症急救,宜大艾炷隔鹽重灸,冀以速效,回陽救逆。

10溫補效應

補具有補助、補益、補充等含義,溫補效應是艾灸最重要的效應之一。機體虛弱,氣、血、陰、陽不足,可用艾灸溫補效應,扶陽補氣、滋陰生血。

《素問遺篇·刺法論》雲:“正氣存内,邪不可幹 ”;

《靈樞·官能》曰:“陰陽皆虛,火自當之”;

《靈樞·經脈》雲:“虛則補之”。

《扁鵲心書》曰:“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人于無病時,常灸 ……雖未得長生,亦可保百餘年壽矣 ”。

《醫說》亦雲:“若要安,三裡不能幹 ”。

艾灸神奇功效遠比你想象強大(真是沒想到作用竟然這麼多)2

因此說,艾灸可以養生保健,延年益壽。同時艾灸的溫補效應,也是防病抗病的基礎。自古迄今的醫學實踐證明,艾灸溫補效應是行之有效的,故而被人們廣泛應用,至今不衰,并随着時代的推進,還将被進一步得以驗證與發揮。

如有人提出老年人衰老本質主要是以陽虛為本,尤以腎陽虛衰為主,瘀血内阻為标的觀點。艾灸因其溫補效應的存在,成為曆代養生保健、抗老防衰的重要手段。

艾灸溫補的應用,可适合于各類人群,更可以用作治未病。臨床選穴一般為足三裡、氣海、關元、命門、膏肓等穴,灸量宜小,灸程宜緩,優選灸材,擇以灸時,因人而異,積累效應。

總之,灸法是中醫的重要治療手段,是防病保健的重要方法。溫熱刺激是灸法的本質特征,以此為基礎形成的臨床作用可以稱為艾灸溫效,而其中最重要即本文所總結的十大溫效。

合理應用艾灸,根據其功效拓寬治療範圍,可大大提高臨床療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