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雙下巴了是胖了嗎?“你看,我這雙下巴都出來了”聽到這句話,基本無疑是在說“變胖了”但其實,在醫生眼裡,雙下巴的出現可不隻是變胖那麼簡單,還有可能暗示着一些疾病風險,甚至是會帶來各種健康問題,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為什麼會有雙下巴了是胖了嗎?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你看,我這雙下巴都出來了。”聽到這句話,基本無疑是在說“變胖了”。但其實,在醫生眼裡,雙下巴的出現可不隻是變胖那麼簡單,還有可能暗示着一些疾病風險,甚至是會帶來各種健康問題!
1雙下巴越厚,心髒代謝風險越高
之前已經有很多研究表明,頸部脂肪的堆積(無論是表面的沉積,如雙下巴,還是位于肌肉和頸椎周圍的深層沉積)與個人的體重和肥胖程度成正比,換句話說,雙下巴厚的人通常都有超重風險。
但近來西班牙格拉納達大學的研究人員還發現,頸部脂肪堆積及分布,與心髒代謝風險也有關。
一方面,頸圍變粗通常與人的體重增加有關,随之而來也會出現甘油三酯升高、尿酸升高、胰島素抵抗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的症狀;另一方面,頸圍越大,好膽固醇含量越低。美國弗雷明漢心髒研究學會專家調查結果顯示,男性頸圍每增加3厘米,體内高密度脂蛋白平均降低0.12mmol/L,女性降低0.15mmol/L。這就使得體内更多的膽固醇無法轉運到肝髒進行代謝,增加了動脈硬化風險,也更易産生代謝問題。
此外,頸圍增大,頸部脂肪增多,還會引起上呼吸道狹窄,容易導緻心肺耐力下降,從而引起心血管疾病。
1頸圍多大才算粗?男女别超過這個數
測量脖子時,将皮尺水平置于頸部最細處進行測量,即頸後第七頸椎上緣(低頭時摸到的頸後最突起處),至前面的喉結下方。測量時,上臂要自然下垂,放松呼吸。
正常人的頸圍标準為:
男性
2脖子粗、雙下巴,還可能是這些疾病預警
1糖尿病
血糖的代謝失控,和肥胖有直接的關系,最容易顯現出來的就是腰粗、脖子粗了。
但如果糖尿病患者的脖子變粗且顔色變深,很可能預示着血管功能變差,需要警惕心腦血管并發症。
2甲狀腺疾病
甲狀腺位于喉結下方,氣管兩側,可随吞咽上下移動。因此如果頸前部或者頸側部脖子變粗,尤其是用手摸着脖子前下方做吞咽動作,感覺到有腫物随之上下移動時,說明甲狀腺腫大了。
甲狀腺腫大可能是單純性的甲狀腺腫,也可能是甲亢,還可能是慢性淋巴性甲狀腺炎、甲狀旁腺腺瘤、甲狀腺癌等,因此最好及時做進一步的頸部B超等,查明病因。
3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
“脖子胖一圈,氣道就窄一圈”。肥胖者的脂肪層較厚,平躺時咽部脂肪的下墜及頸部脂肪的壓迫,會使上呼吸道進一步塌陷閉塞,因此,60%的肥胖人群易引發睡眠呼吸暫停,特别是男性,發病率約為女性的2~3倍。
可千萬别小看這種病——如果患者每小時的睡眠呼吸暫停次數超過20次,則5年病死率将超過11%,8年病死率能達到30%,各類慢性基礎疾病的發作風險高出常人3倍。
因此,如果夜間鼾聲有中斷、聲音巨大,白天困倦、疲勞的人一定要盡快就醫檢查治療。
4脂肪肝
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發現,無論男女,脂肪肝患者的平均頸圍比沒有得脂肪肝的人群更大。
5高尿酸血症、痛風
多項研究已表明,頸圍增大與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呈正相關性。其中《臨床醫藥文獻雜志》刊登的一項研究指出,頸圍預測高尿酸血症價值顯著,且當頸圍增加時,男性患高尿酸血症的幾率大于女性。
而尿酸升高,痛風的風險也會增大,所以當發現頸圍變大時,也不要忽視痛風方面的疾病。
3明明不胖卻有雙下巴
這些習慣或是誘因
為什麼有些人明明不胖卻還是長出了雙下巴?還有哪些因素會導緻它的出現?
1長期低頭
低頭時,頸部所受的壓力是平時的3倍,脂肪在重力和低頭的雙重牽引下,容易造成皮膚松弛,進而出現雙下巴或加深頸部皺紋。
近年來越來越多不胖的年輕人出現雙下巴問題,往往都是由于長期使用手機、電腦的姿勢不當造成的。因此,改變低頭、伸頭習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雙下巴。
2經常用嘴呼吸
一般更建議用鼻腔呼吸,當你長期用嘴呼吸時,會使人的面部肌肉放松,舌體下沉,壓迫到下颚軟組織,從而導緻其越來越向脖子靠近,逐漸形成雙下巴或下巴後縮。
用嘴呼吸不僅影響顔值,還會影響牙齒和牙周的健康,時間久了,還會阻礙呼吸系統,甚至造成呼吸暫停。所以要及時糾正。
3錯誤的咀嚼習慣
平時吃飯過快、咀嚼次數較少,臉部肌肉有可能會因為得不到充分的鍛煉而變得松弛缺乏彈性,導緻雙下巴的出現。
【消除雙下巴鍛煉操】
我們的下颌部和頸部淺筋膜的層面有一塊頸闊肌,對頸部皮膚具有下拉的力量,與雙下巴、頸紋的形成也有一定關系。因此,平時多放松這塊肌肉有助于消除雙下巴。
*背部挺直,肩部放松,坐在凳子上,保證身體重心穩定,向上仰頭繃直脖頸下方的贅肉,同時活動下颌,做叩齒運動,提拉頸闊肌肌肉群。
叩齒20下後,頭部慢慢恢複正常狀态,休息10秒後繼續重複上述動作5次。
*保持頸部後仰的狀态,緩慢将頭向左偏轉,拉伸右側頸闊肌,維持3秒;再将頭向右偏轉,拉伸左側頸闊肌,維持3秒。反複做10次。
如果您想及時收到更多健康知識
簡單三步,置頂大醫生公衆号吧~
來源:BTV我是大醫生官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