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 記者 李岚 文圖
9月3日早上,在鄭州市聚源路中凱華府小區當門衛的陳國安師傅,在門口值班時,發現一隻大鳥突然從天而降,掉落到馬路上,無力再飛起來。他擔心大鳥遭來往車輛碾軋,趕緊将其抱到小區門前的噴水池邊,放在一輛超市的購物車上,然後讓小區居民幫忙聯系救護部門。
下午2時許,鄭州市林業局野生動物救護站站長董朝偉,接到了中凱華府小區居民趙先生的電話後,帶領工作人員趕到了位于金水東路與聚源路交叉口西南角的小區門口。此時,被門衛陳國安撿到的這隻黑色大鳥,正站在一輛購物車上靜靜地梳理着濕淋淋的羽毛。大鳥有着長長的嘴,嘴尖帶鈎,腳上有四個腳趾,腳趾之間被蹼連接着。見有人靠近,大鳥隻是探出脖子看了看,并沒有感到驚恐。
“早上6點半左右,我在小區門口值班時,突然看到有三隻大鳥從南向北飛過來,其中一隻鳥正飛着突然間就掉了下來,落在馬路上。另外兩隻同伴當時沒有停留,直接向北飛走了。掉在地上的這隻大鳥拍打着翅膀拼命掙紮,想再飛起來,但試了幾次都沒成功。看着馬路上車來車往,我擔心它被軋住,就跑過去把它抱到了路邊。”門衛陳國安師傅說,看着大鳥長着一張帶鈎的錐形大嘴,很害怕被其啄傷,沒想到抱起來後,大鳥卻很溫順。他把大鳥放在小區門口噴水池旁的一輛購物車上,在其腳上綁了一根長長的細繩,使其可以随意下到水池裡遊動。
記者發現,這隻大鳥并不怕人,在購物車上站一會兒後,就下到水池裡潛入水底遊動,似乎在尋找魚蝦。幾分鐘後,便會從水池裡遊上來,站到購物車上晾曬羽毛。居民趙先生說,為了弄清大鳥的身份,他用手機拍了大鳥的照片後上網進行了比對,認為是隻鸬鹚。
“網上說,鸬鹚屬于國家保護動物,我就給救護站打了電話。”趙先生說,當時有過路的人想出錢把這隻大鳥買走,被陳國安師傅拒絕了。
“不錯,這就是一隻鸬鹚。鸬鹚屬于大型的食魚遊禽,能潛水捕食魚蝦,所以常被漁民馴化後,用它們來捕魚。鸬鹚在鄭州比較罕見,但在沿海地區,人們經常可以看到那些捕魚的船上,載有這種鳥。”鄭州市林業局野生動物救護站的站長董朝偉說,在電影或者電視裡,常會看到漁民搖着船,上面整齊地站着一排鸬鹚,發現水裡有魚時,它們會迅速潛入水中,将魚捕上來。
“鸬鹚在我國分布很廣,品種也比較多,全部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在我國被列為國家三有保護動物。這種鳥在我省并不多見,這是我們救護站成立以來救護的第一隻鸬鹚。”董朝偉說,由于鸬鹚是捕魚能手,人們又叫它魚鷹,稱其為“捕魚大王”。
“鸬鹚經常成雙成對出行,在繁育下一代時,它們從築巢孵卵到哺育幼雛,都是共同擔當,不離不棄。有人說,我們熟悉的《詩經》中那首‘關雎’中,所說的‘關關雎鸠,在河之洲’中的雎鸠,就有學者認為是鸬鹚。”董朝偉認為,陳國安師傅在發現鸬鹚受傷墜落時,能及時上前救助,并讓小區居民幫忙聯系救助站,精神十分可貴,值得稱贊。
董朝偉對鸬鹚進行了仔細檢查後發現,這是一隻雌性成鳥,體重在2千克以上,翅膀沒有骨折,腳蹼也完好無損。它的喙部有陳舊傷,尾部羽毛稀疏,大量斷裂脫落,這很可能是導緻該鳥無法飛行的原因。此外,它體型偏瘦,營養不良,可能是嘴上的傷導緻其捕食困難,經常挨餓。
董站長說,早上陳師傅看到有三隻鸬鹚在天上飛,它們很可能來自黃河邊,也有可能是被龍湖的水域吸引過來的。從空中墜落的這隻鸬鹚,受了傷又無法飛行,如果沒被陳師傅救助,很可能會遭車碾軋。即使逃脫了碾軋,在野外也很容易受到貓狗的攻擊,性命難保。
随後,受傷鸬鹚被董朝偉等人帶回救護站進行治療。“我們将對它進行隔離觀察、消毒防疫,等它康複後,會及時放飛大自然。”董朝偉表示,該站工作人員會精心照料這隻“捕魚大王”的。
來源:大河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