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卓瑪拉康寺在哪裡

卓瑪拉康寺在哪裡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0-01 04:22:39

卓瑪拉康寺在哪裡?青海新聞網訊 湟中南部、拉脊山西部,有一個叫賈爾藏的古村,這裡百年民居安然矗立、水磨依舊轉動、“桑樓台”至今桑煙彌漫、“蔡家樓”依然訴說着優美的故事古村山河秀麗、文化遺存豐富,有被稱為“青海九寨溝”的峽谷、被稱為“小塔爾寺”的百年古刹、還有青海獨具一格的藏族服飾,這一切都散發着古村落的淳樸氣息,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卓瑪拉康寺在哪裡?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卓瑪拉康寺在哪裡(賈爾藏村有個小塔爾寺)1

卓瑪拉康寺在哪裡

青海新聞網訊 湟中南部、拉脊山西部,有一個叫賈爾藏的古村,這裡百年民居安然矗立、水磨依舊轉動、“桑樓台”至今桑煙彌漫、“蔡家樓”依然訴說着優美的故事。古村山河秀麗、文化遺存豐富,有被稱為“青海九寨溝”的峽谷、被稱為“小塔爾寺”的百年古刹、還有青海獨具一格的藏族服飾,這一切都散發着古村落的淳樸氣息。

拉脊山下“九寨溝”

賈爾藏村隸屬于西甯市湟中縣土門關鄉,位于城南新區東北25公裡,自古被稱為“小南川”。賈爾藏村村域南北寬7公裡,東西長18公裡,村域面積126平方公裡,村莊占地980畝,是土門關鄉面積最大的村莊。常住人口2290人,由藏族和漢族構成,其中藏族占全村人口的11%,是土門關鄉人口最多,且唯一有藏族的村莊。

賈爾藏村隐藏于群山環抱之中,東面岩崗嶺,西南直溝嶺,正北上嶺,正東關躍山把村莊圍在中央,村莊坐北朝南,南面是占地900畝的原始白桦樹林,林中有數不清的桦樹和白楊樹。整個村落南北狹長,随着香溝的流向蜿蜒。如果從空中俯瞰整個山脈,就像一隻單展翅鳳凰向西飛過,上嶺北部的王溝村是鳳凰的一支未伸展的翅膀,而賈爾藏村就坐落在另一支伸開的翅膀之上。

直溝嶺與賈爾藏村的其他山嶺一樣,屬拉脊山支脈,它發源于賈爾藏西部的拉脊山,經過綿延數百公裡的前行後,在賈爾藏村山嶺和岩崗嶺中部的西南部停止,同時将上嶺和岩崗嶺組成的峽谷隔成被稱為“金銀溝”的香溝峽和直溝峽兩峽。蜿蜒的香溝峽與筆直的直溝峽在直溝嶺末端的直溝門彙合成一條河流,由西朝東環繞村莊流過。因溝内森林茂盛,泉水衆多、怪石嶙峋、風光迷人,被當地人譽為“青海九寨溝”。每到夏季,綠樹成蔭的草地上開滿了野花,遠近遊客來此休閑度假。

香溝是條“金溝”

說香溝峽為“金溝”一點都不為過,因為這裡有着豐富的礦産資源。

相傳,上古時期,天地之間突然發生了一場大的災難,天柱折斷,大地開裂,天空中出現了一個大洞,地面上洪水滔滔。天神女娲看到這般情景,立刻斬斷了大龜的腿腳,豎立在大地四方,把天撐起。又殺死了興風作浪的黑龍,用蘆葦灰堵住了滔天的洪水,同時煉出了五彩石補住了天洞,散落在拉脊山脈的黃色石塊成了豐富的金礦資源,而在賈爾藏村境内的香溝峽成了拉脊山脈重要的金礦帶。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關于這裡金礦豐富的消息快速傳播,人們紛紛前來此地“尋寶”,其中有一對張姓父子,在這裡采金多年。

一天,父子二人竟然在沙坑挖出了一個大洞,父親進洞一看,隻見一頭金牦牛站在洞中,牛頭朝裡,回頭向外張望,兩個鼓圓的眼睛直冒金光,兩隻大盤犄角,牛尾朝外,正翹起尾巴排糞,隻見牛糞金光閃閃,于是,父親便摘下氈帽将牛糞裝起,出洞門發現,帽中全是金燦燦的黃金。但父子二人貪心不足,等父親再次進到沙洞掰牛角時,沙洞瞬間崩塌,将父親埋在了沙石洞内。兒子挖了好多天都不見父親的屍骨,無奈,在父親被埋的地方撒了一些菜籽花種做為記号,等來年油菜花開的時候,一來尋找父親的屍骨,二來把金牛挖出來搬回家。第二年等兒子回到這裡時,漫山遍野開滿了金燦燦的油菜花和山花野果,香氣撲鼻、耀眼難睜,香溝由此而得名。至今,在香溝種植油菜顆粒飽滿,十種九收,産量高而穩,且出油率高。

除了上述傳說之外,香溝至今仍有元代采金場的遺存。從村子一直向西行走,進入香溝峽約2公裡處,是被當地人稱為“香溝台”的一處台地。從谷底仰視台地,隻見兩顆樹枝繁葉茂并排的兩棵白楊樹矗立台沿,樹枝間經幡飄蕩,透出一股神秘感,兩顆樹之間是一座用石塊堆砌的小型“俄博”。爬上台地,眼前的景象讓人震撼:約50畝的石砌建築群赫然眼前,一塊塊形似房屋地基的石砌牆保存完整,石砌牆高度80—300公分不等,其中不少石牆表面用白土摻雜長草塗抹。

村民孟生林告訴我們,這個台子叫香溝台,因當時張家父子采金時沙洞塌方,當地也叫“塌家台”,是元朝時期重要的采金場所。據介紹,每一朝都會有采金人來香溝峽采金,堅固的石砌牆為采金人提供着優質的住所條件,之後放牧人也将它用于居住。最後一次居住是在上世紀50年代。人們紛紛在此定居放牧,而那兩棵樹和俄博也是在那個時代人們為了祈求牛羊平安的産物。直到十幾年前,随着最後一位牧民的離世,這些“莊廓”也就變成了現在的遺址。從這些石砌我們不難看出,當時或采金或放牧時期的繁盛景象。

桑家水磨依舊轉動

香溝不僅有着豐富的礦産資源,也為賈爾藏人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能源。

在中國農耕文明的曆史長河中,沿河上遊沿岸的每個村莊裡,都有一渠清水沿田埂、繞村舍款款奔來。在賈爾藏村的香溝中部至今完整地保存着一盤水磨房,是村中現存的唯一一盤水磨,它靠渠水為動力,帶動木輪引擎石磨晝夜不停運轉。該水磨建築面積約60平方米,已有近300年的曆史。因當地藏族桑姓所建,被稱為桑家水磨。其一側是桑家老油坊,随着社會經濟的發展,桑家老油坊已被拆毀。靠着油坊和水磨,桑家過着富足的生活,“吃飯吃不過桑家”是當地老人形容當時桑家的富裕。

據村民介紹,由于香溝的水流量大,在解放前賈爾藏村就有水磨12盤,其中不乏周邊村民在此設立的。但随着社會的發展,多數水磨房被拆毀變賣,隻有已成危房的桑家水磨至今伴随着“嘩嘩”的流水聲“嘎吱”作響。

用水磨和純手工作業結合加工出的面粉,因為不作漂白加香等處理,它甚至比一般的普通面還要黑。但做成面條湯不易稠,水不易沸,撈到碗裡爽滑勁道,吃到嘴裡清香四溢,自是别有一番風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